摘 要:孟加拉國格萊珉銀行以其成功地實施無擔保小額信貸進行扶貧而聞名于世。它的成功經(jīng)驗在全世界得到了廣泛傳播和實施。但鮮為人知的是它從2002年7月把小額貸款對象伸展到了社會的最底層乞丐,創(chuàng)立了“乞丐自立支援項目”(Struggling Members Program),成功地幫助很多乞丐擺脫了乞討生活,走向了自立。試圖探討格萊珉銀行通過把乞丐納入到會員的行列進行組織、實施小額貸款,使乞丐自立的可能性。格萊珉銀行實施乞丐自立支援項目有著重要的社會意義并對中國有著重要的啟示。
關(guān)鍵詞:格萊珉銀行;乞丐自立支援項目;中心集會;啟示
中圖分類號:F7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30-0265-02
一、乞丐自立支援項目介紹
(一)簡介
格萊珉銀行經(jīng)過前期試驗,從2002年7月,以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如與丈夫離婚、支撐家庭經(jīng)濟的家庭成員去世、被丈夫或家人遺棄、失業(yè)、身體殘疾、遭遇洪水泛濫等自然災(zāi)害等不得不進行乞討的人為對象,創(chuàng)立了“乞丐自立支援項目”(Struggling Members Program)。到2010年,已有112 615人參加了項目,總共支付的貸款為16 200萬塔卡,其中的13 080萬塔卡(80%)已經(jīng)還款完畢。19 678人已經(jīng)不再乞討,成為靠做小買賣謀生的商販。他們中的10 185人已經(jīng)加入格萊珉銀行,成為主流的借款者。乞丐會員自愿在格萊珉銀行開設(shè)個人儲蓄賬戶。這些儲蓄帳戶的累積存款額達到2,241萬塔卡。目前的賬戶余額為808萬塔卡(格萊珉銀行網(wǎng)站)。
(二)乞丐自立支援項目的緣起
從格萊珉銀行創(chuàng)業(yè)開始,創(chuàng)始人尤努斯就認識到了應(yīng)該對窮人中最窮的人予以特別的關(guān)注。據(jù)尤努斯回憶說,在格萊珉銀行早期,有一位名叫Sufia Khaton的乞丐,由于她一無所有,沒有人想與她結(jié)為貸款小組。尤努斯以他個人為擔保,安排她加入了一個小組。面對著其他小組會員的不快,她說她只想借10塔卡,而當時平均借款金額為500~1 000塔卡。其他會員認為她是在開玩笑,勸她至少借100塔卡。但她說她不能想象能借超過10塔卡。經(jīng)過會員的多次勸說,尤努斯最終說服她借了30塔卡。結(jié)果,這30塔卡,她很快就還上了。
(三)乞丐自立支援項目的目的
格萊珉銀行乞丐自立援助項目的目的是,通過對乞丐提供一些金融服務(wù)幫助他們找到一條有尊嚴的生活道路,送他們的孩子上學,畢業(yè)后成為正式的格萊珉銀行會員。格萊珉銀行希望在他們的社員村落里沒有人乞討。格萊珉銀行的乞丐自立支援項目是對社會最底層群體的一種可持續(xù)的扶貧行動,它向社會詮釋了接受信用貸款是一種人權(quán)的基本理念。格萊珉銀行對它的乞丐會員一視同仁,給予與其他正規(guī)會員同樣的關(guān)心和尊重,禁止使用“乞丐”這種社會侮辱性的稱呼,稱她們?yōu)椤皧^斗型會員”。
(四)乞丐自立支援項目的基本特征
1.格萊珉銀行的現(xiàn)有規(guī)則不適于乞丐會員,對她們制定了特殊的規(guī)則。例如,他們沒有必要結(jié)成5人小組,雖然他們在村里隸屬于某一小組,也不要求他們參加每周的集會。
2.所有的貸款都是無擔保、無利息的,貸款額度一般為500塔卡(按2003年美元和塔卡的匯率,為8.55美元),上限為2 000塔卡。貸款期限很長,分期還款每次數(shù)額很少,數(shù)額和時間由乞丐根據(jù)方便和掙錢能力自己決定。例如,借款買一條被褥或一頂蚊帳或一把傘,每周的還款只有2塔卡(約三四美分)。但原則是不能通過乞討來還貸,必須通過新的生意來還貸。
3.格萊珉銀行為乞丐會員上生命保險和貸款保險,乞丐會員無需付任何成本和保費。他們有存款保險,在他們死亡的情況下,銀行能完全支付存款。另外,銀行還從緊急基金里拿出500塔卡用于支付喪葬費用。
4.格萊珉銀行鼓勵一般小組和中心成為乞丐會員的后援,給他們提供脫貧指導和支持。
5.每一個乞丐會員都得到一個有格萊珉銀行標記的徽章,這個徽章還帶有自己的名字和照片。他可以在他日常乞討時出示這個徽章,以讓任何人都知道他是格萊珉銀行的會員,有一個實力雄厚的有國家股份的銀行站在他后面。這對一個身份卑微的乞丐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心理支援。
6.格萊珉銀行并不要求乞丐會員必須放棄乞討生活,但是鼓勵他們從事在挨家挨戶乞討時或在他們乞討的地方賣一些小商品等產(chǎn)生收入的活動。
(五)對乞丐的組織
根據(jù)20世紀90年初期文化人類學家對孟加拉D縣某村的調(diào)查,如果是男性乞丐,他無法進行勞動,他的乞討行為能得到社會的諒解,而女性乞丐的乞討行為不被社會諒解(西川,2001)。為了達到援助乞丐的目的,格萊珉銀行做了以下工作:(1)由銀行工作人員在開展業(yè)務(wù)的村莊進行調(diào)查,掌握乞丐總?cè)藬?shù)。(2)與他們接觸,問清楚他們乞討的理由,掌握他們的生活現(xiàn)狀。(3)把格萊珉銀行的項目介紹給他們,勸他們看一看中心集會的情況。會員也可以把近鄰的乞丐叫上,一起去參加集會。(4)在集會上,向他們詳細說明小額貸款的實際情況,告訴他們貸款的使用方法。同時向正式的會員傳達把乞丐吸收進來的重要性。(5)格萊珉銀行分社向乞丐提供生活上的援助。乞丐有貸款愿望的話,乞丐即成為會員(N.Matsui and H.Tsuboi,2006)。乞丐可以作為五人小組中的第6個會員,暫時加入小組,可以參加每周一次的中心集會。乞丐貸款無須繳納普通會員必須繳納的貸款利息。
(六)成效
通過乞丐自立支援項目的實施,格萊珉銀行每年幫助5%的乞丐走上了自立的道路。例如,一位叫Syman的50歲婦女在參加自立項目之前一直在村里過著挨家挨戶乞討的生活。他參加乞丐自立支援項目,從格萊珉銀行借了3美元,用于他的小生意。他每天在村子里叫賣餅干、手鐲、糖果等小物品。2004年4月1日,他在接受BBC記者采訪時說,現(xiàn)在他餓的時候可以買足夠的食物吃,銀行已有了6美元的存款。像Syman這樣的乞丐,任何一家金融組織都不會吸收他為會員,但格萊珉銀行吸收他為會員。Syman也不辜負格萊珉銀行的期待,很快還上了所借的3美元?,F(xiàn)在他已是格萊珉銀行正常的會員,成功擺脫了乞討生活。2002年參加乞丐自立項目的人數(shù)只有36人,至2011年,參加乞丐自立項目的總?cè)藬?shù)為626 870人(缺2007年數(shù)據(jù)),放棄乞討自立的人數(shù)2003年為10人,2011年為20 150人,總?cè)藬?shù)為63 926人(數(shù)據(jù)來源于格萊珉銀行網(wǎng)站,缺2007年數(shù)據(jù)),由此,可以看出格萊珉銀行設(shè)立乞丐自立支援項目產(chǎn)生的巨大成果。
二、乞丐自立的可能性探討
不把窮人作為慈善的對象一直是格萊珉銀行的原則。格萊珉銀行作為扶貧的社會組織,把乞丐納入到自己的業(yè)務(wù)范圍是必然的,也是偉大的。隨著乞丐自立支援項目的實施,格萊珉銀行的組織變得更加成熟。在乞丐接受融資的時候,乞丐在銀行職員的勸說下或在正規(guī)會員的帶領(lǐng)下參加中心集會。中心集會有著對會員進行教育、脫貧訓練的職能(坪井,2002)。參加中心集會能使乞丐從他人脫貧的成功經(jīng)驗中得到鼓舞和信心,產(chǎn)生創(chuàng)業(yè)的沖動。第一,由于可以使用少量貸款,小的創(chuàng)業(yè)可望增加收入。如果仍然只依賴乞討,自立的可能性就沒有。乞丐自己決定借入少量貸款,制定使用計劃,一般能增加收入。在這個過程中,乞丐增長了買賣的知識,討價還價的能力也提高了。這樣,就逐漸能夠自立了。第二,在參加中心集會時,乞丐學習到很多知識,可以構(gòu)筑自己的社會關(guān)系,可以通過與銀行職員、會員的交流認識到教育的重要、獲得有關(guān)生意、土地的信息,多交朋友,把自己融合到社會中去。
格萊珉銀行的乞丐自立支援項目,給乞丐帶來了自尊,使他們有從事正常人勞動的可能性。每個人本來都有過良好生活的意愿和實現(xiàn)良好生活目的的能力。這個項目為乞丐提供了資金和機會。它彌補了國家公共服務(wù)資源的不足,對社會上被不屑一顧的弱勢群體、下層社會的下層進行融資,體現(xiàn)了格萊珉銀行為人類開發(fā)所發(fā)揮的作用。格萊珉銀行摒棄了上下尊卑的等級制度和對乞丐的偏見,通過對乞丐提供社會保障,使他們多獲得社會資源的分配。格萊珉銀行針對乞丐所做的特別的照顧、支援毫不損害格萊珉銀行一貫的原則。這一點對發(fā)展中國家有著普遍意義(Nussbaum,2000)。
三、對中國銀行界的啟示
雖然中國已經(jīng)逐漸進入世界中等收入國家行列,2011年人均收入達7 476美元,但中國貧富差距很大,在各地大、中、小城市乃至一少部分鄉(xiāng)鎮(zhèn)還有一小部分人在過著乞討生活。我們不能否認他們中的一部分是出于懶惰而乞討的職業(yè)性乞丐,但大多數(shù)是出于生活貧窮進行乞討的生存性乞丐(楊雅華,2011)。對職業(yè)性乞丐應(yīng)采取規(guī)制,而對生存性乞丐的救助,對民政方面來說是一種慈善行為,作為銀行、特別是從事小額信貸的金融機構(gòu)或民間準金融機構(gòu),應(yīng)該向孟加拉格萊珉銀行學習,把貸款對象財富標準進一步放低,主動走出銀行,走向乞丐,向窮人中的窮人、乞丐伸出關(guān)懷、援助之手,吸收他們到小額信貸機構(gòu)的會員中去,把他們作為實施小額信貸的對象,給他們自我雇傭的資金和機會,使他們回歸有尊嚴的生活軌道,這對小額信貸機構(gòu)自身業(yè)務(wù)的發(fā)展、體現(xiàn)小額金融服務(wù)的普惠性以及建設(shè)社會主義和諧中國無疑都有著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參考文獻:
[1] Yunus,M.and Jolis,A.Banker to the Poor[M].Dhaka:The University Press,Limited.1998:22-23.
[2] [日]西川麥子.孟加拉國/生存和相關(guān)的世界工作[M].東京:平凡社,2001:248-257.
[3] N.Matsui and H.Tsuboi.Empowering Beggars by Involvement:Grameen Bank’s “Struggling Members Program”,Development and
Poverty in Asia:Capability,Women’s Empowerment and Quality of Life[M].edited and authored by N.Matsui and Y.Ikemoto,
Akashi Shoten:Tokyo,2006:193.
[4] [日]坪井 Hiromi.作為非金融項目的格萊珉銀行——中心會議集會時的借款者教育[J].東亞研究,2002,(1):83-95.
[5] Nussbaum,M.C.Women and Human Development:The Capabilities Approach[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68-69.
[6] 楊雅華.論流浪乞討的救助與規(guī)制[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