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風吹還是雨打,斑駁的桂樹歪歪斜斜,都頑強地挺著。樹身疙疙瘩瘩,樹葉繁茂,如蔭如蓋。沉重的鐵塊,深深地扣進樹身,樹的身后是幾間簡陋的房子,鮮艷的紅旗翻飛飄揚,似乎在提醒著你這是一座學校。
你很驚訝,這遠離塵囂的深山老林竟然燃著文明的火炬。這空曠的山谷里,稀稀落落地散布著毛南族壯族人,不足百戶人家。一條彎彎曲曲的山路猶如一根臍帶,將山里和山外緊緊地連接起來。
山溝里的小孩讀書都要爬到十多里以外的鎮(zhèn)里,那時同輩的小伙伴們常是十幾個結伴,懷著對書的百般好奇而上了學。坑洼的山路常把我們稚嫩的小腳磨得起了一個個血泡,疼痛難忍,加上山路雜草叢生,蛇蟲出沒,很是嚇人。
村里的老教師帶著幾個人挑著磚瓦往山里去,村里的年輕人也起來幫忙,聽老人說,是建學校。果然村頭的那片荒草地不見了,出現(xiàn)了三間半草半瓦的房子,旁邊種著一棵亭亭玉立的小樹。老師熟悉的笑容出現(xiàn)在山里,他興奮地告訴我們,轉告村里的小朋友,學校,山里有了,就用不著到山外了,我們很高興。
于是,寂寞的山里響起了瑯瑯的書聲,老人笑了,坡上亂跑的小孩少了,說來也奇怪,那桂樹長得奇怪,沒過三四年,竟亭亭如蓋。秋風習習,綴滿金黃色的小花,花香溢滿了整個小山村,老師手搖的鈴也換了一片鋼鐵,串上一根鐵線,套到了小桂樹的脖子,由我們學生輪流看看時間敲鐘上下課。有這么近的學校,我們便覺得沒什么苦,讀書是一件快樂的事。
越長越大的桂樹,成了我們最快樂的去處。下課了,我們像一只只快樂的小鳥飛到樹下,團團圍著老師,如癡如醉地聽他講漁夫和金魚的故事,講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
老師來時已是頭發(fā)花白,聽說鎮(zhèn)里的小學年輕老師很多,他也快退休了,便安排他干些輕的活兒。他覺得無聊,便打報告要求到山里來,他說他喜歡青山綠水,喜歡鳥語花香,而這一切只有山里才有,我知道其實他心疼的是我們小孩瘦弱的身影,在遙遠的山路上移動,他心疼的是山坡上野跑的失學小孩。這個教學點有十多個學生,一到三年級都有,四五年級,我們稍大一點,他才放心送我們到鄉(xiāng)里的小學。
山夜深深,教室如豆的燈光,從綠青的桂樹上撒出,如寒夜里的一盞明燈,溫暖著小山村。
桂樹大了,我們山里的小孩也大了,一個跟著一個像小鳥一樣從樹下飛向山外,飛到鄉(xiāng)里,飛到城里,老師布滿皺紋的臉如桂花一樣燦爛。桂花飄香了,樹下也紅了,那時一張紅燦燦的光榮榜,赫然寫著村里考上高中考上大學的名單,這猶如一盆熊熊大火,點燃了山里孩子奮發(fā)向上的激情。
如今,老師已老去,桂花依舊飄香,紅榜依舊燦爛,書聲依舊瑯瑯。很多山里的小孩也像老師一樣把桂樹種到其他偏僻的山村,讓那里飄散著濃郁的文明之香。
農(nóng)村農(nóng)業(yè)農(nóng)民·A版2013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