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是教學的基本形式,優(yōu)質、高效的課堂教學是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的基本前提條件,是素質教育的重要保障。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已成為當前課程改革的重要方向?!敖虒W的有效性”主要指在一定的教學投入內(時間、精力、努力),通過教師的教學,學生所獲得的具體的進步和發(fā)展,帶來最好教學效果的教學,是卓有成效的教學。隨著新課程改改革的深入,如何提高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也成為體育教師關注的焦點。體育教學是否有效,應該是學生通過體育課的學習與鍛煉后,在身體健康、運動技能、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方面有沒有獲得提高和發(fā)展。為此,如何提高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應該注重以下幾個方面方面。
一、規(guī)范常規(guī)的體育課堂
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學生們很喜歡上體育課,但有的學生腦子里的體育課的概念就是“出去玩”,況且從坐在教室里出來到了室外的操場上,學生們的身體就會很興奮,有些時候便會在紀律方面有些松懈,所以老師一定要對學生做好要求,抓好體育課堂常規(guī)的組織教學。體育課堂常規(guī)是規(guī)范體育課的必要條件,教師必須嚴格認真,堅持不懈地抓好體育課堂常規(guī)教育。尤其是要抓好整隊集合、服裝、精神狀態(tài)、禮貌行為、組織紀律、學生守則、場地器材的布置與收拾等常規(guī)。實施課堂常規(guī),不僅有助于建立正常的教學秩序,而且對加強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建設精神文明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體育課堂常規(guī)制定后,教師應該嚴格執(zhí)行,作為師生體育課堂教學的共同準則。教師要做到每次課后都應總結經(jīng)驗和教訓,寫好課后小結。下課后教師應檢查學生整理場地和歸還或移交器材的情況,以保證下節(jié)課教學的正常進行,教師要對缺課的學生做進一步了解,必要時給予補課或輔導。
二、選擇有效的教學內容
要保證體育新課程課堂的有效教學,必須要精選有效的教學內容,確保學生通過對教學內容的學習,能有效促進其發(fā)展。首先,要明確體育課程性質:“體育與健康課程是一門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增進中小學生健康為主要目的的必修課程。”運動是手段,健康是目的,體育新課程目標達成的基本點是:學生必須通過體育實踐活動,重點是運動技術學習,它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體能發(fā)展的主要內容和手段。學習運動技術的過程既是體育課程的目標之一,是學習領域中核心和主體部分,也是實現(xiàn)其他學習目標的主要手段之一。由此可見,新課標并沒有否定技能教學,而是給了技能教學一個更合理、更重要的定位,我們不但不能“淡化”,而應有重點、有選擇地去“強化運動技能教學”。當然教師選擇的教學內容要適合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在不同的水平階段,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決定了他們對體育活動有不同的需求。在同一水平階段學生在身體條件、心理個性、興趣愛好和運動技能等方面也存在著個性差異。在選擇教學內容前,教師要深入到學生中去考察和分析,了解學生體育興趣、愛好、態(tài)度、個性心理特征、實踐能力,將教學內容分解、分級,讓學生選擇練習,保證選擇的教學內容要有利于目標的實現(xiàn),同時更具有實效性。例如,在課的開始準備部分,好多老師都會設計游戲活動,期望通過游戲活動來調動課堂氣氛,吸引學生注意力,活躍學生身心,為下面的教學做好準備。所以,要實施體育新課程有效教學,一定要精選教學內容,各種球類、田徑、體操等仍然應該是我們的首選內容,新興體育運動項目和地方民族傳統(tǒng)體育項目同時也要進入課堂,但要做好“教材化”處理,做好“用教材教”。
三、營造良好的學習情景
情景不僅是“一組刺激”,而是與教學目標、身體活動與情意活動相結合的一種符合大多數(shù)學生心理的人為優(yōu)化場景。這種教學場景的創(chuàng)設有利于學生很快進入活動的角色,激發(fā)參與練習的動機,新課程的教學給予教師很大的發(fā)揮“個性課堂”的空間。在這個空間里,小到教師的語言,大到整個操場的布景,都可以找到“突圍”的口子。比如,教師的語言可以做到“軍令如山”般的鏗鏘有力,以調動學生的“高度統(tǒng)一”;“細水長流”般的親和力能緩和學生的“羞澀和害怕”;“此時無聲勝有聲”般的肯定眼神等等都是一些不容忽視的情景細節(jié)。在語言與肢體語言的啟迪下,使學生置身于特定的心理場,如臨其境,可以感覺到客觀情景給角色的適應提供前奏,從而激發(fā)學生有感情的主動參與,引發(fā)學生主動自覺的學習活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營造合作學習的氛圍,在學生自學、自練的基礎上,組成學習小組,讓學生相互觀察、相互幫助、相互糾正,使學生在合作學習氛圍中,提高發(fā)現(xiàn)錯誤和改正錯誤的能力,不斷提高動作質量,并在合作學習過程中發(fā)展社會交往能力。如我在新廣播體操教學時,先領做了5次后,把學生按2個人組成一小組相互監(jiān)督練習,5分鐘后,我逐組“請教”他們指出對方的優(yōu)點和不足,同時我不時的用“你太棒了!”、“你真行”、“你比我還厲害”等語言評價來表揚他們。這樣,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還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再如在一次創(chuàng)意體育課中,我運用紅軍長征中的爬雪山、過草地、飛奪瀘定橋等一系列熟悉的課本情節(jié),借以器材障礙和“槍炮聲”的奮進音樂,將教材中的障礙跑和投擲輕物結合得天衣無縫。學生在課堂內對情景產(chǎn)生了極濃的興趣,角色的轉變自然而富于激情。整個過程,學生沒有意識到“跑”和“投”動作的枯燥與乏味,有的是各種“過障礙”和“投輕物”動作的創(chuàng)造。因此,教學中,情景的創(chuàng)設首先著眼于學生身心素質、運動基礎以及個性傾向的發(fā)展。全面地提出教學任務,而后優(yōu)選教學方案,根據(jù)教學任務、學生特點以及教師長期以來形成的教學風格,選擇創(chuàng)設情景的途徑,如生活展現(xiàn)情景、課本組合情景、音樂渲染情景、媒體表象情景、肢體語言情景、語言描述情景等。在課堂中不時的加一些合理的故事情節(jié),有時會達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體育運動效果。
四、采用多樣的教學方法
教學有法卻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語言說明動作名稱、方法、過程、要領、要求以及總結、評價等諸多內容,要簡明扼要,抓住重點,語言要通俗易懂,生動形象,富有趣味性。確定了一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之后,鉆研教材教法便是上好體育課的關鍵一環(huán)。老師要善于根據(jù)不同教材,課型、教學對象等具體情況,科學地靈活安排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注意根據(jù)學生掌握技術動作的程度、生理反應、情緒變化,及時捕捉反饋信息,采取措施隨時調節(jié)課堂教學,讓學生愉快地接受教育,使他們的身心得到和諧的發(fā)展。
(1)兒童化教學。兒童化教學就是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進行體育教學,這樣才能更好地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完成體育課的教學任務。兒童是以機械記憶和形象思維為主,我在教學活動中,是應盡量采用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按照童心、童愿和童顏組織體育教學,這樣就防止體育教學的“成人化”。
(2)興趣化教學。體育教學的興趣化可以給小學生以情緒的滿足,有利于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小學生好動、愛新鮮,厭煩過多的重復練習,因此,教學手段要多樣化,才能提高學生的興趣,推遲疲勞的出現(xiàn)。體育課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往往由于較長時間練習某一個動作而感到枯躁,因此我就采用游戲法和比賽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此外,我還配以生動形象的講解和準確的動作示范。教學方法力求多樣化、興趣化,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體育課上得生動活潑。
(3)游戲化教學。小學體育教學中很好地運用游戲教材,充分發(fā)揮游戲教材的教育因素,對完成體育教學任務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游戲具有趣味性和競爭性,對小學生有較大的吸引力,體育游戲是小學生比較喜愛的。我在教學中就適當?shù)夭捎糜螒蚍椒ㄟM行教學,在課的開始和結束階段,就采用游戲法,這樣對集中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也有利于課的順利進行。小學階段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是興奮占優(yōu)勢,抑制能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單調的練習容易產(chǎn)生疲勞,因此,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要采用變換游戲方法,加深形象化教學,使每一個游戲都能吸引住學生。
由于社會不斷進步,生活節(jié)奏逐漸加快,體育在健康生活中的作用越顯重要,終生體育的觀念也逐漸進入人們的思想觀念當中,而學生時代作為培養(yǎng)終生體育習慣的最佳時期,這就要求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掌握新技能,樹立新觀念,科學地把握新體育課程標準,提高體育課堂有效性。有效性才是教學的生命,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直接影響體育教學質量,所以,我們要踏踏實實立足于平日的教學,多作一些務實的探究,在學習后實踐,在實踐后反思,在反思后改進,在改進后再學習。這樣我們才能夠科學地把握新體育課程標準,不斷提高體育課堂的有效性。
作者單位:南京市江寧區(qū)天景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