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琵琶作為中國古老的傳統(tǒng)樂器,它在演變和發(fā)展過程中逐漸被應用于戲曲樂隊的表演當中,由于琵琶獨有的特點,它極具表現(xiàn)力,在戲曲樂隊的表演中也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本文通過對琵琶演變及其特點的研究,說明了其在戲曲樂隊中的地位與作用。
關鍵詞:琵琶;戲曲;樂隊;作用
歷史上把那種形狀像琵琶,但大小有別的樂器,如現(xiàn)在的柳琴,月琴,阮等,都稱為琵琶類樂器,而非單單指我們通常見的梨形的曲項琵琶。古人根據(jù)演奏這些樂器的右手技法來將其命名為琵琶。作為我國歷史悠久的彈撥樂器的主角,琵琶早在秦漢時期就有文字記載,后隨著逐漸的普及,慢慢的被大眾所接受,成為一種主要的民族樂器。作為中國諸多民族樂器中的一種,琵琶已經存在了2000 多年,與其他樂器相比,琵琶在演奏方面擁有許多獨特的優(yōu)勢,它音域寬廣,高音、中音、低音各有特點,分別清脆響亮、圓潤飽滿、渾厚深沉,可演奏出各種特色的音樂。在長期的音樂藝術實踐中,人們不斷對其進行改進經我國歷代藝術家不斷的改革、創(chuàng)新,發(fā)展到今天的琵琶已具備較寬的音域,優(yōu)美的音色,以及豐富多樣的彈奏技法。如今,在我國大江南北,到處都可以聽到由琵琶演奏出來的樂曲,并且那些優(yōu)秀的作品被廣為流傳,除作為獨奏、重奏、合奏等形式出現(xiàn)外,如今的戲曲等伴奏樂隊中琵琶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1 琵琶被引進戲曲樂隊是歷史的必然
琵琶作為古老的彈撥樂器,它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自身的演奏方式也不斷的被人們所改變。它不僅可以用來獨奏,也可以作為伴奏為其他樂器增添光彩。由于它的演奏藝術獨特,富有情感,一直被大眾所喜愛。由于我國各個戲曲劇種的樂隊編制與樂器品種的設置,處在一個不斷變革、發(fā)展、創(chuàng)新的進程中。隨著“樣板戲”的浪潮在全國的發(fā)展,全國各種戲曲劇種的專業(yè)劇團為了擴發(fā)樂隊編制,紛紛在極短的時間內采取各種方式來發(fā)展自己,而就在此時,各地的琵琶高手和琵琶愛好者被邀請加入戲曲樂隊,把琵琶演奏引入到戲曲表演中去,這樣使樂隊的整體形式煥然一新。這是戲曲音樂史上的一次大變革,那些近乎銷聲匿跡的樂器,逐漸被琵琶所取代,給中國戲曲表演增添了新的活力。琵琶是我國傳統(tǒng)樂隊中的主要彈撥樂器之一,在前輩們的不斷努力下,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和發(fā)展。作為一件獨立性很強的樂器,琵琶有著極強的表現(xiàn)力。當前,琵琶已在戲曲樂隊立足扎根。通過戲曲音樂藝術實踐的驗證,琵琶被引進戲曲樂隊,不論是從戰(zhàn)略上或是從已經實現(xiàn)的藝術效果上講,都是必然的、成功的。
2 琵琶在戲曲東隊中的地位與作用
2.1 作為情感表達的運用
由于琵琶的表現(xiàn)技法相當豐富,它高音區(qū)音色明亮,中音區(qū)音色圓潤動聽,低音區(qū)音色結實醇厚,在表達情感方面極具表現(xiàn)力。在戲曲舞臺上,演員的唱、念、做、打,各種人物內心情感的表達離不開樂隊的配合,而往往在這時,琵琶發(fā)揮著主要的作用,它通過各種曲調的變化,細膩得傳遞人物的特點,將舞臺表演演繹的淋漓盡致。藝人們一直追求的目標就是能夠很好掌握演奏技巧,用好琵琶。有時候把曲目演奏到恰到好處,需要樂手擁有高超的演奏技能和經驗,有的曲目有曲譜,按曲譜彈就可以了,而有的傳統(tǒng)劇目沒有曲譜,這就要求演奏者準確掌握傳統(tǒng)唱腔的規(guī)律。比如,有琵琶分譜的情況下,演奏者就必須嚴格按曲作者的要求完成其承擔的部分,盡可能熟悉分譜的要求、節(jié)奏、情緒和內容,要嚴格按分譜所要求的指法、技巧安排好左右手指的配合。獨奏部分要求充分體現(xiàn)旋律的情緒,發(fā)揮自己所掌握的演奏技巧,努力做到不走樣、配合好劇情的發(fā)展和人物情緒的要求。
2.2 在戲曲中擔當主旋律和伴奏部分
隨著現(xiàn)代戲曲樂隊的發(fā)展,對琵琶在戲曲表演中充當?shù)慕巧笠苍絹碓蕉?,即它既要作為伴奏樂隊來伴奏唱腔,也要作為演奏樂隊能演奏器樂作曲。在對琵琶角色重新定位的同時,對于演奏人員來說,任務也越來越艱巨,它要求演奏員不但要伴奏好情感豐富、配器填密的唱腔部分,還要演奏好表現(xiàn)各種思想情緒、各種場景畫面和各種演奏形式的配樂部分。然而,成為最理想的戲曲樂隊不僅僅是戲曲樂隊達到上述兩項要求就可以了,解決好演奏音樂風格的劇種化、戲曲化對于演奏人員來表達戲曲內涵尤為重要。戲曲音樂的靈魂是特定劇種的音樂風格。有些戲曲沒有解決好風格和戲曲化問題,而在表演時生硬走味,給觀眾一種不快之感。
2.3 在戲曲中作為獨奏樂器
琵琶也是一件獨奏樂器,它可以被許多演奏家單獨用來彈出了許多令人驚嘆的名曲。由于琵琶演奏技巧十分復雜,表現(xiàn)力很強,可以通過各種手法來達到演奏的目的。很多耳熟能詳?shù)拿际浅鲎耘眠@件樂器單獨的演奏,如《十面埋伏》、《霸王別姬》、《月兒高》、《春江花月夜》,他們所表現(xiàn)的刀光劍影、月夜溫馨的畫面不許其他樂器的修飾就可給聽眾一種唯美、夢幻的感覺。
總之,任何藝術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都離不開大量的實踐,琵琶藝術的發(fā)展更是承載了幾代演奏家的不懈努力。眾所周知,琵琶曲中幾乎所有的古曲都屬佚名,作者早已無從考證,大多是由一代代演奏家口傳心授傳下來的,其中融進了很多人的心血和創(chuàng)造。讓琵琶進入戲曲表演中,這對于中國戲曲事業(yè)的發(fā)展尤為重要,要使琵琶這門古老的民族藝術在中國傳統(tǒng)戲曲中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我們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 劉德海.從琵琶的基本特點談演奏要求[M].人民音樂出版社,1979.
[2] 孫麗偉.琵琶教程[M].人民音樂出版社,2001.
[3] 林石城.琵琶教學法[M].上海音樂出版社,1989.
[4] 李光華.琵琶演奏與練習[M].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