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確認識和解決學生厭學問題,對順利完成九年義務教育提升國民素質(zhì)具有重大意義。我在班主任教育教學中,積極嘗試“防厭控輟”的措施對策,成效顯著。厭學問題需要國家、社會、家庭、學校四位一體,齊抓共管密切配合,特別是學校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俗話說:“沒有不合格的學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師?!本染群⒆?!
【關鍵詞】義務教育 厭學生 學困生
【中圖分類號】G6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11-0197-01
目前,學生普遍厭學。厭學是指學生對學習否定的內(nèi)在反應傾向,包括厭學情緒、厭學態(tài)度、厭學行為。其主要特征是對學習厭惡反感,甚至感到痛苦導致經(jīng)常曠課、逃學、輟學。近年來農(nóng)村學校輟學率呈上升趨勢,學生厭學已成為農(nóng)村義務教育的一個棘手問題。當今,我們的生活富裕了,學習條件改善了??墒菍W生的學習興趣卻大大降低了,究竟為什么?對此,本人以問卷調(diào)研等形式對小學高年級和初中在校生進行調(diào)查,以期找到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對策,尋求轉(zhuǎn)變厭學的新途徑、好方法。
一、主觀原因及對策
(一)大部分學生沒有樹立遠大理想,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動力不足,缺乏學習主動性自覺性,不知道為什么學習為誰學習;
(二)從小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習習慣差,學習基礎薄弱,學習方法欠科學;
(三)心理調(diào)適能力差,由于在考試中屢遭失敗而自卑,挫折面前不能全面客觀地認識評價自己,意志薄弱,缺乏學習成功的體驗,導致厭學。
因此,教師要及時鼓勵他們,相信他們有潛能,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長處。比如:你現(xiàn)在成績雖然差,但我相信你努力后一定會趕上來的!因為你很聰明動手能力特強,其他方面并不比別人差。從而讓他找到自信“支點”,重樹學習自信心,熱愛學習,積極進取。
二、客觀原因及對策
(一)學校和教師因素的影響
某些教師為了晉級升職片面追求教學成績,對學困生持有偏見,缺乏教學民主,缺失人文關懷,有時不公平不尊重學生,從而傷害學生,導致師生關系緊張,學生成績下滑,喪失學習信心。有些教師習慣按成績給學生排隊、排座位,批評過多,吝嗇表揚激勵;訓斥過多,談話甚少。都會嚴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導致他們厭學情緒滋生。
因此我呼吁: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教師要進一步轉(zhuǎn)變教師角色觀念,樹立全新的學生觀。我們應蹲下身子跟學生說話;彎下腰來與學生探討;豎起拇指給學生獎勵。千方百計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更要不斷改革教學方法,運用先進高效地教育手段,激發(fā)學習熱情,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合作學習,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上下功夫。
(二)家庭因素的影響
眾所周知,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應是與老師一起共同教育孩子的同事。家庭教育對孩子學習動機培養(yǎng)和孩子的成長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氛圍,家庭成員關系,家庭對各種事物的評價,家庭生活習慣等,每時每刻都在塑造著孩子心靈。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生活在民主平等和諧家庭中孩子,學習進步快。相反父母關系緊張、特別父母有不良嗜好的,他們平時對孩子學習不管不問,看到孩子成績不理想時,就打罵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對學習產(chǎn)生厭倦心理。
有些農(nóng)村家長認為,供孩子上學花那么多錢,孩子不一定考上大學,即使考上四年大學學費又是一筆很重負擔,更何況考上大學也不等于就有了“鐵飯碗”。反過來,如果讓孩子早點經(jīng)商打工掙錢,然后買房子,成家立業(yè),反而能把日子過得安穩(wěn)殷實。如此一來,家長這種“近視眼”而導致“讀書無用論”,是農(nóng)村初中生厭學輟學率上升的又一重要原因。
小學高年級學生和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心理學上稱“心理斷乳期”或“青春叛逆期”。此時的他們心理不成熟,情緒異常多變。為人父母,應當不斷學習新的教育理念和思想,掌握科學的教子方法,多與孩子平等的溝通交流,少一些嘮叨,多一些關愛;少一些訓斥,多一些信任鼓勵,創(chuàng)造平等民主寬松和諧的家庭氛圍。家庭教育應當成為學校的重要補充,學校應當重視家庭教育資源的綜合利用,如定期舉辦家長學?;蛘匍_專題家長會,家校配合,共同攜手,關注關愛孩子健康成長。
(三)日益嚴重的學生心理健康問題
小學高年級和初中學生的心理不穩(wěn)定,比較復雜,表現(xiàn)在多個方面。首先是學習方面心理問題。面對升學難就業(yè)難,不同層次學生都存在心理問題:優(yōu)秀生,父母老師期望過高,使得他們壓力越來越大;中等生,焦慮心理表現(xiàn)特別明顯,稍有不順便自責不已,甚至有負罪感,從而憂心忡忡;學困生,因?qū)W習能力低反應慢受人歧視而不愿上課,因理解能力差成績難以提高而對自己失去信心。加之有些教師無視他們而加重他們厭學情緒。其實他們更渴望老師關注更需要師愛呀!老師給他們哪怕一個微笑、一個期待眼神、一句鼓勵。他們都會受寵若驚!因此我們教師更應關注中等和學困生,要學會用愛心和智慧等待不要盲目拔掉一棵草,不要草率否定一個人,給每一棵草以開花時間,給每一個人以證明自己的機會。其次是情感方面產(chǎn)生的心理問題影響學生的學習。他們正處在12-16歲,性意識已慢慢成熟,對異性充滿好奇,當然會伴隨著生理變化出現(xiàn)情感困惑。首先要告訴他們這是青春期的正常心理!其次我們學校、班主任、老師要加強青春期性教育,觀摩《青春期生理心理篇》教育錄像,正確引導,小心呵護,共同疏導學生心理困惑。
(四)社會不良因素影響
1.網(wǎng)絡網(wǎng)吧對學生的影響
在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學生玩電腦和到網(wǎng)吧主要是玩游戲聊天,筆者對我校及村鎮(zhèn)周圍十幾個網(wǎng)吧做了調(diào)查,白天門可羅雀的網(wǎng)吧深夜卻是人滿為患,他們中大多數(shù)是在校生,如此沉迷網(wǎng)絡,第二天哪有精力學習呢?我校有個學生為了上網(wǎng)連續(xù)賣掉自己兩輛自行車,回家卻說丟失了。對這類“網(wǎng)蟲”班主任應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家訪,及時下狠心采取果斷措施,讓他們迷途知返!
2.不健康音像制品及書刊對學生的影響
在問卷中32.6%同學看過黃色錄像,這些“黃毒”對學生心理是極大地侵害。因為他們正處于身體和心理關鍵過渡期,如果看了這些“精神鴉片”,會想入非非,精神萎靡,不思進取,極大地削弱學習,甚至誘發(fā)違法犯罪。
因此,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鼓勵引導男女生正常交往,加強法制教育,增強學生法制觀念,做感情的主人。
總之,厭學是與知識經(jīng)濟時代極不相稱的一股逆流,嚴重影響著國民素質(zhì)的提高,亟待引起教育主管部門和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關注。學生厭學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合作配合!特別需要我們教師找出對策,付諸行動,盡快轉(zhuǎn)變厭學生,解決厭學問題,剎住農(nóng)村教育輟學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