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探討教師如何在課堂上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和教師能產生心靈的“碰撞”,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讓他們由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當然,這和教師的自身發(fā)展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教師要更注重自身素質的發(fā)展,在不斷學習中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素質,這樣才能讓學生愛上你的課堂。
【關鍵詞】課堂 師生 “碰撞” 教師自身素質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G6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11-0196-01
隨著社會對教育越來越重視,人們對教育的越來越關注,教育已經不僅僅是學校單方面的事情,它已經成為了關系千千萬萬的家庭乃至全社會的大事。因此,人們對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對老師的期望也越來越高,對學校的關注也越來越多。那么,老師如何能更好地進行有效的教育,如何能培養(yǎng)出更多優(yōu)秀的學生,又如何能讓自己成為學生喜愛并樂于接受的老師,恐怕是我們每一個一線教師需要去精心思考和琢磨的事情。
一、用幽默詼諧又能發(fā)人深思的語言產生心靈的共鳴
我個人覺得周立波其實倒是個不錯的“老師”,我們且不去管他的人格和品質,但有一點卻值得我們去學習,似乎他總是能以寥寥數(shù)語就把觀眾給逗樂了。他的噱頭別具一格,表演亦莊亦諧,寓教于樂,臺詞更是充滿了海派思維和豐富想象力。專家稱贊到:“充滿笑聲卻處處蘊含哲理的噱頭,已不再是昔日的小市民滑稽,而進入了既適合老上海人又使新上海人折服的大滑稽境界?!逼鋵嵨覀兊恼n堂不也正需要這樣的“語言大師”嗎?
就如周彬博士所說我們應該要營造“有趣課堂”,以“有趣課堂”實現(xiàn)“有效課堂”。我的班級中有這樣一個學生,他的成績在班里屬于中等水平,但是他的歷史卻經常能考到接近滿分。后來,他的爸爸告訴我,這個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喜歡看歷史書籍,小學時暑假期間經常會看很多很多關于歷史的書,有時候看得入迷都會忘記了吃飯,也正因為對歷史的癡迷才使得他現(xiàn)在歷史成績如此的優(yōu)秀。由此可見,是興趣調動了他的積極性,給了他探究的動力。
曾經有人對學生喜歡什么樣的老師進行過調查,調查顯示“風趣幽默的老師”是十種受歡迎老師中的一種。喜歡的理由是:這種教師講課往往用具體生動的事例引入新課,深奧的道理講得深入淺出,淺顯易懂。在學生感到疲勞時就會來幾段風趣幽默逗學生快活,讓學生樂學的話。特別善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熱情,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學得輕松愉快而且效率高。由此可見,讓學生樂學是學好的一個關鍵,而要做到樂學老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積極心態(tài)是最關鍵的兩點。只有讓你的學生和你產生共鳴,教學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用豐富多樣和奇特新穎的形式吸引學生的眼球
風趣幽默的語言固然是吸引學生的一大手段,但有趣新穎的課堂形式也是抓住學生眼球的一大法寶。課堂應該是學生的課堂,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只有真正的參與到其中,他們才能享受到其中的樂趣,從而更期盼去上你的課,更好的獲得知識。因此,老師要總是不經意的想出這樣或者那樣的新形勢來吸引他們。
我曾經對于學生喜愛的課堂形式做過一項調查,結果顯示89.3%的學生選擇小組討論,62.5%的學生選擇學生講解,老師補充,還有很多的同學提到要走出教室或者用多媒體教學。由此可見,學生對于自主學習有著強烈的憧憬和好奇,他們反對枯燥的傳統(tǒng)教學,呼喚新奇的教學形式。
針對學生這樣的心理,我在教學中也總是在追求用各種奇特的教學形式吸引學生的眼球,就拿剛開學的第一課來講,我就摒棄了常規(guī)教學,而是開展了一次生動的課堂教學。我把學生帶出了四面白墻的教室,來到了寬闊的操場,我讓每個學生寫下了自己的心愿,然后讓孔明燈帶著他們的心愿徐徐升空,飛向藍天。我又讓學生觀看了一段《世界上最偉大的成功秘密》的視頻。整堂課學生都積極參與其中,既樹立了自己的目標又明白了成功的意義,可謂收獲頗豐。而且我細細觀察了每個孩子,每一個人都充滿熱情,在多樣的形式中我們產生了心靈的“碰撞”,課堂效果極佳。
當然,我們在今后的教學中還能采用辯論、問答、多媒體、分組實驗討論等多種生動有趣的形式來豐富我們的課堂,為學生營造“有趣課堂”,讓學生樂在其中。
三、用高尚的品質和博學的知識與學生產生心靈的“碰撞”
有人說老師和學生就是一對天敵,就如同貓和老鼠一樣,始終不能和諧的相處,因為老師總是管得太多,有太多的要求和規(guī)定來束縛學生的天性。那么老師究竟該“憑什么讓學生聽你的話”呢?
我覺得老師自身的修養(yǎng)和淵博的學識是征服學生的一個重要武器。每個人都會有一種崇拜意識,在人們的思想中那些品德高尚、知識淵博、才華橫溢、幽默風趣、敏銳機智的人總是深受人們的喜愛和崇拜,老師也是一樣的。沒有寬博胸懷、高尚情操的老師更是令人厭惡的,老師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個重要的指引,如果其身不正又怎么能很好的去引導學生呢?因此,不斷地提升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和專業(yè)素養(yǎng)是每個老師終生的必修課。
曾經在新聞報道中看到過一些男教師猥褻女學生、校長要求女老師陪酒,事后女教師被人強奸、老師因為學生沒有完成作業(yè)而讓學生罰抄、在班級中當眾侮辱學生的新聞,總會為這樣的新聞感到汗顏。但與此同時更重要的是對自己言行的一種警醒,我們只有更嚴格地要求自己,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才能成為學生和家長都滿意的老師,才能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俗話說:身正為師,學高為范。只有這樣的老師才能令學生信服,才能與學生碰撞出火花,對學生的成長起到好的示范作用。
讀書啟發(fā)人思考,讀書開闊人眼界,我們經常跟學生說要“多讀書,讀好書”。而我們卻時時因為家庭的瑣事或者因為這個浮華的世界而忘記了去靜下心來好好的讀讀書,充實充實自己。
教育是一項長期的事業(yè),它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多方的關心和關注才能朝健康的方向發(fā)展。我們需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的去摸索和改革,我們要不斷的更新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幫助學生,使他們變得越來越好,越來越健康。
課堂教學是每個老師永遠的考題,如何把這個題目做好,需要我們的共同努力。希望每個人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密碼”,這樣我們的教學工作就能更加完善,和學生的心靈也能有更多的“碰撞”。
參考文獻:
[1]周彬,課堂密碼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9-8-1
[2]劉良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敘事研究——一位中學教師的親歷親聞 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2011
[3]黃建軍,“道德教育的目的性探索”《當代教育論壇》2006年第6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