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11-0194-02
在“一切為了學習”的理念下,英國教師非常注重用形成性評價對學生進行課堂教學評價,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筆者在參加北京市教育委員立項的中英合作學習課題中,通過觀摩英國教師教授的課程,對英國教師的課堂教學有了非常深的感受,本文通過英國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及英國教師課例分析,為讀者呈現(xiàn)英國課堂教學的評價方式,為教師開展課堂教學評價打開一扇窗口。
一、重視能力的評價觀念
課堂教學評價目的是促進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現(xiàn)實問題,英國的課堂教學評價非常注重考察學生解決真實問題的能力,而不是過多地去考察書本知識。
比如,在一節(jié)“英國地理”課上,雖然這是一節(jié)新知講授課,但教師的目的并不是讓學生簡單地多了解一些知識,而是通過對比的形式讓學生學會如何去認識一個國家,所以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測試,并沒有簡單地去問一些知識性的話題:“比如英國的經(jīng)度、緯度是多少?”“英國的物產(chǎn)是什么?”而是首先讓學生學會如何通過地圖了解一個國家并掌握“如何分析別國的地理特點”的能力:
教師對學生說:經(jīng)過幾百年的時間,這些國家組成了英國?,F(xiàn)在由你們來在筆記本上畫出這些國家。
(在黑板上畫,擦掉,帶領學生又畫一遍,然后老師放下筆,指一個學生,請他到講臺上,對著剛畫的圖,問)哪里是英格蘭?勾出來。(學生勾出后,老師問大家)他做的對么?
學生:對。
教師:(老師請另一個學生請上臺,問)哪里是北愛爾蘭?(學生勾出后,老師問一女生)他做的對么?
學生:對。
教師:(老師請她上臺,問)哪里是威爾士?(學生勾出后,老師問另一學生)她做的對么?
學生:對。
教師:(老師請她上臺)簡單,勾出蘇格蘭。(學生勾出后,老師帶領大家鼓掌)
教師:現(xiàn)在,請大家給這個圖的每部分命名。(指黑板一處,并點一學生)
學生:蘇格蘭。
教師:好,現(xiàn)在請大家把北愛爾蘭,英格蘭和威爾士寫到你們的圖上。請大家看幻燈片,注意拼寫和字母。
最后老師又提問:中國和英格蘭的區(qū)別在哪兒呢?中國大,英格蘭小。請在本上寫出來你認為的差別。
評價的目的不是簡單地問學生學會了什么,而是要讓學生掌握如何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二、貫穿始終的評價活動
形成性評價強調(diào)的就是過程性評價,因此,評價活動會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也就是整節(jié)課教師都會圍繞教學目標,在教學的各個階段使用評價手段,通過評價手段了解學生的知識背景、通過評價了解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程度、通過評價判斷教學目標的達成,因此,課堂評價貫穿課堂教學的始終。
1.通過評價了解學生的知識背景
在教學的導入階段,教師會對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進行評價,以利于新課程的展開。比如在“三種物質(zhì)形態(tài)”的化學課里,課一開始教師就通過提問的方式檢測評價孩子的知識背景。教師問:
你們聽說過“分子”一詞嗎?(Anyone here heard the word “particles”?)
關于分子你知道什么?(Anyone knows the word “particles”?)
你們還知道分子的其他內(nèi)容嗎?(Anything comes to your head the word “particles”?)
2.通過評價了解學生對新知識的初步掌握
在新知識的學習階段,教師會對學生的掌握情況進行評價,以利于及時調(diào)整進度。教師為了掌握學生真實的狀態(tài),還會選擇比較輕松的評價監(jiān)測方式。同樣是在這節(jié)“三種物質(zhì)形態(tài)”的化學課里,教師在教授本節(jié)課的新知識——分子的特性后,再次向?qū)W生提問:在你的前面有一張綠色的和一張紅色的卡。我將要給你不同的例子。如果你認為它是氣體,出示這張紅色的卡,如果你認為是液體,舉綠色卡。如果你認為是固體,舉大拇指,明白了嗎?(In front of you, you get a green card and a red card. I’m going to show you different examples if you think, it’s gas, hold up this one (red card). If you think it’s liquid, the green card. If you think, it’s solid, hold up this. (the thumb大拇指). Everyone understands?)
3.通過評價判斷教學目標的達成度
在新知識的總結(jié)階段,教師還會通過互評和自評的方式了解學生的學習程度,判斷本節(jié)課教學目標的達成度。
還是在這節(jié)化學里,教師首先通過讓學生扮演分子的運動狀態(tài)來了解目標的達成。
教師說:你們要出去,表演固體,液體和氣體是什么樣子的。這一組,你們將要扮演固體。一組為單位活動。在外面展示給我們看什么是固體。我需要一位同學用英語描述,正在發(fā)生的是什么?分子。這組是液體。一起合作,表演給我們剩下的同學液體是怎樣的?用這張紙幫助你們。最后我們將要成為什么?氣體。我們要表演氣體。氣體是什么樣子的?一位或兩位,描述正在發(fā)生的是什么。給你們兩分鐘討論,定計劃。
在課程結(jié)束時,教師又讓學生進行自測,教師播放了一系列的視頻,然后對學生說:“現(xiàn)在你們能夠展示給我,并且描述固體、液體、氣體中的分子??偨Y(jié)這節(jié)課我們所做的每件事。這是固體、液體還是氣體?”
三、多種多樣的評價途徑
1.通過多種應答方式進行評價
在英國教師的課堂中,也經(jīng)常會用提問的方式來檢測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學習目標的達成度。但教師在使用時會充分考慮學生的特點,充分顧及學生的自尊心,通過多種應答方式進行評價。
比如,在一節(jié)由三名英國教師共同教授的主題為“美麗的天空”的美術課上,教師事先給學生每人分發(fā)了一張白紙,紅、黃、綠三張卡片。教師說:“在英國,我們使用這種像紅綠燈一樣的卡片表示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好,還行,不理解。綠色是好,即你明白了。如果你需要多加練習,舉黃牌。如果你完全不理解,舉紅牌。因此,如果你們會了,出示綠色卡片。如果你覺得自己還需多連習,出示黃色卡片。如果你完全不會,出示紅色卡片?!碑攦擅探o學生講授本節(jié)課所涉及到的單詞后,教師首先通過向所有學生提問的方式,檢測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這種方式營造了非常好的課堂氛圍,同時又能對學生已有的知識做一個相對準確的評價,為引入新課做好鋪墊。
有時教師還讓學生運用手指的方式進行應答。比如在一節(jié)藝術課上,教師就采用了手指方式了解學生的狀態(tài):教師說:
攥起拳頭大拇指向上■表示“我明白”;
攥起拳頭大拇指指向水平■表示“不確定”;
攥起拳頭大拇指向下■表示“我不明白”。
2.通過游戲形式進行評價
游戲往往以模擬實際生活的方式,在游戲中更能測試出學生的真實能力。英國教師比較善于利用游戲的形式對學生進行評價,這種方式一方面通過學生自己主動的參與,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學生在放松的狀態(tài)下才能完全真實地呈現(xiàn)知識的掌握狀態(tài)以及知識的運用能力。
英國教師Katherine在一節(jié)關于“英語時態(tài)”課里,為了提高學生參與評價的積極性,讓大家做一個名為“Bingo”的游戲,Katherine說:
我們要玩的游戲是“Bingo”。你們知道bingo嗎?不知道。好的。請畫下(和黑板上一樣的)這個九宮格。我們下面要做的,現(xiàn)在你們有九個格子,黑板上有許多動詞,你們需要把其中的九個填入格子中,其中任意九個。選擇其中的九個。這里有十二三個,選擇九個不同的,填入每個格子。每個格子一個詞,就像這樣。我會先說出一些單詞,這個游戲的目的是讓單詞連成一條線,(橫、豎和對角線)三個方向,三個連成一線。所以如果你聽到我說出你有的單詞,你就把它劃掉。只要我說的單詞你有,就劃掉。我們需要的是三個連成一線。當你有三個單詞連成一線的時候,請以最快的速度(舉手)喊出Bingo!一定要快,這樣如果你再回答對我的問題,你就能得到獎品。Katherine老師把非??菰锏恼Z法單詞考試變得生動有趣。
3.通過捕捉微表情進行評價
微表情是指人的面部會“泄漏”出人們內(nèi)心的感受?!拔⒈砬椤蓖婚W而過,最短可持續(xù)二十五分之一秒,英國教師為了在課堂中及時掌握學生的各種信息,常常會利用學生的微表情及時觀察學生,評價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并適時調(diào)整自己的語言表達和教學節(jié)奏,以利于提高教學目標的達成度。
比如英國教師Mac Leonard 在北京14中授課時,常常會利用學生的微表情來評價學生。他授課的主題是“基督教的復活節(jié)”,當他講到節(jié)日可以分為“religious”和 “Secular”時,學生一臉茫然,他理解撲捉到了這一表情,判斷出學生不了解這個單詞的意思,于是立即做出解釋;當他興致勃勃講到復活節(jié)的食品和各種儀式時,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眉頭不展,立即停下給大家消化的時間并再做解釋。
評價的目的是為了掌握教學目標的達成度,由于每個學生的特點不一樣,所以只有采取多種評價方式才能真正了解學生的真實狀態(tài)。
四、富有激情的評價語言
1.通過富有激情的評價語言鼓勵學生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曾經(jīng)說過:“每個人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都需要別人的鼓勵;在出色完成任務后,都渴望別人給以應得的承認。”成年人是這樣,孩子更是如此,在課堂上,教師經(jīng)常對學生進行這樣或那樣的鼓勵性評價對學生的成長至關重要。法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過:“教學藝術的本質(zhì)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奔钚缘脑u價猶如揚帆的勁風,是學生前進的動力。
此外,富有激情的評價語言也會對學生產(chǎn)生很大的情感影響。“感人者,莫先乎情”,同樣一個“好”字,可以說得平淡如水,讓人感到有勉強應付之嫌;也可以說的激情昂揚,讓人感到你發(fā)自內(nèi)心深處。教師在評價時,一句話、一個眼神,都會對學生的情緒和情感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而情緒和情感是一種內(nèi)在的動機力量,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因此教師的評價應該注重感情的投入,即用簡短、恰當?shù)拇朕o,熱情地給予褒獎。英國教師非常注重以鼓勵性的語言對學生進行評價。比如,“nice”、“good”、“well done”、“excellent”等富有激情的評價語言充斥著整個課堂,這種激勵性的評價語言能使學生幸福快樂地成長。
比如,英國教師Keith上的“英語時態(tài)”課上經(jīng)常會對學生說:“Good! Hold the card. Can you remember what this word is?(好!你們還記得這個單詞是什么嗎?)”或者會富有激情地說:“Oh, wonderful! You give him a clap. (太棒了,大家給他掌聲。)”還會說:“Excellent! Let’s give him a clap. 太優(yōu)秀了!給他熱烈鼓掌?!碑攲W生經(jīng)過努力回答出問題后,教師還會鼓勵學生并希望學生進一步做深層次的回答時會說:“:Well done! Words out. Now what’s this word?(好,說的好,現(xiàn)在這個單詞是什么呢?)”當學生回答出一個很難的問題時,Keith老師會說:“Amazing! Send her a stiker.(太令人驚奇了!給她一個貼畫。)”
2.要求學生對同伴進行鼓勵性評價
教師還要求學生互評時多看別人的優(yōu)點,對缺點要提出建設性建議。
比如,教師在同學互評環(huán)節(jié)中提出“兩星一希望( two stars and a wish) ”,即對別人的作業(yè)至少指出兩個優(yōu)點同時提出一個可以做得更好的建議,在英國學校的許多教室里都能看見貼有“two stars and a wish”的圖案。
五、重視發(fā)展的評價反饋
評價的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反饋功能,而反饋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利用評價結(jié)果,促進學生發(fā)展,因此教師給予學生及時、有效的反饋是學生改進學習的必要條件。英國教師通常會利用評價結(jié)果通過以下四方面促進學生發(fā)展:第一,教師幫助學生分析哪些方面做得好, 哪些方面需要改進, 學生的優(yōu)勢在哪, 幫助他們繼續(xù)保持這些優(yōu)勢;第二, 以學生能夠理解的語言幫助學生分析答案為什么對或為什么錯;第三,用清晰的、建設性的語言向?qū)W生提供改進的方法;最后, 通過告訴學生當前水平與學習目標間的聯(lián)系, 為他們提供一系列縮小與目標之間差距的建議, 幫助學生形成一套改進的策略。
我們發(fā)現(xiàn),英國教師在授課時,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往往是一組一組去檢查,發(fā)現(xiàn)錯誤立即糾正,而不是等全班都完成了一起講評。這種及時的反饋會讓學生對正確的知識記憶深刻,而不會讓錯誤的信息過多地干擾學生的記憶。
六、保護自尊的評價方式
英國教師認為評價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尋找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為今后的努力指明方向的手段。雖然在英國教師課堂中評價是一件經(jīng)常性的事,但是教師始終都會注重在發(fā)揮評價作用的同時保護學生的自尊、保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英國,教師一般不予等級評價,只是做個記號,對于差一些的作業(yè),教師只給劃出有問題的地方。這些評價有時候看起來很模糊,但卻保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此外,教師還非常注重對學生“學習隱私”的保護,課堂上教師不會隨意揭“差生”的短,也不會隨意公布差學生的學習分數(shù)。
比如,英國教師對于學生課堂作文的評價方式就很好地體現(xiàn)了這一點。比如,教師會先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如果覺得自己做的好,就在老師下發(fā)的作文評價表中“self assessment”(自我評價)這一項中打鉤,教師在“teacher assessment”(教師評價)一項中評價,而教師在評價時會把好的句子用粉色的熒光筆標記出來,把錯的句子用綠色的熒光筆將標記出來,讓學生一目了然。既尊重了學生的自尊,又讓學生能夠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林謹娜,英國基礎教育學生評價的初步研究,福建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7月
[2]陳學寬,發(fā)展性學生評價的原則,河北師范大學碩士論文 2005年7月
[3]徐小松,開展為了學習的評價 促進學生發(fā)展,《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03年5月
[4]滕彥,學生才是課堂教學的真正主角,《江蘇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10月
[5]張英梅,教師如何開展學生評價:一個分析框架,《中國教學學刊》2012年10月
[6]單志艷,《如何進行教育評價》,華語教學出版社,2007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