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操作技能,使學生求學期間順利掌握相關課程,畢業(yè)后順利就業(yè),中等職業(yè)技術學校應全面地落實教學計劃,更好地幫助學生提高專業(yè)技能。為此,我在電工教學的實際教學過程中,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改革,在學生的實際操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電工職業(yè)資格證書 技能訓練
一、讓學生明確技能訓練目標
在教學前,教師應開設相關課程,讓學生明確技能訓練目標。只有這樣,學生在今后的學習和訓練中才能端正學習態(tài)度,主動學習鉆研相關課程,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要適宜
當前,我國電工課程教學的模式和方法應有盡有,如傳統(tǒng)模式、一體化模式、模塊化模式、項目教學法、嘗試教學法等等,電化教學、多媒體教學、仿真教學等先進的教學手段也十分豐富。
電工技能訓練的教學包括常用電工儀表的使用、照明電路的安裝、電氣控制線路的安裝、調試及故障排除、電機與變壓器的拆裝及維修、電子電路的焊接與調試等內容。不同的教學內容特點各異,教師在教學中根據(jù)教學內容的特點選取最合適、最實用的教學模式,是提高電工技能訓練教學質量的前提。如在常用電工儀表使用的教學中,可采用一體化的教學模式,教師結合實物講解電工儀表的結構、原理和使用方法,接著讓學生進行相應的操作練習,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交替進行,學生易于理解和接受,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而對于電力拖動的基本控制線路部分,教學內容主要是各類常用低壓電器的結構、原理及其在線路中的連接,低壓電器的結構、原理及電氣控制線路的安裝均比較直觀,各種控制線路的理論分析也相對獨立,因此,可采用模塊化的教學模式。以較簡單的三相異步電動機正轉控制線路為例,在教學中先進行組合開關、交流接觸器、按鈕、熱繼電器等低壓電器結構和原理的教學,接著講解控制線路的工作原理,然后進行控制線路的安裝、調試及故障排除的訓練,各部分教學內容聯(lián)系緊密且連貫,易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三、加強以學時為單位的技能訓練與考核
(一)指導學生規(guī)范操作
規(guī)范操作對于將來從事電工及相關工作的學生來說至關重要,這關系到操作者的人身安全和電器設備的安全,關系到安全用電和安全生產。因此,教師要嚴格把關,學生的操作練習也不一定取得滿意的效果,不少的學生總是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這時,教師應堅持巡查指導,巡查觀察每一位學生的操作,好的給予肯定和贊揚,以提高其積極性;發(fā)現(xiàn)不正確、不規(guī)范的要馬上指出,引導其及時糾正,對學生一時未能掌握的,教師應耐心細致地講解示范,直到其領悟。如學生初次進行電動機控制線路的安裝時,不少學生急于求成,忽視安裝工藝,容易出現(xiàn)電器元件安裝不整齊、走線不合理、不按順序布線、導線線頭露銅過長等不規(guī)范的情況,此時,教師應及時巡查并給予針對性指導,并在糾正過程中使學生明白不規(guī)范安裝可能造成的后果,使其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二)分層教學,因材施教
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的學習基礎、動機和能力差異很大,在電工技能訓練中,學生對操作技能的掌握有快有慢,水平有高有低。因此,教師要根據(jù)不同教學內容的特點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進行分層教學。如在電動機基本控制線路和常用生產機械電氣控制線路的故障檢修訓練中,教師設置的故障必須考慮到學生能力的差異,對學習進步較快的學生,應逐步提高故障的難度;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則設置一些他們力所能及的故障,從而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實習訓練中,都能得到相應的鍛煉和培養(yǎng)。而在照明線路的安裝、電子電路焊接的實習訓練中,學生對操作技能的掌握有快有慢,且差別很大,因而不可能每個訓練項目都統(tǒng)一開始,統(tǒng)一結束,教師應在加強對后進生輔導的同時,指導學得快的學生率先進入下一個項目訓練。當一部分學生提前完成了基本項目訓練時,還要適當安排一定量的選修項目,讓他們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掌握更多的專業(yè)操作技能。這樣做,對實習訓練勁頭大、進步快的學生是莫大的鼓勵,對中層生和后進生也是有力的鞭策。
(三)正確使用“感官”法判斷電路故障
感覺技能是指與感覺器官敏銳程度有關的技能,不同的專業(yè)有其特殊的感官要求。經(jīng)驗豐富的維修電工依靠其敏銳的感覺能迅速判斷出電器設備或電氣線路的常見故障。中等職業(yè)技術學校的學生雖然是電工的初學者,但教師也應該有計劃、有意識地對他們進行這方面的技能訓練,逐步提高他們的感覺技能。如在電動機維修或電動機控制線路故障排除的訓練中,培養(yǎng)學生通過“看”現(xiàn)象、“聽”聲音、“聞”氣味、“摸”溫度來預防和判斷故障。以“聽”故障的訓練為例,我是這樣做的:先讓學生把三相異步電動機接上三相電源,通電讓電動機啟動運轉,引導學生仔細聽一聽電動機正常運轉時發(fā)出均勻且較輕的“嗡嗡”聲,接著讓學生把三相電源中的一相熔斷器取出,使電動機缺相運行,這時,電動機發(fā)出的聲音立即變得混濁而低沉,切斷電源使電動機停轉后,要求學生說出這兩種聲音的區(qū)別。然后,進行一次三相異步電動機缺相啟動的試驗,把三相異步電動機接上已取出一相熔斷器的三相電源,通電后,學生看到電動機不能啟動運轉,但可以聽到電動機發(fā)出“嗡嗡”聲(時間不能太長)。以上的訓練,使學生熟悉了電動機正常運轉、電動機缺相運行及電動機缺相不能啟動時發(fā)出的聲音,為他們將來從事電動機維修和電動機控制線路的維修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實施以訓練為單位的訓練效果評價
每項技能訓練,教師都應及時對學生的操作技能作出評價,及時評價能督促和激勵學生更好地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一方面,通過評價肯定學生取得的成績,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通過評價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的不足,以便在下一步的教學中及時改進。此外,教師還應注意利用技能評價,引導學生進行相互比較,增加競爭意識,激發(fā)熱情,進一步調動學生參與技能訓練的積極性。為了更好地進行技能評價,在每個訓練項目開始前,教師都應制訂一個評分標準,學生對照這個評分標準,可以了解技能訓練的具體要求,教師則可利用這個評分標準對學生進行評價。
實踐證明:在電工技能訓練教學中,根據(jù)教學內容的特點選擇適當?shù)慕虒W模式,按學生的能力差異進行分層教學,很好地提高了學生電工技能的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