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選修課是高等教育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yǎng)大學生綜合素質(zhì)和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提高學生綜合素質(zhì)和拓寬知識面、完善知識結構方面有著非常重要作用,如何能使公共選修課上的生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是教師所應該思考的問題。本文以“中國傳統(tǒng)美學思維的源頭”《周易》為例,從幾個方面簡要闡述了大學選修課《周易》的講授方法。
【關鍵詞】《周易》 大學選修課 講授方法
現(xiàn)在大學學校開設了各式各樣的選修課程,選修課的學分也被做了硬性規(guī)定。在選修課程里,傳統(tǒng)文化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它不僅有利于傳承和發(fā)揚民族傳統(tǒng)文化,也能有效豐富同學們的學習生活,拓展視野,提高綜合素質(zhì)。深入探討傳統(tǒng)文化,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思維方式問題,因為“思維方式不僅是傳統(tǒng)文化的組成部分,而且是它的最高凝聚或內(nèi)核”。從一定意義上說,傳統(tǒng)思維決定了傳統(tǒng)文化。思維方式是人類文化現(xiàn)象的深層本質(zhì),對人類的文化行為起著穩(wěn)定的支配作用?!吨芤住纷鳛橐婚T大學選修課,要做好此門課程的教學。教師可以從如下幾個角度入手,做好此選修課的教學。
一、《周易》所蘊涵的道理
《周易》所蘊涵的道理非常豐富。其中有一些道理非常深刻,非常有實用價值。它是怎樣把這深刻的道理闡述清楚的呢?它是通過平易質(zhì)樸的卦辭、爻辭敘寫種種不合常理的現(xiàn)象,或對同一現(xiàn)象下完全矛盾的判語,讓讀者感覺不通,然后因不通而苦苦思索,從而找出它所具備的條件與使常理成立的條件的不同之處,推導出常人難以想到的哲理。這也許是《周易》的高明之處:先給讀者一個懸念,讓讀者苦苦在智慧門口徘徊,最后靈光一閃,觸到了隱藏在不通之處的玄機的開關,那光芒四射的智慧便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如:“群龍無首,吉”。按照一般的常理,群龍無首是兇險的。讀者讀到這,不禁疑團四起:一個單位沒有領導,還是吉的?左想想不通,右想也想不通,是不是自己有哪一個條件沒考慮到,是不是誤解了它在此處的含義?往上一看,上爻是:“亢龍有悔?!贝藭r,不禁又生出疑問:難道一個人的事業(yè)已發(fā)展到頂峰,就一定要走下坡路嗎?就沒有避免的辦法嗎?此時,民主決策的智慧的光芒突然在眼前一閃:哦,原來“群龍無首”是防止“亢龍有悔”的辦法。它在此處的真實含義是:在事業(yè)達到頂峰時,作為一個領導不居功自傲,在決策上,讓大家暢所欲言,提出好的行動方案。在教學中,應該將蘊含的道理傳達給學生。
二、《周易》所體現(xiàn)的價值
《周易》非常有實用價值,為什么這么說呢?《周易》每一卦、每一爻都蘊涵一個人或一個團體所處的具體環(huán)境,并根據(jù)具體環(huán)境寫卦辭、爻辭,暗示人們在實踐中該怎么具體運用它所包含的深刻哲理。《周易》被譽為“青年人必讀的一本書”,同時,它又為群經(jīng)之首,是中國經(jīng)學中最高深的一門學問,十分難以理解。針對這種情況,我在教學的同時,查閱了諸多資料。其主要特點有:
(一)原字為首釋經(jīng)文
《周易》離當今時代非常遙遠,難免會產(chǎn)生一些有爭議的字、詞。對于這些解釋有爭議的字、詞,我們一方面查閱原注,另一方面根據(jù)卦畫、上下文進行解釋。
(二)新字在心寫啟示
這本《周易》,側重于對經(jīng)的部分進行深入而詳細的解析,并以現(xiàn)代杰出人物特有的新視角看問題。古代有許多學者挖掘了《周易》所蘊涵的智慧,給予了封建社會的英雄們莫大的啟迪,促使他們在中華文明史上創(chuàng)造一個又一個的奇跡,它雖然是在封建王朝的具體應用,但今天我們?nèi)钥傻玫皆S多有益的歷史借鑒。
(三)透字當頭闡疑難
一方面根據(jù)《周易》的奇特的引導方式,對《周易》的不通之處作重點解析,在解析中如發(fā)現(xiàn)爻辭有難懂的地方,便參閱卦畫,以求挖掘其最閃光的智慧。如大過卦中九二爻辭:“枯楊生,老夫得其女妻,無不利”的大意是:枯萎的楊樹生出新的嫩芽,老頭子娶了一位年輕的女子做妻子,這沒有什么不利的。而九五爻辭“枯楊生華,老婦得其士夫,無咎無譽”的大意是:枯萎了的楊樹一反常態(tài)開起了花,老婦人得到年輕男子做丈夫,這既沒有災難,也不值得稱道。這明顯有三處不通之處:
1.按一般的常理來說,枯楊生,老夫得其女妻,都是違背了自然規(guī)律,應是不吉利的,而這卻說“無不利”,這是為什么呢?
2.如果說“枯楊生,老夫得其女妻,無不利”是正確的,那為什么說“枯楊生華,老婦得其士夫,無咎無譽”呢?
3.“枯楊生華,老婦得其士夫,無咎無譽”中的“無咎”之處在哪里,“無譽”之處又在哪里呢?
一方面是奇人思維的角度與常人不一樣,能開發(fā)常人不曾涉及的領域,能從常規(guī)中推出常人不能推出的結論,采取不同常人的策略,從而出奇制勝。另一方面是這個社會之所以動蕩不安,是因為原有的運行模式已不能適應新的時代了,要想轉危為安,就必須起用奇人,用奇招。
“老婦得其士夫”是反常的事,而且不為當時的人所認可,是違背當時的道義的,是違背當時的政策的。再聯(lián)系上下文,就知它的無咎是因為在非常時期,正義往往不能通過正常的手段維護,對當時而言,采取非常手段伸張正義是最明智的選擇。
三、變異的原則
《周易》所講的變易體系是一個有序的體系,其中所講的變易并非是隨意變動,《周易》所講的變動是遵循變易的原則的。在《周易》當中時的概念被突出的提了出來。時就是變易的兩個原則。時指的是變易的時機,也就是說變易要在遵循規(guī)律的前提下,把握恰當?shù)臅r機,當變則則變,不當變則不變?!跺柁o傳》認為“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就是說,在該停止的時候就要停止,該運行的時候就要運行動靜的發(fā)生都做到了恰如其分,恰到好處,那么就是廣明知道?!断缔o傳》說,“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何不利只有?” “藏器于身”是指變易之前的準備階段,待時而動是指在恰當時機下變動,這樣就符合變易之道了?!段难詡鳌氛f“乾”卦的變化時用“終日乾乾”“與時偕行”,“亢龍有悔”“與時偕極”來說明“時”在變易當中的重要性。“與時偕行”是把握了恰當?shù)臅r機,因此是吉利的,然而當事物的發(fā)展超過了度,也就是沒有在恰當?shù)臅r機呈現(xiàn)那么就是兇?!断缔o傳》中引孔子語“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表明在辦事的時候一定要掌握恰當?shù)臅r機,既不能錯失良機,也不能貿(mào)然奮進,在時機來臨的時候作出積極迅捷的反應,促進事物的發(fā)展《周易》的變易思想是中國古代辨證思想的代表,它向人們描述了整個宇宙從產(chǎn)生到發(fā)展的生態(tài)體系,從宇宙發(fā)展的道理獲得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奧秘,體現(xiàn)了天人融合的古老智慧。將這個原則運用到選修課中,將內(nèi)容傳達給學生,豐富學生處事的能力。
四、變易的內(nèi)在機制—陰陽之道
變易廣泛的存在,那么引起自然界和人類社會變動不居的原因是什么呢? 《周易》認為,這個原因就是充斥天地之間的陰陽之道,這是變易的內(nèi)在機制。所謂陰陽就是事物本身所包含的相互對立的因素,是相摩相蕩的兩股氣。 《周易》將這個陰陽對立之氣闡述為“剛柔”、“上下”、“進退”、“偏正”等?!跺柁o傳》在解釋“屯”卦的時候, “屯,剛柔始交而難升,動乎險中”。在《易經(jīng)》中, “屯”卦是繼乾坤之后的第三卦?!扒睘殛?, “坤”為陰,“屯”代表的就是在具備陰陽這兩種必要因素之后萬物初生的景象。正是由于有了陰陽對立的兩種因素,事物內(nèi)部的性質(zhì)才會發(fā)生變化?!吨芤住钒殃庩枌α⒖醋魇恰吨芤住返囊粋€基礎理論?!墩f卦傳》當中有“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參天地而倚數(shù),觀變于陰陽而立卦,發(fā)揮于剛柔而生爻” ,即認為圣人作八卦等都是因為發(fā)現(xiàn)了天地陰陽變化的道理。而《系辭傳》也說“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成之者性也”。在這里陰陽之道可以理解為宇宙當中最永恒的道理,因此必須好好的把握。了解陰陽變易的原則也是我們了解《周易》的一把鑰匙。因為天地原因正是由于陰陽二氣的相摩相蕩,正所謂“立天之道日陰與陽,立地之道日柔與剛,立人之道日仁與義”。(《說卦傳》)因此可以說陰陽之道是宇宙之間的最高原則。陰陽的觀念幾乎貫穿于整部《周易》。陰陽的對立不僅僅是事物內(nèi)部的固有屬性,而且也是事物產(chǎn)生的一個前提條件?!跺柁o傳》說“天地感而萬物化生”,在這里,天地同樣是一對陰陽范疇,天與地的感應,產(chǎn)生了宇宙萬物。《周易》認為,陰陽產(chǎn)生萬物的原因是陰陽互感之后可以促進事物發(fā)生質(zhì)變,即“剛柔相推,變在其中矣”。 (《系辭傳》)同樣也是在《系辭傳》當中還有“愛惡相攻而吉兇生,遠近相取而悔吝生,情偽相感而利害生”。陰陽的交感使萬物發(fā)生變化,這些變化促進了事物的產(chǎn)生,這就是陰陽相感而產(chǎn)生萬物的原因。陰陽之道是變易的內(nèi)在機制,沒有陰陽的對立和相互作用,變易也就無從談起。要正確的理解《周易》就必須“觀變于陰陽”,從陰陽的對立當中去看待整個宇宙的運動和發(fā)展。
五、《周易》體現(xiàn)的社會價值
《周易》作為百經(jīng)之首,自古以來注本頗多,各派觀點紛繁蕪雜。莫衷一是。周振甫先生在參考各大經(jīng)典注本的基礎上,結合自己多年的研究心得,正本清源,卻偽存真,力求挖掘出這部古老經(jīng)典的真正價值。全書對《周易》的版本流傳,理解《周易》的方法以及《周易》中卜筮的具體過程,卦象的來歷,爻辭的含義,各卦的地位都作了深入淺出的介紹,注釋詳盡,譯文通俗易懂,是我們讀《周易》必不可少的譯注本。
《系辭傳》說, “知變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為乎?!?《周易》把宇宙之間的變易之道看成是永恒不變的真理。變易的觀念是《周易》所要揭示的一個重要思想。 《周易》將整個宇宙看成是一個活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在這個運動不息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萬事萬物,時時刻刻都在發(fā)生著變化,變易的這一特性普遍的存在于宇宙當中,它是整個宇宙生生不息,運動發(fā)展的原因,任何事物都離不開這一規(guī)則?!断缔o傳》說, “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叭龢O”也就是常說動。在這里,象征宇宙全體的“天”、“地”、“人”三極的變動都體現(xiàn)在爻的變動當中。也就是說, 《周易》認為無論是以“天地”兩極為代表的自然界和以“人”為代表的社會都不能脫離變易這個總規(guī)則。
六、結語
現(xiàn)階段大學生在選擇選修課時進入了許多的“誤區(qū)”,他們在選課過程中出現(xiàn)了“偏食”現(xiàn)象,這反映出他們學習知識時帶有濃厚的功利性?!吨芤住纷鳛橹袊糯芯?、占測宇宙萬物變易規(guī)律的重要典籍,在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有著重要地位,也深刻地影響到了后來的文化發(fā)展和人們的思維導向。大學生在選修課程時,應該重視《周易》這樣的經(jīng)典典籍的學習。文章上述的及部分從傳統(tǒng)美學思維的角度,簡要地概述了其特點,在大學選修課教學當中,教師可以從如上幾個方面開展《周易》教學,讓學生深刻領會《周易》的多個方面的豐富內(nèi)涵。
參考文獻:
[1]褚慶忠,徐楊可.提高公共選修課教學效果的途徑探索[J].科技咨詢導報,2007(1)
[2]郭學勤.關于高校選修課課程建設問題的幾點思考[J] .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5(2)
[3](法)列維-布留爾.原始思維[M].丁由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
[4]朱立元,王振復.《天人合一》中華審美文化之魂[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
[5]宗白華.美學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6]王振復.周易的美學智慧[M].長沙:湖南出版社,1991.
[7]劉綱紀.周易美學[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