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模因作為一種語言文化信息單位,是從基因的概念而得名的,像基因一樣得到了廣泛的傳播。模因是語言的載體,是一種模仿語言并且復制語言而傳播的語言因素。本文以模因的理論為基礎,對當前的網絡流行語中的模因現(xiàn)象進行了一定的分析和研究,目的就是希望通過對于模因論的角度下的網絡語言的分析和特征的研究得到一定的啟發(fā)和幫助。
[關鍵詞]語言;模因;網絡語言
[中圖分類號]H109.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3)04 — 0095 — 02
隨著技術的革新和網絡的發(fā)展,一種新的語言現(xiàn)象,網絡語言正在隨著電腦網絡的普及迅速的成為現(xiàn)在的一種比較新興的語言現(xiàn)象,并且正在表現(xiàn)出比較強的生命力和影響力。其所包括的范疇不僅僅是現(xiàn)在的網絡世界中所通用的語言,還在網絡之外的日常交際生活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并且在很大的程度上網絡的流行語言逐漸的成為了我們日常交流以及媒體的生活用語。很多的網絡語言已經逐漸的被大眾所接受,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常用交際用語。所以,網絡語言的研究也逐漸的成為了專家學者所關注的焦點。有部分的相關專家認為,隨著互聯(lián)網在世界范圍內的發(fā)展和普及,在未來的短時間內,互聯(lián)網將與人們日常必備的消費品一樣成為人們的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廣義上來講,互聯(lián)網語言是指的那些在網絡中傳播或者是在網絡傳播的過程中所能夠接觸到的一切的語言。但是,根據鄭遠漢教授的分析,網絡的語言一般可以分為以下的兩個方面:
首先是與電子計算機或者是網上的相關活動所相關的名詞的術語。
其次是人們在上網聊天的時候所臨時創(chuàng)造的一些特殊的符號或者是信息代號以及特殊的用法。而本文在寫作的過程中所關注的焦點就是第二種網絡語言。
一、模因概說
模因一詞是來源于生物學的基因詞匯,其指的是通過模仿而產生的自我復制的現(xiàn)象,這個詞是牛津大學的動物學家Richard Dawkins首先提出的。在其著作中,他將基因的復制因子的特征描述為基因的模仿,從而在此基礎上產生了對文化傳播的基因的描寫,也就是我們說的模因。模因一次在拼寫上仿造了基因的拼寫方式。有些學者對模因的定義闡述為個人記憶中的一個信息單位,能從一個人的記憶中復制到另外一個人的記憶中去。生物體需要依靠遺傳以及進化來對生物的基因進行延續(xù)。而文化也同樣的是需要通過自身的集成以及相關的計劃來延續(xù)其本身的基因的。所以,模因一產生就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關于模因的新興的學科也逐漸的誕生。模因學的研究領域也十分的廣泛,大到文化的部分,小道理念的研究。國內最早在對模因進行研究的學者是何自然教授,其將模因學帶到了中國并且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模因的理論中,模因被認為是一種病毒,可以從一個人的大腦中傳遞到另外一個人的大腦中,在那里所得到的生存環(huán)境中進行生存,并且能夠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繼續(xù)將其傳遞下去。這樣的傳遞感染式的行為,就是一種相互模仿的現(xiàn)象。
模因的定義經歷了兩個時期的不同討論。早起人們對于文化的模仿的范疇進行研究的過程中通常以此作為依據制定了相關的定義。而后期則是對于大腦的信息單位進行定義??傮w上來講,任何一種實體,只要經過了從一定的模仿的過程到復制的過程的轉移,就可以稱作是一種模因了。
二、網絡流行與模因中的語言特點
關于模因的特點的分析,有的學者認為其有一定的復制能力,有一定的延續(xù)性,有一定的繼承性,有一定的變異性。而在網絡流行語進行傳播的額過程中,網絡流行語的模因有以下的特點:
1.內涵型
網絡流行語大部分都是經過網民自發(fā)的研究和討論,利用其本身的聰明和才智所創(chuàng)造出的一些相對比較新穎的詞語或者是對一些舊的詞語進行的一定的加工所產生的新的含義。網絡流行語的模因之所以能夠產生廣泛的傳播是與其背后的隱喻機制有一定的關系的。在很多的網絡流行語的模因中,很多的是網民從一個新聞事件中所概括的能夠包含整個事件的詞匯,有的干脆就是直接的用新聞的人物名字或者是新聞中所涉及到的相關的事物作為事件的代號。不管是什么樣的網絡流行語的模因,其背后所隱含的故事和其潛在意義才是支撐起模因的基礎。
2.形式簡單
當前的社會是一個快節(jié)奏的社會,人們對于事情的處理往往都是帶有很強的功利性和便捷性。對于文化也是這樣的,人們在文化的領域中所追求的都是有一定的功利性和時效性的東西,所以,在網絡的流行文化中也是這樣的。網絡中的交流現(xiàn)在大都是通過打字的方式來完成的,也就是說,在網絡的流行文化中,文字是占有了很大的比重的。為了能夠節(jié)省時間,但是又不能夠影響其交流的目的的達成,人們往往就會自覺的選擇那些生動并且形式簡單的信號進行傳輸信號的表達方式。網絡流行語也就是在這樣的交際的需求之下所產生的。在長期網絡流行語的觀察中,我們發(fā)現(xiàn)網絡流行語出了更新速度快之外,其本質上的特點就是形式相對簡單,有一定的普遍接受性,并且能夠通過人們的簡單接觸迅速的被記憶。
3.使用頻率高
網路流行語的模因一旦產生就能夠讓人們在短時間內大批量的固執(zhí),并且在復制的同時能夠通過網絡迅速的傳播。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網絡流行語的傳播速度和更新速度都是很快的。在傳播的過程中,雖然很多的構詞方式是不科學的,也是不符合語法的規(guī)范的,但是這些流行語的傳播過程中往往是反映出了人們的一定的思想認識和一定的主觀上的愿望,這樣的話就能夠使得網上的相關的模因的復制品被大量的傳播,而在傳播的過程中這個機制就大量的流行起來。
4.傳播過程中可以變異
在網絡流行語的模因傳播的過程中,由于受到不同層次不同的受眾的影響,會產生不同的語境下的網絡流行語的轉變,與以前的模因相互結合或者是在不同的語境下產生新的模因的方式,會產生網絡流行語的模因的轉變。這個過程往往就是網絡流行語的快速變化的過程,人們往往會通過網上的諧音的轉變,或者是舊詞新意的轉變方式將網絡流行語的以前的模因進行轉變和發(fā)揮,產生新的不同的流行語。
三、網絡流行語模因的文化分析
1.強勢網絡流行語模因與弱勢網絡流行語模因
我們在模因論中所說的強勢網絡流行語模因,指的是那些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并且在傳播的過程中能夠被廣泛的復制和傳播的,在一定的時期內能夠在網上持續(xù)的存在的模因,其主要包括那些傳播了上千年的習慣用語和成語等,當然,還有隨著時代的進步而逐漸的適應社會現(xiàn)實而產生的一些能夠適應時尚的,比較簡單的網絡流行語。這些流行語不管是在人們的網上聊天和網絡生活中使用,還在一定的程度上轉移到了日常的生活中,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交際的一個部分。
而我們所講的那些拖尸的網絡流行語的模因,主要指的是那些生命力相對比較弱,不能夠在使用的過程中找到新的宿主,或者是在使用的過程中由于得不到有效的傳播而被復制的次數(shù)相對比較少的模因。這些模因在剛出現(xiàn)的時候往往能夠得到人們的認同,但是在一段時間之后由于其被復制的次數(shù)比較少,很快就消失了。
2.網絡流行語模因的成因分析
我們可以將網絡流行語模因的產生看做是事物的內外因相互作用而產生結果。從內因的層次上來看的話,現(xiàn)代漢語的詞匯的發(fā)展的需要就是網絡流行語模因所產生的根本來源。由于網絡的交流已經成為了一個現(xiàn)代社會所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而面對這樣的情況,語言文化在傳播的過程中需要不斷的對自身進行改造才能產生適合時代發(fā)展的社會的需求。于是網絡的環(huán)境下就產生了這樣的網絡流行語的形式。
從外因的角度分析的話,一個社會的文化以及大眾的心理上的訴求也促進了網絡流行語的不斷發(fā)展和演變。在這個社會的文化取向不斷演變的過程中,網絡上的語言流行的方向也產生了比較大的變化。尤其是在演變的過程中,隨著人們的文化程度的提高以及現(xiàn)代社會的快節(jié)奏的生活方式逐漸的流行,網絡流星語的簡單性和方便性也成為了人們所追求的一個主要的方向,在這樣的基礎上,網絡流行語模因的外部環(huán)境也就產生了。
3.網絡流行語模因對社會的影響
網絡流行語模因的生成速度比較快,使用頻率也相對比較高,并且由于其不僅僅存在于網絡之上,還存在于報紙和雜志的媒體中,并且在一定的程度上已經影響到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作為一種語言文化,網絡流行語的模因在產生的過程中有一定的積極方面的影響,也有一定過得消極層面的影響。
首先,從積極的層面看的話,網絡流行語對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由于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是一種強調尊卑等級的觀念的文化狀態(tài),底層的弱勢群體往往得不到一定的有效的保障,產生的是一種極度的壓抑的心理,這樣的人群往往希望能能夠通過一定的方彪表達出自己的想法,這樣的話網絡的出現(xiàn)正好給他們一個比較好的平臺。他們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表達出自己的觀念和看法。同時,網絡流行語也對語言文字產生了比較深刻的影響,由于語言是人們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但是語言也是不斷的隨著社會的變化而變化的,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很多的傳統(tǒng)的語言文字在現(xiàn)代化的快速生活方式的背景下,應慢慢的產生了詞不達意的現(xiàn)象,這就需要網絡流行語來拓寬語言文字的系統(tǒng)。
其次,從消極的層面看的話,由于網絡流行語的邏輯相對比較混亂,語法和語義的角度下審視的話是非常的不科學的,這對于學生在學習漢語言文字的過程中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由于很多的流行語已經進入到了人們的日常交流的系統(tǒng)中,這就使得人們在交流的過程中對其使用的頻率相對加大,這樣的話對于漢語系統(tǒng)的規(guī)律性和完整性以及科學性都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比如,受到網絡流行語言的影響,現(xiàn)代漢語的語法中的主謂結構的倒裝現(xiàn)象慢慢的開始流行,這就使得他們對于漢語的學習產生了一定的隨意性,有的甚至形成了一定的語言習慣,這就對我國的語文教學產生了極大的沖擊。
〔參 考 文 獻〕
〔1〕胡信華.網絡語言中的模因現(xiàn)象分析〔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2,(09).
〔2〕張潤,史立英.語言變異的模因視角分析——從網絡語言談起〔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綜合版,2012,(02).
〔3〕吳燕瓊.網絡語言變異的模因解讀〔J〕.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2012,(03).
〔4〕周立建.模因論視角下的“XX門”現(xiàn)象分析〔J〕.現(xiàn)代企業(yè)教育,2011,(24).
〔5〕江華珍.語言模因與網絡語言〔J〕.湖南第一師范學報,2012,(01).
〔6〕楊金鳳.從模因論角度看網絡語言變異〔J〕.湘南學院學報,2010,(04).
〔7〕譚曉闖.網絡語言傳播中的模因研究〔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03).
〔8〕范瑩霞.模因論視角下的網絡語言的衍生與傳播〔J〕.海外英語,2012,(09).
〔責任編輯:郭梅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