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大學,我聆聽了全國著名特級教師王崧舟執(zhí)教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11課《去年的樹》,心靈受到震撼和洗禮。王崧舟老師執(zhí)教的《去年的樹》一課,課堂教學發(fā)生著重大的轉(zhuǎn)型,成為小學語文教師課改學習的新坐標。王老師的課那樣平易近人,那樣清新?lián)涿?,那樣情真意切,給人一種“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溫暖,洗凈鉛華見本真,絢爛之極歸平淡。
王老師的課體現(xiàn)課標新精神,充盈著詩情畫意之美,縈繞著復沓回環(huán)之美,體現(xiàn)著清澈寧靜之美,展示著思維張力之美,復歸于平淡素樸之美,真是“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一、二度寫話——豐富的想象
《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第一、第二、第三學段,要在每天的語文課中安排10分鐘,在教師指導下隨堂練習,做到天天練?!毙抡n標非常注重寫字,王老師安排了兩次當堂寫話練習,收到了很好的補白效果。學生寫話流露出的那份靜思默想之美,令人非常神往。
寫話一
師:鳥兒和樹之間有著那份形影不離、天長地久的感情。讀著讀著,孩子們,你眼前仿佛出現(xiàn)一棵怎樣的樹?一只怎樣的鳥?寫一寫樹的模樣,寫一寫鳥的外貌。寫時請你用上“特別”這個詞。寫話時注意寫字姿勢,頭正肩平身正足安。
出示:
一棵樹和一只鳥兒是好朋友。樹長得 ,
鳥兒呢,長得 。
生1:這棵樹特別茂盛,郁郁蒼蒼,非常引人注目。
生2:鳥兒呢,長得小巧玲瓏,像個小天使。
板書:茂盛 小巧玲瓏
師:先概括地寫,再具體地寫,真好。在森林的千萬棵樹中,有那么一棵樹,它長得特別茂盛;在森林的千萬只鳥中,有那么一只鳥,她長得特別小巧玲瓏。聽完兩位同學的交流,每位同學修改自己的寫話。先寫特別怎樣,再具體寫怎么樣。
寫話二
師:留在她眼前的只有這一幕,她靜靜地看著,默默地看著。她看到用自己朋友的身軀點燃的燈火,心里有多少話想說,請你拿起筆寫下來。
出示:
鳥兒在心里說:“ ”
生1:樹啊樹,你能聽見我唱歌嗎?鳥兒唱起了去年那首歌,過了一會兒,燈火燒得更旺了。我們的友誼地久天長,我們來世再相見。(師板書:真情)
生2:樹啊樹,還記得去年在你孤單時,我唱的歌嗎?還記得去年在你幸福時,我唱的小情歌嗎?還記得去年在你歡樂時,我唱的小夜曲嗎?美好的時光總是如此短暫,請記著我們過去的點點滴滴,請記得你的老朋友。(師板書:懷念)
生3:樹啊樹,你怎能忘懷去年的約定呢?友誼在你我心中。(師板書:責備)
生4:樹啊樹,你怎么忘了我們的約定?現(xiàn)在,我們又重新在一起了,我唱你聽,可惜你變成了燈火,再也回不來了。(師板書:承諾)
師:這是鳥兒的內(nèi)心獨白,我們能感受到她的真情、她的懷念、她的責備、她的承諾。(板書:深厚)
【評析】當場寫話,當堂交流,當面修改,顯示有效思維之美、心聲傾吐之美、師生互動之美。學生或給文本添色,或給文本補白,沉浸在故事之中,一副小作家的可愛模樣。
二、三次解讀——相同的疊加
王崧舟老師滿腹才華,解讀《去年的樹》卻三次板書“深厚與平淡”,這是他有意為之的精巧板書。他一次又一次帶領學生走進文本,觸摸亮點與本質(zhì),除了“深厚與平淡”,還是“深厚與平淡”。相同的疊加,最震撼的解讀。這不是最絢麗的解讀,但它是最純真的素樸;這不是最華美的解讀,但它是最直接的言說;這不是最高雅的解讀,但它是最契合的文字。
解讀故事開頭:
師:故事的開頭沒有寫樹的樣子,也沒有寫鳥的外貌。(板書:不寫外貌)你們進行了寫話,每個人心中都有了樹的模樣,有了鳥的外貌。這個故事的開頭給你什么感覺?
生1:美好的感覺。
生2:深厚的感情。
師:因為有了模樣有了外貌,他們之間的感情更深厚。(板書:深厚)沒了模樣沒了外貌,你讀故事的開頭有什么感覺?
生1:模糊不清。
生2:捉摸不透。
師:這種感覺就叫“平淡”。(板書:平淡)
解讀故事經(jīng)過:
師:原來在鳥兒和樹的內(nèi)心有如此復雜、豐富的感情。現(xiàn)在有了這些你們添加上去的反映人物心情、表情、感情的提示語,樹(戀戀不舍又深情地)對鳥兒說、鳥兒(難過又肯定地)說、鳥兒(焦急地)問樹根、樹根(心急如焚地)回答、鳥兒(傷心欲絕地)問女孩,你是否又一次強烈地感受到鳥與樹的感情深厚?(板書:深厚)然而,作者沒有寫這些提示語,給你什么感覺?
生1:無味。
生2:枯燥。
師:讓我們再寫一遍“平淡”這個詞語。(板書:平淡)
解讀故事結(jié)尾:
師:這是鳥兒的內(nèi)心獨白,我們感受到她的真情,感受到她的懷念,感受到她的責備,感受到她的承諾,這是多么深厚的感情?。ò鍟荷詈瘢┤欢?,我們誰都知道,故事沒有寫鳥兒真情的話、懷念的話、責備的話,甚至承諾的話,故事只寫平淡的話。多么平淡,多么普通,讓我們感覺有點枯燥、有點乏味。(板書:平淡)讓我們記住這個讓人溫暖又讓人傷感的故事——《去年的樹》!
【評析】絢爛之極歸于平淡,一個故事處處讀出深厚與平淡,這是王崧舟老師對故事《去年的樹》最準確的解讀、最真切的解讀、最高超的解讀,充分體現(xiàn)了王老師文本解讀的真功夫。一個故事讀成三次“深厚與平淡”,這是大道至簡的體現(xiàn),這是鬼斧神工的杰作。
三、四擦板書——莫測的變化
王老師設計的板書由豐至簡,變幻無窮。一段段想象之后又一段段抹去,一次次豐厚之后又一次次簡約。王老師的板書是流動的一幅畫,給人視覺的享受;王老師的板書是精巧的一首詩,給人無盡的回味;王老師的板書是素樸的一首歌,給人心靈的觸動。
板書一
去年的樹
茂盛 平淡 不寫外貌 深厚
小巧玲瓏
師:然而故事的開頭并沒有寫樹的樣子,也沒有寫鳥的外貌。(板書:不寫外貌)(師擦“茂盛、小巧玲瓏”詞語。)
板書二
去年的樹
焦急 平淡 不寫外貌 深厚
戀戀不舍、依依不舍
心急如焚 平淡 不寫表情 深厚
難過 肯定
傷心欲絕
師:故事沒有寫人物的表情、心情和感情。(板書:不寫表情)(師擦“焦急、戀戀不舍”等詞語。)
板書三
去年的樹
真情、懷念 平淡 不寫外貌 深厚
責備、承諾 平淡 不寫表情 深厚
平淡 不寫心理 深厚
師:然而,故事沒寫真情的話,沒寫懷念的話,沒寫責備的話,甚至沒寫承諾的話(師擦板書“真情、懷念、責備、承諾”)。故事只寫平淡的話,讓我們感覺有點枯燥,有點乏味。讓我們淡淡地讀,平平地讀故事的結(jié)尾——
板書四
去年的樹
平淡 想 深厚
平淡 深厚
平淡 象 深厚
師:作者為什么不寫外貌、不寫表情、不寫心理?(師擦板書:不寫外貌、不寫表情、不寫心理)
生1:這是一篇平淡的課文,平淡到底。
生2:可能作者想讓讀者自己去探索、體會、感受。
師:平淡中透露真情。這是一片空白,然而就在這片空白中,你曾經(jīng)想象外貌,你曾經(jīng)想象表情,你曾經(jīng)想象心理,這是琢磨,這是體會,這是想象。(板書:想象)作者用最平淡的語言啟發(fā)讀者的想象,抒發(fā)世間最深厚的感情,這是這個故事帶給我們的語文魅力。
【評析】王老師的話語在耳畔回響:“然而就在這空白中,你曾經(jīng)想象外貌,你曾經(jīng)想象表情,你曾經(jīng)想象心理,這是琢磨,這是體會,這是想象?!边@是學生學習的情感歷程,這是學生學習的心路歷程。四次板書,四擦板書,激發(fā)學習興趣,教給學習方法,培養(yǎng)語文意識。
四、五讀對話——復沓的回環(huán)
王崧舟老師的教學語言尤為精練,堪稱一絕。他運用對稱勾勒,運用反復抒情,運用排比蓄勢,把樹與鳥的情感建立起來,把樹與鳥的互動架構(gòu)起來,把樹與鳥的內(nèi)心溝通起來。僅一次對話,王老師設計了五次朗讀,曲調(diào)悲涼,復沓回環(huán),一層又一層抹上感情的色彩,一次又一次撥動學生的心弦,令讀者哽咽,聽者動容。
師:這樣一對老朋友分手之前戀戀不舍,我們都見證了它們之間這個春天的約定。我請兩位同學分角色讀一讀。
生1:樹對鳥兒說:“再見了,小鳥!明年春天請你回來,還唱歌給我聽?!?/p>
生2:鳥兒說:“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來,給你唱歌。請等著我吧!”
師:是的,帶著這份約定,樹和鳥兒開始了一個冬天的漫長等待。樹在等待。冬天來了,寒風起了,大雪過了,整個世界冰天雪地,而樹的內(nèi)心充滿溫暖。因為它的內(nèi)心有一個關于春天的約定——
生3:樹對鳥兒說:“再見了,小鳥!明年春天請你回來,還唱歌給我聽。”
生4:鳥兒說:“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來,給你唱歌。請等著我吧!”
師:鳥兒開始了跋山涉水。她飛過了高山,飛過了大河,飛過了原野,飛過了沙漠。她飛得千辛萬苦,然而她的心中卻是溫暖的、甜蜜的,因為她的心中有著一個春天的約定——
生5:樹對鳥兒說:“再見了,小鳥!明年春天請你回來,還唱歌給我聽。”
生6:鳥兒說:“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來,給你唱歌。請等著我吧!”
師:是的,就這樣一對好朋友要分手了,它們的心卻相連在一起,彼此溫暖。這是一個春天的約定,一個心與心的約定。轉(zhuǎn)眼間,春天來了,小鳥飛過了沙漠,飛過了原野,飛過了大河,飛過了高山,她又飛回了這片森林,然而眼前的一幕讓她驚呆了——
生:“立在這兒的那棵樹,到什么地方去了呀?”鳥兒(焦急地)問樹根。
師:她想起它們之間的約定——
生7:樹對鳥兒說:“再見了,小鳥!明年春天請你回來,還唱歌給我聽?!?/p>
生8:鳥兒說:“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來,給你唱歌。請等著我吧!”
師:鳥兒想,難道樹忘了我們關于春天的約定?轉(zhuǎn)念一想,不會的,不會的。她飛到廠子里,飛到大門上。
生:她(心急如焚地)問大門:“門先生,我的好朋友樹在哪兒,您知道嗎?”
師:然而,答案是那樣地讓人揪心。她的好朋友被切成細條條兒,做成火柴。那一刻,鳥兒突然覺得自己的世界已經(jīng)沒有了春天,她再一次跌入了寒冷的、可怕的冬天。然而,她的耳邊一遍又一遍地回響著他們之間的約定——
生9:樹對鳥兒說:“再見了,小鳥!明年春天請你回來,還唱歌給我聽?!?/p>
生10:鳥兒說:“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來,給你唱歌。請等著我吧!”
師:鳥兒告訴自己,不管發(fā)生什么,不管經(jīng)歷什么,我必須找到我的好朋友樹,因為我們之間是有約定的。她飛呀飛呀,不顧旅途的疲乏,不顧身體的勞累,飛到樹身旁。原來在鳥兒和樹的內(nèi)心竟然有如此復雜、如此豐富的感情,這又一次讓我們強烈地感受到鳥與樹的深厚感情。
【評析】王老師的教學上勾下連,朗讀的主旋律一唱三嘆。五讀對話,學生對鳥與樹的感情漸次深入。這樣精致的朗讀指導、自然的師生互動、感情的激蕩共振,體現(xiàn)了朗讀的風采,構(gòu)成了華美的樂章。
五、首尾呼應——深邃的遐想
故事以情動人,以一個平淡的故事觸動學生內(nèi)心深處最柔軟的地方,這需要教師的教學智慧。王崧舟老師設計了遙相呼應的首尾,給故事的學習增加藝術的色彩與氛圍,讓學生的感情體驗達到又一個高峰,課的審美情趣也隨之提升。
出示開頭:
一棵樹和一只鳥兒是好朋友。鳥兒站在樹枝上,天天給樹唱歌。樹呢,天天聽著鳥兒唱。
師:兩個“天天”給了我們想象的可能和空間。當太陽露出笑臉的時候——
生:鳥兒站在樹枝上,給樹唱歌。樹呢,聽著鳥兒唱。
師:當月亮掛上樹梢的時候——
生:鳥兒站在樹枝上,給樹唱歌。樹呢,聽著鳥兒唱。
師:當森林里的雪融化的時候——
生:鳥兒站在樹枝上,給樹唱歌。樹呢,聽著鳥兒唱。
師:當葉子飄落的時候——
生:鳥兒站在樹枝上,給樹唱歌。樹呢,聽著鳥兒唱。
師:迎著風,迎著雨——
生:鳥兒站在樹枝上,給樹唱歌。樹呢,聽著鳥兒唱。
師:這是一對好朋友。你聽,鳥兒站在樹枝上給樹唱快樂的歌。樹呢?
生:樹呢,聽著鳥兒唱。
師:你還聽,鳥兒站在樹枝上給樹唱優(yōu)美的歌。樹呢?
生:樹呢,聽著鳥兒唱。
師:你又聽,鳥兒站在樹枝上給樹唱夏日小情歌。樹呢?
生:樹呢,聽著鳥兒唱。
師:你再聽,鳥兒站在樹枝上給樹唱婉轉(zhuǎn)小夜曲。樹呢?
生:樹呢,聽著鳥兒唱。
師:就這樣,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帶著想象和畫面,再讀第一自然段。
出示結(jié)尾:
鳥兒睜大眼睛,盯著燈火看了一會兒。
接著,她就唱起去年唱過的歌兒給燈火聽。
唱完了歌,鳥兒又對著燈火看了一會兒,就飛走了。
師:故事有一個平淡的開頭,故事平淡地講述著,故事的結(jié)尾是否也平淡呢?你是否注意到了,在鳥兒唱歌之前和唱歌之后,都有一個相同的動作?
生:都有“看”這個動詞。
師:誰都知道,鳥兒等待了整整一個冬天,飛過了高山,飛過了大河,飛過了原野,飛過了沙漠,為的就是這一刻。然而,當她來到這里的一刻,她只能靜靜地看,默默地看,無言地看。看著看著,她的眼前仿佛又出現(xiàn)了過去的畫面。她想起來,當太陽露出笑臉的時候——學生齊讀第一自然段;她忘不了,當月亮掛上樹梢的時候——學生齊讀第一自然段;她怎么能忘了,當森林里的雪融化的時候——學生齊讀第一自然段;她又一次想起來,當葉子飄落的時候——學生齊讀第一自然段;她忘不了,鳥兒站在樹枝上給樹唱夏日小情歌;她也忘不了,鳥兒站在樹枝上給樹唱婉轉(zhuǎn)小夜曲……可惜,這一切再也回不來了。
【評析】王老師設計的學習活動首尾呼應,畫面重疊,音樂感傷,時間更替,學生進入故事的情境之中。情感體驗酣暢淋漓,內(nèi)心波瀾從未間斷。情深厚,淚闌珊,事無奈,心憂傷,反省深刻,啟示良多。
【總評】王崧舟老師執(zhí)教的《去年的樹》一課大氣智慧,匠心獨運,厚重回響,淡定從容。王老師的課讓人享受“詩意語文”的獨特風味,復沓的語言、詩情的畫面、奇妙的想象、寫話的補白、豐富的內(nèi)涵、雋永的意境,無不讓人嘖嘖贊嘆。王老師的課重視寫話,一寫外貌,二寫心理,兩度寫話把學生的創(chuàng)作才能發(fā)揮得淋漓盡致;王老師的課想象奇特,不同時間,不同季節(jié),不同心情,“天天”背后蘊藏著多么豐厚的內(nèi)容,把學生變成故事中獨特的“這一個”;王老師的課感情澎湃,轉(zhuǎn)換角色,注重體驗,在學生的內(nèi)心激蕩起無數(shù)漣漪;王老師的課欲擒故縱,學生寫外貌、寫表情、寫心理,文本不寫外貌、不寫表情、不寫心理,寫與不寫一對比,平淡的敘事風格盡情展露,把學生的賞析品位提升到一個新境界;王老師的課構(gòu)思精巧,一堂課猶如一部微電影,首尾前后呼應,角色一唱一和,畫面優(yōu)美,音樂絕配,意境深邃,故事的深意不言自明,把學生引入智慧的殿堂,學生越學越聰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