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要想寫得精彩生動,可以依靠“精彩的情景”“鮮明的人物形象”“別樣的心理活動”等內(nèi)容來體現(xiàn)。如何體現(xiàn)呢?可以用“反襯法”呀。所謂“反襯法”,就是通過“反面”的描寫來體現(xiàn)“正面”的內(nèi)容。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一、 反襯出精彩的情景
【例文呈現(xiàn)】
門和窗戶都緊緊地關(guān)著,有一絲冰冷的空氣透過縫隙鉆進屋子里,像是一枚犀冷的冰針扎向我的腳踝。但屋內(nèi)的爐火很快就將這一絲冷空氣俘虜在溫暖的氛圍里,稍稍冷過之后,屋子里還是溫暖如春。大葉菊展了寬大的葉子,得到的溫暖有些過分,像是解開了衣領(lǐng)散散余熱;吊蘭花則懶懶地伸了長長的葉片,在溫和的墻角處,似乎是安逸地睡著了;名字叫“大花”和“黑花”的兩只貓兒,竟然偎在一起無憂地睡著了。屋外寒風呼叫,不知正在寒風里執(zhí)勤的老爸是不是已經(jīng)冷得鼻子尖都紅了。
【方法解讀】
爸爸在寒冷的冬天里執(zhí)勤,為了說明執(zhí)勤艱苦,需要呈現(xiàn)一個“很冷的情景”。描述“很冷的情景”,常用的方法無非是寫室外的冷風、禿樹、寒冰等等內(nèi)容??墒沁@種正面描寫大家都在用,過于平俗,為了讓作文不至于平俗,作者拋棄了正面描寫室外寒冷的情景的老路子,轉(zhuǎn)而描寫室內(nèi)溫暖的情景:冷風被室內(nèi)的溫暖俘虜了,植物正常地伸枝展葉,動物溫暖地睡著了,這些內(nèi)容構(gòu)成了一幅溫暖如春的室內(nèi)情景,這種情景的反面即是室外的寒冷無比。用溫暖的情景來反襯寒冷的情景,于溫暖處想象寒冷景,更是讓人不寒而栗,這就是反襯情景的文字感染力。
二、 反襯出鮮明的形象
【例文呈現(xiàn)】
有四五個同學在衛(wèi)生區(qū)里打掃衛(wèi)生。忽然聽到“啪”的一聲,扭頭一看,原來是近處車棚里有一輛自行車被吹倒在地上。劉偉說:“哎呀,好精彩呀,風力這么大,自行車都能給吹倒了,果然是‘英雄風’。”趙棟說:“有人敢去扶嗎?誰扶誰倒霉,不信你試試——扶車的總會被人家懷疑是弄倒車的?!睂O鵬說:“對,這年頭,好事難做,好心不得好報的?!蓖鮼唲傉f:“得了,咱是來打掃衛(wèi)生的,別費口舌說些無關(guān)的話了,打掃完了衛(wèi)生區(qū),還要進教室背課文吶?!币?b name="4cd2fHLN0w252bO7xd5DCus7D4g=">直沒有說話的孫維卻走到倒地的自行車邊,輕輕扶起,又小心地安放好。大家面面相覷,有些慚愧——面對倒地的自行車,有人幸災樂禍,有人抱天怨地,有人世故刁滑,有人事不關(guān)己,唯有孫維的做法與大家不同……
【方法解讀】
倒地的自行車成為一塊“道德試金石”,能不能主動幫人家扶起自行車成為對一個人道德水準的檢測方式,總歸會有一個道德高尚的人站出來,屹立在大家面前??墒沁@段作文在塑造孫維同學的道德形象時,卻沒有把筆墨正面放在孫維身上描繪,而更多地放在了孫維同學的“對立面”去寫:先寫有人“幸災樂禍”,再寫有人“世故刁滑”,后寫有人“事不關(guān)己”,這些很不高尚的言語行為,恰能從反面襯托出孫維的高大——一個不畏世俗、樂于施助的人物形象雖然沒有動用太多筆墨,卻在文章的末端赫然聳立,讓人敬佩。這就是反襯人物形象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反襯出別樣的心理
【例文呈現(xiàn)】
我知道剩下的時間不多了。
“當——當——當”鈴聲響起來,監(jiān)考的老師輕聲慢語地提醒:“同學們,距離考試結(jié)束還有15分鐘,請掌握好時間,繼續(xù)作答?!?/p>
我的大腦像是慢慢要停轉(zhuǎn)了一樣,如教室里掛著的舊電扇,已經(jīng)無力,擾不起一點兒空氣。試卷上用文字堆積起來的難題,在我的眼里慢慢變得模糊,正慢慢地遠離我的思維,慢慢消失在我的視界里。
汗水從我的額頭慢慢滲出,慢慢地向下匯聚,汗珠越聚越大,我卻沒有心思把正在慢慢長大的汗珠抹掉,“啪”的一聲掉在試卷的難題上。
15分鐘的時間正在漸漸流逝,我答完試題的可能性慢慢變小……
【方法解讀】
考試總會給人一種“心急”的感覺,遇到難題,考試時間不足更能讓人體驗“心急如焚”的心理感受。上文作者并沒有正面直接表述自己“著急萬分”的心理,而是不斷從“反面”襯托這種心理:慢悠悠的鈴聲,老師的輕聲慢語,無力旋轉(zhuǎn)的舊電扇,慢慢窒息的思路,慢慢滲出的汗水……這些“慢慢”無不在努力反襯一種極壓抑、極無奈、將要崩潰的“焦急”。正所謂“慢慢的東西”是座山,山下卻壓著“焦急”的火。以“慢慢”反襯“焦急”讓人感同身受,如視其心。這就是反襯心理讓人如臨其境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