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八件”是著名的京味糕點,以棗泥、青梅、葡萄干、玫瑰、豆沙、白糖、香蕉、椒鹽等八種原料為餡烘烤而成,形狀不同,口味各異,代表“福、祿、壽、喜、富、貴、吉、祥”等意,為清廷御膳房始創(chuàng),后傳至民間。
如果將中國比作車輪,北京就是輪子的軸心。作為首都,北京是指揮中樞,發(fā)出信號的權(quán)力中心。作為城市,北京又是圍城,城中人多抱怨而少離開,城外人渴望進京卻只是解鞍稍駐。北京古老而年輕,守舊而新潮,既有貴族氣、書生氣、山林氣,又不乏市井氣、商業(yè)氣、世俗氣。行人穿行如織,高樓星羅棋布,科技日新月異,更有山川翠嶺、茂林修竹、桃源精舍……
穿越歷史風云,幾度城頭變幻,而今,這座城市開始以自覺自省的態(tài)度總結(jié)自己,遂拈出八字:曰愛國,曰創(chuàng)新,曰包容,曰厚德。至于其間關(guān)系,孰核心,孰精髓,孰特征,孰品格,邏輯極為深奧且專家學者之言備矣,茲不贅述。
套用一句俗得不能再俗的話,總結(jié)是為了提高。北京精神這八個響當當字眼砸出來,絕非王婆賣瓜那么簡單。用稍微學術(shù)點的語言,北京精神,既是對現(xiàn)實性的描述,更是對可能性的追求。愛國無止境,創(chuàng)新無界限,包容無盡頭,厚德無終點。北京作為這樣一個中心城市,替全國人民提煉總結(jié)一下我們中國城市最可貴的精神,作為下一步共同努力的目標,向著愛國、創(chuàng)新、包容、厚德的未來進軍。如此解釋,庶幾可通乎?
但仍有好事之徒雞卵剔骨,質(zhì)以漢字之浩瀚豐富,為何偏偏擠出這八字來。為何不選“和諧”,難道首都還不夠和諧?為何不提“繼古”,莫非要我等忘本不成?為何沒有“夢想”,此地游園只能驚夢?由是觀之,城市精神雖屬上層建筑中級別較高的意識形態(tài)領(lǐng)域,但也應(yīng)與普通市民日常所聞所見有所照應(yīng),方能使人心悅誠服,否則易淪為少數(shù)精英分子曇花一現(xiàn)之文字游戲云。
本人,三尺微命,一介書生,羈旅京華十載,看慣盧溝曉月,猶記金臺夕照,回顧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多重意象若薊門飛雪,紛至沓來,也曾分揀思忖,戲為八字,自忖或可與“北京精神”互印互證,故不揣冒昧,抖摟出來,立此存照。
一曰北京之旗。旗是北京之痛楚、之滄桑、之情結(jié)、之抱負。中山先生曾嘆中國人如一盤散沙,但在凝聚國人情感這一點上,北京之旗,功莫大焉。北京為清都城,匯集八旗子弟,昔日金戈鐵馬,也曾遛鳥玩鷹。后江山代謝,八旗漢化,然如西三旗、藍旗營、正黃旗、廂紅旗等地名猶存,皇城根下亦不乏旗人遺風。北京人喜遛彎、善說道、多慷慨、少算計,對于老祖宗留下的玩意兒格外珍惜,談起前門、天橋、京劇、豆汁如數(shù)家珍,骨子里透著股貴族勁兒。遙想當年,八旗子弟開國創(chuàng)業(yè),戰(zhàn)雅克薩、平準噶爾,完成十大武功,布國威于四方,掛旌旗于滄海。然歷史格局瞬息大變,旌旗殘破凋零,夏宮煙塵驟起,國人望京而哭。后數(shù)度風云變幻,北京城頭相繼升起龍旗、五色旗、青天白日旗,當然還有恥辱的袁世凱稱帝旗和日本膏藥旗。自五星紅旗蔚然飄揚60年來,北京城凡和快樂沾邊的事情都離不開旗。元旦、五一、國慶、除夕、香港回歸、澳門回歸、入世成功、男足出線、奧運開幕……無論主題同國家民族是否相關(guān),天安門廣場往往花團錦簇、彩旗飄飄,北京的街頭商鋪、公園社區(qū)亦成旗幟海洋。外地人第一次來京,更會選擇起個大早去天安門廣場看升旗,即使永遠擠不到跟前,也會哼唱著國歌節(jié)奏向心中那面國旗行注目禮。
二曰北京之奇。北京俗稱“老北京”,天子腳下多老成,老成者多守舊。雖然北京遍布歷史奇跡和人文奇觀,長城、故宮、頤和園引來中外游人如織,鳥巢、水立方、大劇院更以別致造型令世人刮目相看,但或許是多年貴為王畿的關(guān)系,北京自己對所謂奇異事物,感覺漸趨平淡。在北京的日常語言中,“新”或“奇”字不能構(gòu)成獨立的價值判斷,“奇”的最高境界“絕”才真正令人佩服。北京人佩服奇觀奇跡,更佩服奇人奇舉,推崇把某項技藝玩出新意、玩出花樣、玩出品牌來的人。從玩激光照排的王選到玩古董家具的王世襄,從玩漢字的老舍到玩嘴皮子的郭德綱,還有王府井百貨商店的售貨員陳秉正、公交售票員李素麗,玩著玩著玩成名人的旭日陽剛、西單女孩……玩和奇之間存在一種奇妙的關(guān)系,在游戲中創(chuàng)造,在創(chuàng)造中游戲,說白了就是依靠心中的創(chuàng)意制勝,不僅新奇,而且高明,空前絕后,獨此一家。今天,北京人去了紐約,全國人來了北京,尚未成功的人在北京起步,已經(jīng)成功的人來北京證明。中關(guān)村不斷產(chǎn)生科技改變命運的神話,科技園里孵化著新的創(chuàng)意。只要你有本事,能出奇制勝、登峰造極,整個城市都會沖你伸出大拇指,喊一聲“爺們兒”。
三曰北京之齊。從歷史上看,北京是一桌盛宴,擺開八仙桌,笑迎十六方;從現(xiàn)實來看,北京正成為國際化都市,各地人群往來的窗口。流動往來的人多了,城市自然有了海納百川的胸襟氣量。北京人有時太把自個兒當回事兒,有時又太不把自個兒當回事兒,骨頭里沒什么優(yōu)越感。君不見在北京開豪車、買豪宅、住高級酒店、逛奢侈品店的,一查籍貫往往是外地,而那些不起眼的出租司機、公交司乘、公安片兒警、剃頭師傅,那些光膀子乘涼、坐地攤喝啤酒、免費公園里曬太陽的,倒往往是真正的老北京。北京人有股子樂觀,不管干什么都少不了熱乎勁兒,耍兩句貧嘴,開幾句玩笑,吆喝兩嗓子,這一天可就過去了。不管南來北往的人有多少,北京的生活節(jié)奏始終很齊整,不像南方沿海一些新興城市急匆匆往前趕,而像一個舊時代的貴族,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趨,無論風雨陰晴,踩準京劇鼓點兒,保持固有的節(jié)奏慢悠悠笑著走。北京的心也很齊,北京奧運期間全城擰成一股繩,全世界感受到志愿者如火的熱情,也見識了負責治安聯(lián)防的居委會大媽鷹一般銳利的眼神。雖然北京金山上的太陽已成過往,在全國老百姓的心中,這座城市卻始終是主心骨,北京也始終把自己當成主心骨,逢大事就來勁兒。全國各地有個天災人禍,北京比誰都揪心。這幾年的食品安全事件,有的挨不著北京什么事兒,可北京人那股沖冠一怒、義憤填膺、欲殺之而后快的勁頭兒,著實令人肅然。來自不同地域、不同職業(yè)、不同境遇的人,只要在北京生活幾年,無形當中就融為一體,都會感染上這種不名一文、心憂天下的激情。
四曰北京之氣。天地之氣,至善至剛。城市的氣,是城市所散發(fā)的光暈,也是城市的靈魂。北京人同大多數(shù)中國人,只要氣順,什么都好商量。北京之氣體現(xiàn)為對于“理”和“禮”的重視。北京人講究“理”,特別是“老理兒”,好為人師,占理,較真,求公道,口頭禪就是“我告訴你”,一副真理在握的樣子。同北京人爭論要把握好“氣”,因為許多時候爭論會發(fā)生異變,超出問題本身和實際利益,而演變?yōu)闋帄Z“理”,也就是道德制高點的戰(zhàn)役。北京的另一面是“禮”,禮多人不怪,無禮、逾禮者則為另類,體現(xiàn)在日常生活中就是公德意識強。若在街頭問個路,不給你整明白,真正的北京人絕不放你走。歸根結(jié)底,這座城市屬于外向性格,雖有一些市井氣,卻是個紅臉膛漢子,從不乏熱心腸。北京的公交車最擠,但北京人的讓座意識最強。有老人兒童上車,售票員絕對會主動招呼讓座,你膽敢穩(wěn)坐釣魚臺,全車廂異樣目光齊刷刷射向你,在那瞬間你死了的心都有。還有就是排隊意識,蘋果4S手機發(fā)布那天,各大報紙發(fā)布通宵排隊搶購的照片,但見人山人海且摻雜黃牛,隊伍卻始終不亂,令人嘆為觀止。一次去醫(yī)院排號,各個窗口均已排到20多號,而排隊者寥寥,再看地上用來標記順序的家伙什兒,雨傘、水杯、A4紙……物品主人杳然,秩序井然,掛號開始,主人翩然而至,氣定神閑?!袄怼迸c“禮”構(gòu)成了這個城市道德規(guī)范的兩端,賦予這座王者之城嚴于律己的氣派、寬以待人的氣象、浩然養(yǎng)德的氣度、優(yōu)雅從容的氣韻。
上面抖摟的“四件”,更多是關(guān)于已知的、此岸的北京,但城市精神既要背靠歷史、立足當下;更要面向未來,指向那未知的、彼岸的北京。身為城市一員,打心眼里希望城市的明天更美好。
一曰北京之棲。棲者,居也??萍急本┮埠?,綠色北京也罷,歸根結(jié)底是為了居民的生活更舒適。如今北京的肚子撐得越來越大,人口密度越來越高,居處成本越來越漲。住房、交通、環(huán)境、醫(yī)療、教育等挑戰(zhàn)日甚,以北京智慧拆解困局,特別是化蝸居為棲居,居高樓而見南山,當是當世之幸事。
二曰北京之期。期者,約也。契約即交換,有得必有失,有舍才有得,故欲先取之,必先予之。全國上下一盤棋,北京不僅屬于北京。在宏大的歷史棋局中,特殊的中心地位為這座城市帶來了很多,也讓這座城市付出了很多。北京值得期許的未來,不在吸納,更在輸出,她不應(yīng)是囤積全國財富的巨型倉庫,而應(yīng)是引領(lǐng)潮頭、立己達人的風向標。讓越來越多的城市趕上甚至超越北京,才是真正的北京夢、中國夢。
三曰北京之祈。祈者,求也。自明永樂十八年以來,每逢孟春時節(jié),皇帝都會登上天壇祈年殿,祈求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如今,祈年殿藍瓦金頂依舊,人群熙攘更勝當年,新北京的祈求也已悄然增添新內(nèi)容。我們祈求清新如蘭的空氣、健康如谷的飲食、寧靜如林的居所、流暢如水的交通;祈求少年人如鮮花綻放,青年人如駿馬奔騰,老年人如紅霞滿天;我們祈求在仰望天空的同時不要忘記大地,在追求進步的同時不要拋棄歷史,在遭遇不幸的時候永遠相信未來。
四曰北京之祺。祺者,吉也。方今之世,中華復興,巨龍騰飛,世界紛紛矚目東方,祝福北京。北京之幸福美好,當屬人類之福、世界之幸。北京精神的實質(zhì),是人類社會發(fā)展和交往模式的新突破。一個愛國、創(chuàng)新、包容、厚德的北京,必將為世界帶來一縷拂面春風,傳遞著“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夢想,開啟充滿生命、陽光與希望的新紀元。
責任編輯 師力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