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意志,就是人自覺地確定并實現(xiàn)某種目的,支配、調(diào)節(jié)自己的行動,克服外部困難與內(nèi)部障礙所表現(xiàn)出來的心理活動。對此,魏書生有著明確的認識,他在《教學工作漫談》中寫道:“有毅力的人,能變不可能為可能;沒毅力的人,能變可能為不可能。杰出人物之所以杰出,是因為他們做出了別人認為不可能辦到的事情。”“意志薄弱是學生目前學習的大敵,也是將來工作的大敵,因此,我們有責任幫助他們克服?!?/p>
一、樹立理想
理想是意志的起點和方向,因為只有具備崇高的理想,才會有意志的堅定,才能集中全力去追求目標。一個人如果沒有崇高的目標,他就不會有巨大的熱情去從事學習和工作,不會有韌性去搏擊生活的激浪,因為頑強的意志常常導源于某種強烈的愿望和要求。無數(shù)個杰出人物的成長經(jīng)歷證明:正是被一種崇高的目標所鼓舞,才產(chǎn)生了驚人的毅力與忘我的精神,才被理想的浪濤激勵著他們?nèi)タ炭鄪^斗。魏書生也認為:“理想遠大的人,學習目的才高尚,學習動力才持久。”
當然,樹立的理想是否恰當,也直接關(guān)系到自我教育的成敗。設定目標之前一定要尋找自己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目標定得過高,難以實現(xiàn),就會產(chǎn)生挫敗感,降低自信心;反之,定得太低,稍稍努力甚至不需努力就可以達到,也無法激起學生的興趣,難以深入挖掘?qū)W生的潛能。所以,我們一方面要鼓勵學生“志當存高遠”,樹立遠大的理想,也要腳踏實地地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現(xiàn)實中的自我,只有這樣,才能在客觀的基礎上進行適當?shù)淖晕以O定。理想設定以后,還要把它再細化為一個個具體的小目標,并不斷地加以完成,才能促使遠大理想的最終實現(xiàn),不至于使之成為永遠的空中樓閣。
在學習《理想的階梯》《理想》等課文時,魏書生引導學生紛紛暢談自己的理想,并通過課文中列舉的成功人士的奮斗歷程, 讓學生更加深入地認識到:“奮斗,才是實現(xiàn)理想的階梯,離開奮斗,理想就只能是幻想而已;奮斗,才是改變現(xiàn)實的杠桿,只有以不懈的韌勁,一步一步地攀登,才能一點一滴地接近那光輝燦爛的理想高峰?!睘榱俗寣W生進一步地認識理想在個人成長中的重要意義,他曾經(jīng)一屆又一屆地讓學生寫《理想是動力》的日記,以深化學生的理想教育。
二、培養(yǎng)耐挫力
俗話說:“不經(jīng)歷風雨,怎能見彩虹?!笔聦嵣希谌说穆L的生命之旅中,一帆風順只是人的美好愿望,而挫折往往如影隨形、揮之不去。那么,如何面對挫折?他一直堅持認為:一定要把磨難看作是磨練自己意志的機遇,看作是激勵自己奮發(fā)向上的階梯,看作是淬煉人格的最高學府。的確,古往今來的每一位成功人士,無不經(jīng)歷了風雨的洗禮,歲月的磨難,甚至是生死的考驗。他在《班主任工作漫談》中說:“人不管被生活的浪濤沖到了什么位置,都不能看作這是自己的終點,而應該把這個位置當作向更遠大的目標奮進的起點?!睘榇?,他在語文教育教學中,總是不失時機地利用一切可能來培養(yǎng)學生的耐挫力。
我們知道,中學生處于自我成長的關(guān)鍵時期,他們對人生和自己的看法常常波動很大,魏老師總是因勢利導,經(jīng)常利用語文課去敞開學生的心扉,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看人生。魏老師在《教育與人生》講座中談到:他曾經(jīng)的一位學生,因為家庭的緣故,一次考試失誤,內(nèi)心如同戴上了一副沉重的枷鎖,難以自拔。對此,他就建議他的學生從七個角度去看待失誤,即分別從井底、井沿、大山腳下、山峰上、云端上、太白金星上去審視這次失誤,并讓學生以此去寫一篇反省日記。當這位學生寫完后,頓時覺得豁然開朗。人生苦短,何必斤斤計較于不可挽回的那一次偶然的失誤,而失去未來的美好的一片曙光。相反應該痛定思痛,化悲痛為力量,去努力奪回自己曾經(jīng)失去的東西。
在語文教育教學實踐中,他還常常利用心理暗示去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他曾不止一次地告誡學生:面對挫折,一定要滿懷信心,絕不知難而退,要堅信“條條大路通羅馬”,堅信“一件事總有一百種做法”,而絕非“自古華山一條道”。甚至教育學生,當自己處于情緒低落時,不妨大聲高呼“我能成功”,以此來強化自己挑戰(zhàn)困境的自信心。
三、培養(yǎng)恒心
愛因斯坦認為:“智慧并不產(chǎn)生于學歷,而是來自于對知識的終身不懈的追求?!?/p>
魏書生老師在《持之以恒,水滴石穿》一文中也強調(diào):“要持之以恒,水滴石穿。人貴有志,學貴有恒。要學會持之以恒,就要目標始終如一,不能見異思遷?!彼蜗蟮貑l(fā)學生,好比打井,如果水源在地面十米以下,你挖了七八米,還不見水,心浮氣躁,換一個地方再挖;又挖了七八米還不見水,就又換地方挖,如此換來換去,都是還差兩三米就成功了,結(jié)果前功盡棄,功虧一簣,勞而無功。所以我們凡事都要有耐心,要能耐得住寂寞,經(jīng)受住時間的考驗,不可心浮氣躁,急于求成,一定要朝著一個明確的目標持之以恒,奮斗不止。
魏老師認為,培養(yǎng)恒心的最好辦法是寫日記。寫日記這件事堅持下去就是在培養(yǎng)恒心,所以他要求學生每天堅持寫日記,并把它稱之為“道德長跑”。據(jù)統(tǒng)計,三年來寫得較多的一個學生李琦整整寫滿8本,有七十多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