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間,李大師激動地舉杯說:“我曾經(jīng)在德州的一次培訓中,告訴那些年輕廚師,我住一個800平的別墅,不是為了炫耀,而是想告訴那些廚師們,做廚師已經(jīng)不再是貧賤的職業(yè),現(xiàn)在廚師中也有很多高學歷的廚藝愛好者。我希望能夠把這些傳達出去,也希望能有更多廚藝愛好者加入這個行業(yè),弘揚魯菜。魯菜曾有一二十年受到其他菜系很大的沖擊,40來歲能夠做傳統(tǒng)魯菜的廚師太少,現(xiàn)在我身上肩負的責任很大?!?/p>
1953年7月,李培雨出生在山東淄博的普通農(nóng)民家庭,和那時候出生的大多數(shù)孩子一樣,小時候李培雨最大的夢想就是吃飽。至于以后怎么樣,他從來沒有想過。
沒上幾年學便因為特殊的時代背景而退學。放牛,僅僅一下午,牛跟人便相看兩相厭。十幾歲的他只好跟著大人一起去修水庫。繁重的體力勞動讓他明白了生活的艱辛,也讓他暗暗許愿,要擺脫命運的束縛。
1970年年底,一次招兵入伍的機會降臨到李培雨身上,他應(yīng)征入伍成為一名空軍戰(zhàn)士。懷著翱翔藍天的夢想,李培雨到了部隊。一個月后,卻再次被命運捉弄,他被送到了炊事班。
在炊事班最初的日子里,李培雨每天總是被動地接受任務(wù),讓干什么就干什么,沒有一點積極主動性,完成了任務(wù)也高興不起來。炊事兵,這個稱呼讓他感到非常的心灰意懶。老班長看出他情緒低落,就鼓勵他說:“只要肯努力,總會有出頭之日。”
有了老班長的鼓勵,李培雨變得勤奮起來,別人以為他對炊事班有了全新認識,喜歡上了這一行。但其實李培雨心里打著另個算盤我好好表現(xiàn),才會得到領(lǐng)導的重視,才有機會提干,走出炊事班。有了這個目標,李培雨在炊事班的生活變得多姿多彩起來,積極主動地完成工作,工作之余還和戰(zhàn)友們打打籃球。由于工作出色,一年多之后李培雨成為了炊事班的班長,這時的他膽子重了,責任大了,工作自然更努力了。但是他仍然沒有從心底愛上這一行當。
“在愛上烹飪之前,我當了七年的炊事員,也許就是這不斷地量的積累,讓我最終實現(xiàn)了心態(tài)上的質(zhì)變?!?/p>
1974年,是李培雨心態(tài)發(fā)生轉(zhuǎn)折的一年。這一年,李培雨被部隊派到濟南匯泉飯店學習,在啟蒙老師李增義的影響下,他第一次意識到:烹飪并不簡單是做飯的,也是一種藝術(shù)。他對烹飪有了全新的認識,不再想著逃離這個行業(yè),而是下決心把繼承和發(fā)展中國烹飪文化作為自己畢生的事業(yè)。
在部隊炊事班不講究什么菜系,而現(xiàn)在他第一次接觸到正宗的魯菜大師,對魯菜也有了初步的認識,他開始學習掌握傳統(tǒng)魯菜制作手法的同時,又不斷嘗試著改良菜品。
這時的他不只對魯菜感興趣,凡是有關(guān)烹飪的知識,他都貪婪地吸收著營養(yǎng)。有一次,他看到一位廚師用蘿卜雕刻出了一朵花,非常漂亮,他便求那位廚師教給他,但是卻遭到拒絕。李培雨下定決心,不求人只靠自己也把這活練出來。他先是讓戰(zhàn)友幫他打了幾把刀,然后又跑到農(nóng)村集市上收集一些鞋墊的花樣,開始琢磨起來。
那時一到晚上他都會在宿舍里練刻花,這一刻就是一兩年,刻掉的蘿卜量大得可以用車拉,手上也是傷痕累累,終于能雕出一二十種花樣。后來又聽說用菜可以拼出鳥形來,于是就用蘿卜、白菜、黃瓜琢磨著拼。節(jié)假日的時候,他時??坛鰩讉€花鳥在餐桌上露上手,令飛行員們非常興奮。
后來李培雨已經(jīng)不滿足于將蘿卜白菜簡單地刻出某些造型了,他還賦予菜更深的寓意。比如“飛翔藍天”這款菜,最適合飛行員們吃,又寄托了自己當年的夢想,可謂寓意深刻。
李培雨在部隊里逐漸有了名氣,也引起了一些領(lǐng)導的注意,每次有些重要的接待活動,都會點名讓他去做幾道拿手菜。
在1985的全空軍崗位練兵中,李培雨作為濟空代表,在傳統(tǒng)菜的基礎(chǔ)上加上了雕刻,獲得一致好評;1988年,代表空軍參加全軍第一屆烹飪大賽,最終以總分第一名的驕人成績?nèi)〉昧藷岵?、冷菜和面點三項全能第名和單項面點第一名,受到洪學智、劉華清將軍的親切接見;同年5月代表解放軍隊參加了全國第二屆烹飪大獎賽,奪得團體獎第二名和金牌一枚、銀牌兩枚、銅牌一枚;1991年被國家民政部和解放軍總政治部授予“全國軍地兩用人才”先進個人;1994年被全國自學成材評委辦公室授予全國自學成才先進人物;1996年被國家勞動部授予“全國技術(shù)能手”稱號;1999年被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授予“全軍先進工作者”;2006年獲中國烹飪協(xié)會頒發(fā)的“金廚獎”;2009年獲評“山東省首席技師”;2010年獲得“中國十大名廚獎”。
李培雨的事跡成果也被選入中國軍事博物館展覽,其業(yè)績先后被載入“中國名廚大典”“世界名人錄”“專家人才庫”“民間名人錄”等多部書中,代表作品“九轉(zhuǎn)大腸”“茄汁蛙魚”“魚翅八寶冬瓜脯”“什錦八掛”“大展鴻圖”。1993年創(chuàng)作的“大腸宴”被國家新聞新華圖片社編入《中國一絕》中,并在全國發(fā)行。先后榮立二等功兩次、三等功三次,四次被濟南軍區(qū)空軍樹為“技術(shù)標兵”。
李培雨畫作 荷塘趣
隨著榮譽的不斷增多,李培雨開始想著將自己的知識傳播出去,他先后出版了《食雕?冷拼?熱菜造型》《魯菜》《烹飪藝術(shù)菜譜》《菜肴美飾畫譜》《中國烹飪大師李培雨烹飪藝術(shù)》《中國烹飪大師李培雨作品精粹》等7部專著,讓更多的人感受到烹飪藝術(shù)的魅力。
2004年,李培雨創(chuàng)立的山東培雨廚師學校成為了轄區(qū)下崗職工免費培訓基地,眾多下崗失業(yè)人員在該校免費學習后,又重新找到了工作。
如今的李培雨,仍然為了魯菜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在忙碌著,他希望能夠用畢生的精力來推動魯菜的發(fā)展,轉(zhuǎn)變?nèi)藗儗τ趶N師的觀念。在李培雨的小小博物館里面有個角落堆著很多書,其中很多書的裝訂和紙張已經(jīng)變得古舊。“沒有人魯菜的資料比我這里全的,我從70年代就開始有意識地搜集資料了。”
忙里偷閑的時候,他喜歡在自己的小小博物館里揮毫潑墨一番?!皩懽肿鳟?,每次總會有瑕疵和遺憾,但只要抱著欣賞的態(tài)度,就會感到快樂和滿足。也許是我以前雕刻的底子,現(xiàn)在學起畫畫來才這樣得心應(yīng)手。能夠進這一行是我一輩子最珍惜最開心的事情?!?/p>
李培雨畫作 喜鵲登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