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利群 宋莎莎 沈翠玲
(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蘇州醫(yī)院,江蘇 蘇州215001)
疼痛作為一種病癥,正得到醫(yī)護人員和全社會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重視,世界疼痛大會將疼痛確認為繼呼吸、脈搏、體溫和血壓之后的“人類第5大生命體征”[1]。護理的中心目標是促進病人的舒適,護士對疼痛的認知與態(tài)度直接影響到對患者疼痛的觀察、處理、護理質量和患者滿意度。本研究旨在了解蘇州市某三級綜合醫(yī)院護士對疼痛知識的掌握情況及對疼痛處理的態(tài)度,為護理教育和提高護理質量提供依據(jù),促進對疼痛的管理。
1.1 調查對象 內科(9個專業(yè)科室)、外科(6個專業(yè)科室)、婦產科、兒科、ICU、急診室的注冊護士,不包括實習生。
1.2 調查方法 先對各科23名護士長說明調查方法和要求,同時現(xiàn)場發(fā)放問卷進行預調查,再由護士長對本科室護士進行調查,共發(fā)放調查問卷337份,回收有效問卷327份,有效回收率97%。
1.3 調查工具 采用童鶯歌翻譯修訂的由Betty Ferrell和Margo McCaffery設計的護士疼痛知識和態(tài)度KASRP(2008)中文版問卷[2]及由臺灣專家設計修訂的調查問卷相結合,問卷經測定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問卷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調查對象的基本資料,包括年齡、科室、工作年限、文化程度、職稱、接受疼痛知識培訓情況等;第二部分為護理人員實施疼痛管理的知識與態(tài)度,包括疼痛評估、處理、用藥原則及案例分析等方面,分為是非題、選擇題和案例分析3種題型,由73條目組成。評分時參照標準答案,計算答對題數(shù)所占的比率,即答對率=[答對題數(shù)/總題數(shù)(73)]×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資料量化后輸入計算機,應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采用描述性統(tǒng)計、單因素方差分析、獨立樣本t檢驗等方法,P<0.05為差異有顯著意義。
2.1 不同組別護士對疼痛的認知狀況 327名護士中年齡20~25歲占43.7%,護齡2~5年占39.1%,大專及以上學歷占95.4%,主管護師以上職稱占30.3%,接受過疼痛繼續(xù)教育的占77.4%,應用疼痛評估工具的占62.9%。臨床護士的疼痛知識平均答對率為52.61%,腫瘤科室護士的平均答對率為62.11%,高于非腫瘤科室。不同年齡、護齡、學歷、職稱、接受繼續(xù)教育程度、是否應用疼痛評估工具以及腫瘤科與非腫瘤科護士的得分(答對率)差異均有極顯著意義(P<0.01)。
2.2 護士對疼痛知識的需求(表1)
表1 護士最想獲取的6項重要信息排序
表1顯示:護士最想獲取的重要信息主要包括疼痛評估、疼痛的藥物治療以及非藥物疼痛干預措施,說明護士缺乏疼痛教育,對疼痛管理實踐的基本知識點掌握不夠。絕大多數(shù)護士不清楚疼痛的藥物治療原則,并相信非藥物干預如熱敷、音樂和意向對輕、中度疼痛有明顯療效,但對重度疼痛的作用不大,事實上非藥物療法對所有疼痛都非常有用,并推薦在治療重度疼痛時和藥物療法聯(lián)合應用[3]。
3.1 護士對疼痛管理的知識和態(tài)度有待提高 國外采用KASRP問卷進行疼痛管理知識和態(tài)度的調查研究很多,調查結果也參差不齊,如美國、英國、意大利等答對率分別是63.58%、73.8%和62.7%[4]。KASRP問卷作者 McCaffey[5]指出,80%的正確回答率是及格分數(shù)線,如果護士KASRP問卷的正確回答率低于80%,表明其對護理疼痛患者的能力缺乏。本組資料顯示,護士對KASRP的平均答對率僅為52.61%,只有一人達到75.34%,提示整個調查群體的疼痛管理知識和態(tài)度亟待提高和改善。本調查中雖有77.4%的護士接受過疼痛繼續(xù)教育,但整體答對率并不高,可能與知識的持續(xù)強化和更新不足有關。因此,疼痛管理的普及和持續(xù)知識更新需要加強。
與普通科室相比,腫瘤科護士對癌痛基本知識掌握程度較好,大多數(shù)護士都知道應用疼痛評估工具進行疼痛評估,知道根據(jù)患者的感受來確定疼痛等級,更重要的是她們相信癌痛經過治療可得到滿意控制,認為鎮(zhèn)痛藥的成癮率并非是阻礙疼痛治療的主要障礙。這可能與其專科護理的要求以及創(chuàng)建疼痛規(guī)范治療病區(qū)有關。同時,相當一部分腫瘤科的護士對于一些具體問題的掌握程度并不如意,主要反映在不了解口服給藥、按時給藥的原則,對常用藥物的副作用掌握不全等,因此,對專門從事腫瘤護理的??谱o士,仍需系統(tǒng)、規(guī)范地進行癌癥疼痛治療知識的繼續(xù)教育。
3.2 護士對疼痛管理知識與態(tài)度存在的問題 從疼痛知識測試答錯率較高的前幾項中得知,絕大多數(shù)護士對患者主訴的疼痛評估標準認識不足,雖然認為病人是最能正確判斷疼痛強度的人,但在臨床工作中,卻對病人疼痛強度的主訴認為他們會過度報告其疼痛程度,所以對病人在止痛藥物的使用上有所顧忌;有96.33%的護士錯誤處置無痛苦表情的患者嗎啡“必要時”醫(yī)囑,77.37%的護士錯誤處置痛苦表情患者的嗎啡“必要時”醫(yī)囑,這反映了在臨床工作中,當有“必要時”醫(yī)囑的患者主訴疼痛難忍時,絕大多數(shù)護士都選擇讓患者盡量忍耐,而不是在初始劑量的阿片類藥物無效時,正確地增加阿片類藥物的劑量(25%~50%),提示護士對疼痛評估和應用鎮(zhèn)痛藥物的能力薄弱。
3.3 影響護士對疼痛管理知識和態(tài)度的因素 國外相關研究已經證實[6],疼痛教育項目對提高醫(yī)務人員的知識、改變臨床疼痛管理實踐是有效的,護士接受疼痛知識繼續(xù)教育狀況是影響問卷答對率的關鍵之一;調查對象受教育程度是影響答對率的另一關鍵變量,高學歷護士可能具有較高的學習新知識的能力,能通過閱讀國內外專業(yè)書籍和期刊獲取及更新疼痛知識,更有可能取得較好的成績。本文資料顯示,問卷答對率與護士年齡、護齡、學歷、職稱、接受繼續(xù)教育程度等變量之間的差異均有顯著意義,提示護士的素質對提高知識水平有很大的作用,而系統(tǒng)、深入地開展疼痛知識繼續(xù)教育,是提高護士疼痛知識水平及完善疼痛管理態(tài)度的主要手段。
3.4 完善護士疼痛相關知識的繼續(xù)教育及培訓制度 護士只有以科學的態(tài)度,從正規(guī)的途徑才能建立起對疼痛治療完整、正確地認識。因此,要求醫(yī)院和科室制定繼續(xù)教育及培訓制度,對護士加強相關培訓,將疼痛評估作為護理常規(guī)。另外,建議醫(yī)生與護士同步進行疼痛知識與相關理念的培訓,可能對疼痛管理質量的提升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7]。
[1]McCaffery M.Pasero CL.Pain ratings:the fifth vital sign[J].Am JNurs,1997,97(2):15-16.
[2]童鶯歌,葉志弘.《疼痛管理知識和態(tài)度的調查》問卷的漢化及應用測試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4):66-68.
[3]趙繼軍,邱彩鳳,周玲君.上海市醫(yī)護人員癌痛管理態(tài)度和行為的調查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07,22(2):206-208.
[4]Matthews E,Malcolm C.Nurses'knowledge'and attitudes in pain management practice[J].British Journal of Nursing,2007,16(3):174-179.
[5]McCaffery M,Robinson ES.Your patient is in pain,here’s how your respond[J].Nursing,2002,32(10):36-47.
[6]Zhang CH,Hsu L,Zou BR,et al.Effects of a pain education program on nurses pain knowledge,attitudes and pain assessment practices in China[J].Jou'mal of Pain and,Svmptom Management,2008,36(6):616.
[7]熊根玉,孫小平,張達穎.疼痛規(guī)范化管理的臨床應用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08,23(9):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