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教師,要千方百計地去研究教學方法,盡最大的努力去激發(fā)誘導學生的學習樂趣,創(chuàng)設和諧愉悅的學習氛圍。那么,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更好地運用趣味教學手段,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呢?
一、營造愉悅的學習氛圍
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說:“成功的教學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賴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寬松的課堂氣氛?!泵總€學生的學習都是在環(huán)境相互作用中進行的,由此看來,學習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是非常重要的,它能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心情,決定著能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樂趣、是否發(fā)揮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能力、是否提高教學效率的問題。因此,作為教育者一定要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加工和設置優(yōu)良的教學環(huán)境,使學生心情愉快,激情四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正是通過對環(huán)境的利用與創(chuàng)設來引導并促進孩子的主體性等多方面得以發(fā)展。更要引導學生進行創(chuàng)設互動的學習環(huán)境,力圖讓學生通過材料的豐富性、多樣性和不同的層次性來促使學生去參與學習。我們可以采取很多的教學手段和方式進行營造愉悅的教學環(huán)境。比如,我們可以聲情并茂地朗讀,激發(fā)學生學習情懷、感染學生學習的激情;可以利用導語的藝術性進行情趣的激發(fā);可以運用故事、歌曲、名言、對聯、猜謎語、做游戲、設懸念、巧用成語等方法導入新課。我在教學《陳情表》一課是這樣說的:“讀諸葛孔明《出師表》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忠;讀李令伯《陳情表》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孝;讀韓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友?!薄澳敲?,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歷史上著名的‘至情至性第一文”——《陳情表》吧。學完了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詩詞后,可以讓學生去仿照其格式進行填詞;還可以進行其他詩詞的編寫,也可以通過賽詩會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學完了曹禺的《雷雨》,不能簡單地停留在分析劇本上,應該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學習,讓學生去編排這個話劇,學生就會積極主動地研究分析劇情、人物、主題思想等等,還可以通過“競賽”的形式營造學習環(huán)境。他們積極熱情的學習狀態(tài)所營造的氣氛是課文分析、鑒賞很難達到的效果。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是能夠激發(fā)學生的主動學習興趣的,也將學生帶入了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更能極大地發(fā)揮學生的學習潛能。
二、利用多媒體增加趣味教學
隨著科技信息時代的發(fā)展,計算機技術已經進入了課堂教學,它集圖像、文字、聲音于一體,具有全面刺激人體器官,并以其視覺性、聽覺性、形象性、立體性等特征展現在學生面前,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從多角度輕松、愉悅地接受所學習的知識內容,擴大了學生視野。所以,使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取得傳統(tǒng)教學方式無法比擬的效果。比如,我在執(zhí)教《滕王閣序》這一辭賦時,師生都會感到文章語言凝練雋永,但也不免存在難懂晦澀之語,所以深感文字的生疏難解,這對鑒賞它的美有了阻力。因此,我就把著名播音藝術家孫道臨配音朗讀的《滕王閣序》給學生播放,然后又用多媒體把滕王閣的壯麗美景播放給學生,這樣學生從視覺、聽覺上都能感受到滕王閣的美,更引起了學生對這首辭賦審美的興趣,獲得審美的愉悅,對文字的理解也自然而然地解決了。更主要的是學生對學習這樣的辭賦深感興趣,激發(fā)了孩子們的學習動機,真正把“要我學”變成了“我要學”。
三、提高語言的趣味性
高中生在數、理、化外幾科的擠壓下,很多學生的學習精力轉向了它們,學生自然有一種輕視語文學科的學習現象。這就要求語文教師要轉變教學方法,提高語文的趣味性,而教師的語言表達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語言的趣味性是語文教師語言藝術的展示,折射出語文教師的學識水平與人格魅力。作為一個語文教師,應該像一個演員一樣,要有話劇家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要有歌唱家的語言韻味,更要有相聲小品演員那樣的幽默詼諧。只有這樣“表演”形象生動,富于感染力,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才能把所教的知識和學生的興趣有機地結合起來,進而營造出一種趣味十足的課堂氛圍,才能夠抓住學生的心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加學生學習知識的輕松和快樂。
作者簡介:李曉梅(1961-),女,吉林省松原市北京師范大學寧江附屬中學教師,中學一級。研究方向,高中語文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