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注學生的身心發(fā)展
學生在成長過程中身心發(fā)展離不開人們的幫助,特別是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具有階段性和差異性,針對不同階段采取不同方法。小學階段是學生行為習慣養(yǎng)成期,教師在學生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我的鄰居有一位上小學五年級的男孩,平時對父母的教育總不放在心上,但對老師說的話當成圣旨。初中階段,學生獨立意識正在形成,是人的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期,教師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高中階段,學生意識獨立,具有自己的觀點,教師要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針對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差異性,教師需要因材施教,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學生,以促進學生身心的和諧發(fā)展,進而達到教育的最終目的。
二、關注學生的知識發(fā)展
知識是一個人成長的靈魂,他會使人變得聰明。當今新知識、新技術不斷產(chǎn)生,在關注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同時,更要關注學生知識的學習和積累,以成為社會需要的人。2010年感動中國人物李靈老師,師范學院畢業(yè)后看到大量留守兒童輟學在家,便萌生了在家鄉(xiāng)辦學的念頭。她用家里20多萬元的積蓄辦起了周口淮陽許灣鄉(xiāng)希望小學。為了使學校的孩子能坐在寬敞的閱覽室里看書閱讀,她向父親要了200元錢趁著放暑假只身來到鄭州。她買了一輛破舊三輪車,烈日下騎著破三輪車穿街過巷收購各種舊書籍,她用汗水載回了孩子們的“精神食糧”。
三、教師以人格魅力感染學生
人格魅力,是指一個人在性格、氣質、能力、道德品質等方面具有的能吸引人的力量。教師的人格魅力來源于淵博的學識和教書育人的能力,善于處理跟學生之間的關系,創(chuàng)造融洽和諧的氛圍,使學生性格能受到各方面的良好影響。2012年度感動中國的最美女教師黑龍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學的張麗莉,是一個富于人格魅力的教師,她用生命詮釋著奉獻和責任。正因為如此,在危急關頭能夠挺身而出,即在客車失控撞向學生的危急時刻,張麗莉向前一撲,將車前的學生用力推到一邊,自己卻被撞倒在車輪下。她將生的希望留給學生,將死的危險留給自己,這種精神和對職業(yè)的奉獻值得人們愛戴和尊敬,當下的社會需要這樣的正能量。
四、教師以學識魅力促進學生成長
教師的學識魅力是指扎實的專業(yè)功底,豐厚的專業(yè)知識,優(yōu)良的教學素養(yǎng),高超的教學藝術,滿意的教學效果。如今的學生思維開闊,了解的信息較多,要真正成為學生的偶像,教師的知識就應該有大海般的廣闊。我國開創(chuàng)學校教育先河的大教育家孔子,正是以其人格魅力折服其弟子們。學識意味著才華,一個才華橫溢的教師是深受學生喜愛的。我們常說“學高為師”,學識豐富的教師不僅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欲,還能激勵學生積極進取,成為引領學生健康成長的一面旗幟。國家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中指出,教師要關愛學生,嚴謹篤學,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教育感染學生,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五、教師的嚴格要求和信任促使學生成長
中國有句老話,嚴師出高徒。我們都知道紀昌學射箭的故事。可是在新時代,體現(xiàn)的是以人為本,教師對學生的嚴格要求賦予了新的含義,那就是對學生滿懷信任和期望,關注學生、激勵學生、幫助學生,因材施教,其目的是發(fā)展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對犯錯的同學進行循序善誘的引導和賞識教育,對落后的學生,激起他們的上進心,采取合理的方式對待學生,學生就會對教師的信任做出積極回應,達到期待的目標。否則,學生就會放任自流、獨來獨往。我校招收來自于初中畢業(yè)的學生,可以說大部分沒有考上高中,從談話中明顯感覺到他們缺乏自信,他們自己說在初中厭學、成績不好,得不到教師關注。對這樣的學生如果嚴格要求他們認真學習很難做到,并且他們自己說如果能好好學習就上高中了。針對這種情況,必須樹立他們的信心。首先是關注和鼓勵,對他們取得的一點點成績及時給與表揚;其次是幫助,不厭其煩地給與指導,最后也會變得很出色。記得一位從偏遠山區(qū)來的學生,剛來學校不愿說話、膽怯,后來在老師的鼓勵和指導下,不僅以優(yōu)異成績畢業(yè),現(xiàn)在還是企業(yè)的主管領導。
作者簡介:崔喜艷,遼寧省大連市海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