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艷玲 譚 琳
(南京大學 體育部,江蘇 南京210093)
青奧會是國際奧委會專門為14到18歲青少年設計的綜合性運動會。北京時間2010年2月11日,國際奧委會第122次會議,南京獲得2014年第二屆夏季青奧會舉辦權[1]。青奧會在青少年中倡導的口號是:“我參與,我快樂”、“我運動,我健康”、“我分享,我成長”。2014年南京青奧會為世界青少年健康成長提拱了一個很好的平臺。這個平臺將會吸引更多年輕人積極參與體育競賽和文化教育活動,使所有青奧會參與者都會歡聚在奧林匹克價值觀(卓越、友誼、尊重)的旗幟之下,感受世界各地的豐富多彩的文化,研習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南京青奧會周期里,以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做人、學會共處四個支柱為目標開展的一種促進青少年理解奧林匹克運動,進而熱愛體育運動,體驗快樂,分享世界各民族文化,形成卓越、友誼、尊重的人格品質(zhì)。
家庭體育是社會和體育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chǎn)物,它是指一人或多人在家庭生活中安排的或自愿以家庭名義參與的,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以獲得運動知識技能、滿足興趣愛好、豐富家庭生活、達到休閑娛樂、實現(xiàn)強身健體和促進家庭穩(wěn)定為主要目的教育過程和文化活動[2]。
目前社會上,日常生活中開展體育鍛煉的家庭寥寥無幾,有些家長甚至反對孩子參加正常的體育活動。影響學生參與鍛煉的因素,除了學校教育管理與理念、高考的激烈競爭上的偏頗之外,分析影響青少年參與體育鍛煉的主要原因是學生家長對體育鍛煉的認識和重視程度還不夠。
許多家長為了提高自己孩子的學習成績,帶孩子參加各種類型的輔導、培訓班,為孩子購買復習資料,總會想盡各種各樣的辦法,為孩子營造最好的學習條件與保障。趨于這種提高學習成績目的,好多家長往往對孩子的課余時間進行強制性的要求,忽視了身體健康在青少年發(fā)展與成長中的重要性,對孩子學習成績的關注遠遠高于對身體健康的重視。雖然《學校衛(wèi)生工作條例》(1990年6月4日)明確規(guī)定:學生每日的學習時間,小學中學大學分別不能超過6h,8h,和10h,學?;蛘呓處煵荒芤匀魏卫碛珊头绞?,增加授課時間和作業(yè)量,不能使學生的學習負擔增加。但是從目前社會上的實際調(diào)查情況來看,周末兩天學生補課是家常便飯,“當代中國少年兒童發(fā)展狀況”調(diào)查顯示,我國中小學生中超過半數(shù)的孩子睡眠嚴重不足,學習時間也超過規(guī)定時間。家長為了讓孩子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領先,迫使孩子用自己的健康為代價來換取學習成績的提高?,F(xiàn)在的學生上學和放學都乘坐各類交通工具或者車接車送,走路的時間都不多,更別說其他的體育鍛煉。僅靠學校的體育課來鍛煉身體,是遠遠不夠的,青少年每天的時間被迫都耗在文化課上,家庭體育如果跟不上,不注重平時的鍛煉,青少年的身體狀況會令人擔憂。
青奧會是奧林匹克運動的一種推廣形式,它以一種較新的形式激發(fā)關于奧林匹克精神的教育。青奧會重視與運動有關的教育,把競技成績看得較淡。青奧會的目的之一就是用教育的手段,讓更多的青少年參與奧運會,感受奧林匹克精神,領悟奧林匹克內(nèi)涵。
當代的青少年大部分時間坐在電視機前,或者坐在電腦前,很少自覺參與體育鍛煉,青奧會通過各種活動能讓他們感受到體育運動的樂趣,從而使他們在日常生活中能抽出較多時間參與體育運動;使更多的青少年能積極的,自愿的參加體育鍛煉。
青少年從對青奧會的關注和參與中,從奧林匹克運動中可收獲健康的生活方式,擺脫不良的生活習慣,同時可使這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影響到家庭、學校和社會上有聯(lián)系的人。借青奧機遇,青少年深刻理解奧林匹克精神,改變成自己的生活方式、運動方式,促使自己努力學習、積極鍛煉身體、奮發(fā)向上,把自己鍛煉成有著強健體魄、堅韌意志、豐富知識、努力進取的人。
奧林匹克憲章明確提出“建立一種新的增強體質(zhì)、提升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均衡發(fā)展的生活哲學,創(chuàng)造一種以運動為樂的并以尊重基本公德原則為基礎的生活方式?!币虼?,在青奧會舉行期間,關注青奧會的全世界各界人士都會參與其中,享受青奧的快樂。
家庭體育教育的目的同青奧一樣是讓青少年享受體育運動的樂趣,減少壓力,摒棄不良的生活習慣,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青奧會雖然是專為全世界青少年舉辦的奧運會,但是作為舉辦國,舉辦城市,青奧會則是全社會共同關注的話題。青奧會舉辦城市的青少年是受益最多的,他們會更直接地感受到青奧會的氛圍,更多地介入青奧會的系列活動,為此青少年參與體育運動的激情將更為強烈,青少年是每個家庭的重心,青少年樂于參加的活動,家長都會或多或少的去了解、去參與。青少年的運動熱情也將帶動其家庭成員參與運動的熱情,這樣將進一步促使廣大市民關心青奧會、參與青奧會,從而達到進一步增強廣大市民的體育意識和體育行為,響應全民健身運動的號召,積極參與身體鍛煉。
奧林匹克文化教育活動可使青少年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重視健康、珍愛生命、體會責任、懂得感恩、關心他人、關注社會,推廣公平競爭,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為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作出貢獻。
《大趨勢》中作者所提及到的“高競爭帶來高情感的需求”,使家庭中親子關系受到重視,家庭感情功能在現(xiàn)代社會更加突顯,家庭成員希望能有更多的時間在一起,而家庭體育活動正是應這種需要而發(fā)生發(fā)展的。
現(xiàn)代社會經(jīng)濟的膨脹,競爭的加劇,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給每個人造成較大的心理壓力,相互間的信任度下降、安全感逐漸缺失,人們紛紛轉(zhuǎn)向家庭尋找感情的慰藉。當今社會,家庭成員共同參加體育活動的時間很少,家庭成員之間溝通的時間也是有限的,較多時間都在單位、或是和朋友在一起,有的父母和青少年每天相聚的時間,談心的時間則是更少。但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每個人都需要的最溫暖的地方,家庭成員的健康也是家人最擔心的。家庭體育運動為家庭成員之間的了解與溝通提供了時間和方式,更便于家長去了解獨生子女的身體狀況和心理狀況。
青奧是青少年的奧運會,是一種國際性的比賽,比賽要求同樣是更快,更高,更強。只有平時加強鍛煉,才能在比賽中取得好的名次。借著青奧的東風,在家庭體育活動中,家長既要督促子女參加各種青奧活動,創(chuàng)造機會帶孩子參加運動,用身體去感知外界。重視子女身體素質(zhì)提高的同時,也要注重綜合素質(zhì)的發(fā)展。如果家長重視體育運動,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孩子的體育運動意識。不僅可使孩子能體味競技的樂趣,又可根據(jù)其潛力有目的地選拔提高,便于運動員綜合素質(zhì)的提升。能更好的為青奧會和奧運會準備新生力量。
盧元鎮(zhèn)在《體育社會學》一書中認為家庭體育是學校體育的擴展和延伸,又是競技體育人才的支撐點和發(fā)源地。家庭體育對競技體育的影響很大。一個人的體育意識將直接影響其一生的體育行為[3]。
青少年生活經(jīng)驗較少,社會經(jīng)驗不足,缺乏一定的認知能力,思想也比較單純。對體育的理解、認識和態(tài)度也有一些偏差。家庭成員的體育意識、對待體育的態(tài)度看法等,都能影響青少年體育意識的形成。家庭體育教育氛圍會對孩子的體育觀念和興趣動機產(chǎn)生深刻影響,如果體育意識正確,就能增加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4]。
家長體育意識和體育價值觀的增強,青少年體育的需要傾向就會變得更加強烈。家長要言行一致,首先自己要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第二,家長必須不斷學習新的體育知識,以適應不斷變化的運動條件,適應現(xiàn)代社會。第三,父母要向孩子學習,調(diào)整自己落后的體育觀念、鍛煉方法。這樣家長言傳身教,不僅提高了家長的體育素質(zhì),還給孩子樹立了終身鍛煉的榜樣。
現(xiàn)代社會過分注重孩子的智育,但是對其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教育沒有給予應有的重視,這樣則會對孩子的成長與發(fā)展產(chǎn)生極大的消極的影響,孩子綜合素質(zhì)方面的發(fā)展就會不均衡,將來很難適應社會的發(fā)展。
家長要深刻意識到健康的身體是知識和能力的載體,體育鍛煉不僅能夠提高孩子的身體健康,還能夠促進孩子的心理健康,提高孩子的社會適應能力。在激烈競爭的現(xiàn)代社會中,如若沒有健康的身體,就很容易被淘汰。家長還更應該明白一個道理,單靠學校體育,不能全面實現(xiàn)體育對孩子健康成長與發(fā)展的促進作用,家庭體育可作為學校體育的重要補充與延續(xù),對于影響孩子身體素質(zhì)的提高和心理健康的狀況都具有積極的作用。家庭體育與學校體育相比具有許多優(yōu)勢:體育鍛煉的場所、場地器材不受限制,體育鍛煉時間安排的自主性、體育鍛煉內(nèi)容的多樣性、體育鍛煉效果的全面性等等,家長應當充分利用家庭體育,積極引導和帶領孩子參與體育鍛煉,來提高孩子的體質(zhì)健康水平,促進孩子的全面發(fā)展。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雙親的體育信念一旦被孩子們領會,就能內(nèi)化為子女的體育信念,進而影響子女參與體育活動的意向和運動中的動機[5]。
相信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身體健康、精力充沛,有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然而孩子的心態(tài)和家長的生活態(tài)度是密切相關的。如果家長經(jīng)常在家看電視,上網(wǎng),不思進取,不去參與各種社會活動,不去跑步鍛煉身體,不注意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那么孩子也不會主動的去參加體育鍛煉,注重身體健康和心理的健康。所以要求家長們的生活態(tài)度要積極向上。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識的注意自身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注意適時的運動,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這樣,青少年才會去積極的鍛煉身體,成為身心健康的人;才會豁達,開朗,養(yǎng)成良好的品格;才會在順境中心態(tài)平和,在逆境中奮發(fā)向上,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青奧的口號是我參與,我快樂?,F(xiàn)今的體育活動不僅僅是提高身體素質(zhì),增進身體健康。參與家庭體育鍛煉除了增強身體健康外,還能讓全家放松工作、學習帶來的壓力,玩得開心,增進家庭和諧幸福的一種休閑的運動方式。家庭體育的娛樂、休閑、社交功能更加突出,因此家庭應多組織一些家庭成員都感興趣的一些小型的,容易開展的運動項目:如乒乓球、羽毛球等;還有一些親近大自然的項目:如爬山、旅游、釣魚等;或者散步、慢跑、流行的社會舞蹈等等。運動中的每個家庭成員如果能不斷地認識到體育運動對健康身心的功效,體驗到體育運動給自身帶來的快樂,那么自然就會產(chǎn)生或樹立良好的體育觀。
2014年,南京舉行第二屆青奧會,各級政府、有關部門要利用這次絕好的機會來推廣青少年體育,大力宣傳體育運動的功能,廣泛傳播體育健身理念,喚起社會、家庭對青少年健康的高度關注,使“健康第一”的理念深入人心。促使人們積極投入到全民健身的熱潮中,為督促青少年參加體育活動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家庭環(huán)境。
[1]史國生,五環(huán)輝映下的金陵[M].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5.
[2]王洪兵,田雨普.家庭體育對城市居民幸福感的影響分析[J].體育文化導刊,2011(10).
[3]盧元鎮(zhèn).體育社會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殷丹,江月蘭,張建雄.家庭體育教育氛圍對中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積極性的影響[J].大觀周刊,2011(5):2.
[5]李建英,李金龍,金凱,等.學生家長反對子女參加校隊訓練的研究[J].體育科學,2002,22(2):l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