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開琴,代玉萍,盧 敏,何仕蓉
(長江大學臨床醫(yī)學院 荊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消化內分泌科,湖北荊州434000)
靜脈輸液穿刺是臨床上最常用的治療及搶救患者生命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靜脈穿刺時,經(jīng)常遇到各種原因增加護理人員穿刺成功的難度而給患者帶來穿刺疼痛感和恐懼心理,從而也增加了護患之間的矛盾。筆者于2012年10月至12月對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采用改良后的手背靜脈輸液穿刺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F(xiàn)介紹如下。
2012年10月至12月采用隨機抽樣法選擇我科住院患者200例為研究對象。患者第一診斷均為2型糖尿病,神志清楚,能自理;年齡45~70歲,男120例,女80例。鑒于穿刺疼痛有個體差異會影響疼痛反應,為了減少誤差,對200例患者分別采取常規(guī)法和改良后的2種方法進行穿刺比較。
1.2.1 護理人員培訓 由科護士長和帶教組長制定手背靜脈穿刺流程圖,帶教老師集中授課培訓和考核,新護士進入科室采用集中配訓與個別輔導相結合,科護士長隨機抽考新護士,現(xiàn)場糾偏以幫助提高掌握技巧方法。
1.2.2 靜脈穿刺操作方法 將選擇的血管用雙指 (食指、中指)輕輕按摩增加皮溫至血管充盈恢復一定的彈性,常規(guī)消毒,選擇大小適宜的醫(yī)用自制手腕棉墊,放在手背靜脈穿刺點上方10cm處環(huán)繞患者皮膚做護墊系上止血帶,以減輕系止血帶時給皮膚帶來的不舒適和疼痛感,穿刺角度呈45°,穿刺成功后松止血帶的角度與穿刺面成直角,松止血帶時操作者在止血帶打結處輕輕的用無名指抵住患者皮膚,大拇指輕抬止血帶形成相互作用力可以減少局部皮膚過度用力牽拉,操作者按常規(guī)靜脈穿刺術的流程做好相應注意事項及疾病相關知識宣教。
1.2.3 問卷調查 對200例患者采用實名記錄兩種手背靜脈輸液穿刺操作方法的滿意率和穿刺成功率的問卷調查,本研究發(fā)放患者滿意率和穿刺成功率調查問卷共200份,收回有效調查問卷200份。
數(shù)據(jù)用Spss13.0軟件作統(tǒng)計學分析,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200例手背靜脈輸液穿刺患者實施改良前后的操作方法穿刺成功率比較見表1。
表1 兩種方法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比較
對200例住院患者手背靜脈輸液穿刺患者調查表明,常規(guī)法的患者滿意率為77.0%(154/200);實施改良后的操作方法,患者的滿意率為88.0%(176/200)。
患者住院后會經(jīng)歷很多醫(yī)療護理疼痛性操作,并且很多操作沒有采取止痛措施。無論是動物還是人類,早期的不良反應刺激會引起遠期疼痛行為的改變[1-2],對疼痛敏感引起社交技能受損及自我破壞行為模式[3]。由于護理人員缺乏對疼痛的認識而給患者帶來了很多的生理、心理不良反應,護理人員要貫徹優(yōu)質護理服務人文關懷等理念,采取有效的、科學的護理方法減輕患者的操作性疼痛,提高患者舒適度和滿意率。
內分泌科住院患者以患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居多,皮膚皺褶彈性差,血管脆性大不充盈,傳統(tǒng)的常規(guī)手背靜脈穿刺方法有如下問題:①操作者在選擇血管時系上止血帶會直接用力的拍打,常引起患者穿刺部位局部皮膚明顯的疼痛感甚至喊叫疼痛,讓患者產生心理暗示對穿刺的恐懼感和畏懼感。②松止血帶時用力回拉很容易造成患者皮膚過度牽拉破壞血管,而使藥業(yè)滲漏、疼痛,形成皮下血腫和腫塊常導致穿刺失敗。③在系止血帶時直接接觸患者的皮膚,沒有醫(yī)用手腕棉墊做護墊,給患者帶來明顯的不舒適和疼痛感。
改良后的方法減輕手背靜脈輸液穿刺疼痛的效果。選擇的血管用雙指 (食指、中指)輕輕按摩增加皮溫至血管充盈恢復一定的彈性,不僅減輕了用力拍打血管引起的局部皮膚疼痛感,降低患者心理生理的應急反應,減輕穿刺疼痛的畏懼恐懼心理,真正體現(xiàn)人文關懷和人性化的服務,選擇大小適宜的醫(yī)用棉墊環(huán)繞患者皮膚做皮膚護墊后再系止血帶,可以明顯增加患者的舒適感,促進患者主動積極地與操作者配合,使護患之間在心理、情感、心理感受并把個人情感與專業(yè)職業(yè)道德相結合,融洽了護患關系,穿刺成功后松止血帶的角度與穿刺面成直角,松止血帶時操作者在止血帶打結處輕輕的用無名指抵住患者皮膚,大拇指輕抬止血帶形成相互作用力可以減少局部皮膚過度用力牽拉導致血管的破壞,從而提高穿刺成功率,也能使患者的心理得到極大的安慰和滿足,患者感覺被重視,內心的情感得到了升華,營造了護患幸福和諧的氛圍,即便是操作不成功,患者也會諒解護理人員,患者還會善意的用幽默風趣的語言解除操作者穿刺的緊張情緒,增強了操作者的自信心和穿刺成功的成就感,從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穿刺的成功率,使護患滿意率都得到了提高。本研究結果表明患者的疼痛刺激感明顯降低,舒適度增加,相對于常規(guī)操作法更人性化,更規(guī)范化,更流程化,更方便執(zhí)行[4],此方法值得臨床推廣。
[1]HohmeisterJ,Demirakca S,Zohsel K,et al.Responses to pain in school-aged childern with experience in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congnitive aspects and maternal influences[J].Eur J Pain,2009,13(1):94-101.
[2]Sternberg WF,Scorr L,Smith DL,et al.Long-term effects of neonatal surgery on adulthood pain behavior[J].Pain,2005,113(3):347-353.
[3]Anand KJS,Scalzo FM.Can adverse neonatal experiences alter brain development and subsequent behavior[J].Boil Neonate,2000,77(2):69-82.
[4]姚文艷,Petrini M,鄧文琳,等.不同葡萄糖喂服方式對減輕新生兒足跟采血所致疼痛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7):637-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