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緒華
以山東省正在使用的高中歷史教材“人教版”和“岳麓版”為例,比較分析了兩種教材的不同特點。兩種教材都在課程標準的指導下編寫,在結構體系上各具特色,其主要原因是他們具有不同的編寫團隊。在教學實踐中,無論選定哪種教材,教師都應該發(fā)揮“多本”優(yōu)勢,借鑒其他教材的長處,達到更好的備課和教學效果。
伴隨新課程改革在全國各地的逐步開展,高中歷史教材的編寫和使用也逐步走向多元化,由全國一個版本、一種教材發(fā)展成為多個版本、多種教材。這些教材都在歷史新課程標準指導下編寫,具有各自的特點和特色,符合不同的教學要求,適用于不同的教學方法,可以應對不同的教學環(huán)境。對不同版本的教材在內容、結構、使用上進行分析和比較,可以更深刻領會不同版本的教材對歷史新課程標準的解讀,在實踐中指導教學并促進教師的成長,進一步推進高中歷史課程的改革。本文以山東省普遍使用的“人教版”和“岳麓版”兩種教材為例,比較分析兩種教材各自的不同特點。
“人教版”和“岳麓版”兩個版本的教材都在歷史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編寫,符合“新課標”對中國高中生的教育和教學要求,并促進教師的能力提高。從教材結構體系上看,兩種版本的教材又各具鮮明特色。人教版教科書全書由前言、目錄、正文、附錄、后記等五部分組成;岳麓版教科書由導讀、目錄、正文、附錄等四部分組成。兩者的附錄部分“中外大事年表”都按時間順序排列,但是岳麓版以思想文化和科技發(fā)展為主要內容,中外分列,并附政治、經濟兩條平行發(fā)展的線索,使政治、經濟、文化之間以及中外之間產生橫向互動。這種編排上的大膽創(chuàng)新,是和人教版教材的最大區(qū)別。
此外,在單元結構和課文安排方面,兩者也各自具有特色,見表1[1]。
兩種教材都以單元為主安排課程,人教版教材分為8個單元,岳麓版分6個單元,每個單元都有提綱挈領的單元導語。不同的是人教版每單元講一個主題,而岳麓版?zhèn)€別單元講兩個主題,并且在內容上更注重文學藝術史的講解。在課文安排方面,人教版教材分為引言、正文、課后小結和課后練習等四部分,岳麓版教材分導讀、正文、課后練習三部分,其中正文部分講述主要教學內容。人教版在正文的結尾設置了“本課要旨”,對本課內容進行了系統(tǒng)的概括總結,讓學生在學習完本節(jié)內容之后有一整體印象,以便加以鞏固,這是傳統(tǒng)型教材的特色之一。而岳麓版的正文特色在于,采用不同的字體拓展學生的學習視野,增加了小號楷體字的閱讀部分,起到了輔助正文教學,幫助學生理解正文知識的作用。此外岳麓版另增設“活動建議”部分,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課外活動方案,以此用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擴充學生知識面,拓寬學生的視野。
在授課內容的選取與整合上,人教版和岳麓版均依據(jù)課程標準,但是卻不完全拘泥于課程標準的規(guī)定,將中外歷史合編,避免了與初中歷史基礎知識的簡單重復。特別是岳麓版教科書,做了大膽的整合,更有利于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激發(fā)學生對中外歷史的學習興趣和整體理解。
兩種教材有不同的特色,與其各自的編寫隊伍有一定關系。人教版的作者隊伍則主要是由教材編寫專家和大學教授兩部分組成。在中國的出版社中,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寫中小學教科書時間最長,也最富有編輯出版經驗,一直是中小學教科書編寫的主要力量。所以,由于其多年的編寫經驗和教學實踐,人教版教材總體來說編寫水平較高,尤其對重點、難點的處理方面,可以較好地與中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程度相結合。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對于人教版教材,接受起來比較容易。
與人教版教材相比,岳麓版教材進行了大膽的補充和擴展,而且在內容選擇上也“最大限度地采納了目前學術界已產生共識的成果”[2]。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岳麓版的主編曹大為、趙世瑜都是知名教授,整個編寫團隊以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的教授為主。他們在歷史科研一線工作多年,了解歷史研究動態(tài),在教材中積極吸收了史學研究新成果。無論是內容的選擇、文字的表述,還是總體思路和結構的處理,都有歷史學者的印記體現(xiàn)。這樣的教材,能更多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開闊視野,同時,對教師的要求也相應提高,有利于促進教師的成長。
表1 人教版與岳麓版高中歷史教科書主要構成比較
不管歷史教師采用何種版本的教科書,他們都應該在授課時靈活利用,以便于充分發(fā)揮教科書的“學本”功能,這就要求教師們學會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
首先,無論使用哪種教材,都應認真研讀課程標準,樹立新的教育理念,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課程標準從整體上規(guī)定本學科的性質及其在學校課程體系中的地位、教學目標、教學任務、內容范圍以及選擇內容的主要依據(jù)、編排學科內容的順序等[3]。因此,任何教學都應以課程標準為基礎。其次,無論使用哪種教材,都應以學生為本,因材施教。教與學是互動的過程,其關鍵活動就是引導學生學會知識。在這個過程中,教材是載體,必須充分發(fā)揮載體的作用,達到“學會”和“學好”的目的,并激發(fā)出學生的“愛學”。再次,由于兩種教材各具優(yōu)缺點,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對照、比較兩種版本的教科書,真實做到取長補短,以充分利用“多本”的優(yōu)勢講授知識。靈活使用,使教學既有傳統(tǒng)性又有創(chuàng)新性,既讓學生牢固掌握知識又給學生拓展興趣的空間。
具體到兩種教材,人教版教材體系完整,內容翔實,歷史老師需要善于通過教材這個載體進行教師、學生與教科書的互動,充分發(fā)揮輔助部分的作用,如影像、歷史縱橫、資料回放等板塊,可以增強學生產生濃厚的史學興趣。同時,教師應該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鼓勵那些有較深歷史興趣并且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充分利用歷史學習網站擴大自己的視野,加深對歷史學的認識,在此基礎上,教師需要積極開發(fā)和利用本地的歷史資源引導學生在學習書本知識的同時,通過實踐活動了解本地區(qū)的歷史發(fā)展進程,為更好地使用和解讀新教材提供本土資源保障。
當教師使用岳麓版教材時,需要注意岳麓版整合力度大的特點,在備課的時候注意各方面知識的對接,掌握好重點和難點,以此引導學生產生整體的歷史觀。由于岳麓版教科書助學系統(tǒng)更具時代特色,因此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和探索意識,在此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當前新課程背景下,歷史教科書呈現(xiàn)“一標多本”的局面,無論采用何種版本,教師均應根據(jù)課本特點靈活處理教材,使用教材,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綜合上述,本文對山東省正在使用的高中歷史教材“人教版”和“岳麓版”進行了分析和比較。兩種教材都在課程標準的指導下編寫,由于編寫團隊的不同而呈現(xiàn)出不同的特色。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以學生為本,備課中充分發(fā)揮“多本”優(yōu)勢,靈活運用兩種教材,達到更好的備課和教學效果。
[1]李娟,鄭慧淑.人教版與岳麓版《高中歷史(必修三)》特點、優(yōu)缺點比較及使用建議[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4).
[2]聶幼犁.歷史課程與教學論[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劉軍.歷史教學的新視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