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雪潭 劉艷春 侯來廣 周瑞龍
(1 西南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四川 綿陽 621010)(2 廣州市紅日燃具有限公司 廣州 510435)
表面涂層技術在材料的保護和應用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金屬材料具有非常好的可加工性和熱傳導性,是工業(yè)和民用的一種重要的基礎材料。然而一般情況下其抗氧化和耐化學侵蝕的能力較弱,尤其是污垢對金屬材料的腐蝕相當嚴重,時間久了會對金屬造成致命破壞。一些工業(yè)化國家因污垢問題而帶來的經濟損失約占其國民生產總值的0.25%[1~2]。而在這其中,水垢帶來的經濟損失占了其中相當大的一部分。家用熱水器特別是電熱水器在高鈣的自來水地區(qū)往往容易因加熱管結垢而導致壽命縮短。為了延長熱水器的使用壽命,人們采用了多種措施來進行預防。
預防辦法主要有物理方法和化學方法[3]。其中前者可分為機械防垢、永磁場防垢以及電子防垢[1];后者則通過添加除垢劑和離子交換的方法對硬水進行軟化處理,從而降低水中成垢離子的含量,減少水垢的形成。通過在金屬表面制備低表面能或者高穩(wěn)定性的無機涂層也可以起到抑制水垢對金屬材料破壞的作用,而無機涂層技術是一種很成熟的工業(yè)化應用技術。在制備涂層方面,溶膠-凝膠法具有設備簡單,工藝易于控制,制品的純度和均勻度高等優(yōu)點[4~10]。在基板鍍膜方面也有很大發(fā)展,這其中包括:浸漬提拉法、旋轉涂覆、噴霧涂層噴涂法和流動涂膜法等[11]。本實驗根據經濟實用的原則,選擇廉價無機鹽Al(NO3)3·9H2O,而不是傳統的較為昂貴的金屬醇鹽作為前驅體,通過溶膠-凝膠工藝制備AlOOH溶膠,在不銹鋼表面制備氧化鋁薄膜,并對相關制備工藝進行了探討。
將 Al(NO3)3·9H2O(AR,成都市科龍化工試劑廠生產)溶于蒸餾水中配制成1mol/L的溶液,在85℃的恒溫水浴磁力攪拌器中高速攪拌,向溶液中緩慢滴加氨水至pH值為9.5左右為止。隨后密封,并在85℃繼續(xù)攪拌1h。用真空抽濾機抽濾出溶液中的AlOOH沉淀,并反復用蒸餾水對其清洗10次。將抽濾出的AlOOH用0.5mol/L的硝酸溶液在60℃進行膠溶,使pH值為3.5左右,保持密封并攪拌6h,后將其置于50℃的恒溫水浴鍋中老化12h,制得半透明的AlOOH溶膠[9~10]。
將不銹鋼片截成2cm左右的正方形。其中一組用砂紙進行粗化處理;另一組則保持原有狀態(tài)。把2組不銹鋼片放入裝有丙酮溶液的燒杯中,在超聲波清洗儀中清洗2min,后再用蒸餾水清洗一遍,用熱風進行干燥。用鑷子把準備好的不銹鋼片放入制備好的AlOOH溶膠中,浸泡2~5min,然后緩慢地將不銹鋼片從溶膠中移出,保持直立狀態(tài)在室溫下干燥24h,再放入60℃的烘箱中干燥10min。把準備好的不銹鋼膜片放到加熱爐中進行高溫熱處理,并控制不同的升溫速率和加熱溫度。溫度點分別控制為:500℃、600℃、800℃、900℃;升溫速率分別控制為:1℃/min、1.5℃/min、2℃/min、2.5℃/min、3℃/min、5℃/min。
實驗結果表明,當熱處理溫度為500℃時,升溫速率為5℃/min時,AlOOH凝膠均不能在不銹鋼片表面形成薄膜,全部從表面脫落。在升溫速率為3℃/min、2.5℃/min、2℃/min時,未粗糙化處理的不銹鋼片上的AlOOH凝膠不能夠形成薄膜,粗糙化處理后的不銹鋼片上的AlOOH凝膠能夠形成薄膜,但是很不牢固,容易脫落。而升溫速率為1.5℃/min、1℃/min時,AlOOH凝膠均能在2組不銹鋼片上通過熱處理形成薄膜,但未經處理的表面的成膜質量很差,不能夠形成完整的薄膜,并且很容易剝落。進行粗化處理后所形成的薄膜則能夠牢固地附著在不銹鋼片表面,用鑷子在不銹鋼片上面劃都不能使薄膜脫落。可見升溫速率和材料的表面狀況對成膜有著重要的影響。由于形成的氧化鋁薄膜和金屬基體的膨脹系數的差異,過快的升溫速率使產生的膨脹量不同導致應力產生,破壞表面膜層,最終得不到完整的膜層;而緩慢升溫有益于應力的釋放,從而能形成較好質量的膜層。
圖1 熱處理溫度為500℃的不銹鋼表面厚膜層SEM照片Fig.1 The SEM photos of thick film treated at 500℃
從圖1(a)可以清楚地看出薄膜的表層大部分已經剝落。圖1(b)為放大3000倍的SEM照片。從圖1(b)中可以看出,處理后的不銹鋼片表面凹凸不平,這為薄膜的粘結提供了良好條件。倘若不銹鋼表面是光滑的,薄膜是不易粘結上去,這與前面實驗的結果相吻合。盡管剝落嚴重,薄的薄膜與不銹鋼片的表面的粘結的牢固性還是很好的,薄膜緊緊地粘附在了不銹鋼表面。通常膜層越薄其彈性越好,同時提高膜層的彈性也有利于成膜。根據表面吸附理論可知,若一相能在另一相上潤濕,則增加表面粗糙度能夠提高表面接觸角,從而越有利于潤濕,提高結合強度,實驗中也發(fā)現經過粗糙化處理后能夠形成牢固的氧化鋁膜層。比較升溫速率為1℃/min和1.5℃/min熱處理條件下所形成薄膜,發(fā)現兩者的薄膜性能基本相同。綜合考慮,后面實驗均采用1.5℃/min的熱處理速率和表面粗糙化工藝。
分別在500℃、600℃、800℃、900℃條件下對涂膜的不銹鋼片進行熱處理,升溫速率為1.5℃/min。實驗結果表明,在前3個處理溫度下AlOOH凝膠都能夠形成牢固的膜層。而900℃熱處理條件下AlOOH凝膠則不能形成膜,而是完全從不銹鋼表面脫落,并且不銹鋼在這一溫度下被嚴重氧化,從原來表面的潔白光亮變成了黑色。說明過高的處理溫度不利于膜層的形成,容易超過不銹鋼的抗氧化溫度。圖2(a)~圖2(c)是熱處理溫度分別為500℃、600℃、800℃條件下所得到不銹鋼片表面膜層的掃描電子顯微鏡照片,其中圖2(a1)、2(b1)、2(c1)為低倍照片(×100),圖2(a2)、2(b2)、2(c2)為高倍照片(×3000)。
圖2 不同熱處理溫度的不銹鋼膜層SEM照片Fig.2 The SEM photos of films treat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
圖2中相對明亮的部分是沒有經過鍍膜的不銹鋼片的表面,而灰黑色的部分是經過鍍膜的不銹鋼表面。從圖2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出,經過鍍膜的不銹鋼表面明顯地有一層薄膜。低倍照片和高倍照片都表現出高度的致密性,沒有看到裂紋的存在,但是隨著溫度的提高,不銹鋼表面顏色變暗,說明已經有氧化反應發(fā)生,只是不明顯。這充分說明分別為500℃、600℃、800℃的熱處理溫度下,升溫速率在1.5℃/min時,AlOOH凝膠在不銹鋼片的表面可以形成一層致密性相當好的薄膜??紤]到膜層中晶體含量的提高對膜層的硬度和耐磨性有利和氧化問題,最終選擇600℃為合適的熱處理溫度。
圖3為500℃、600℃制備的氧化鋁薄膜的X衍射譜圖。
圖3 不同熱處理溫度的不銹鋼薄膜的X衍射譜圖Fig.3 The XRD patterns of films treat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
由圖3可以看出,薄膜的成分以非晶態(tài)為主,含有少量衍射峰,但寬化比較嚴重,經查閱相關圖譜,發(fā)現和JCPDS卡片50-0741的峰值吻合得很好。該卡片對應的是γ-氧化鋁,說明在形成的氧化鋁膜層中存在γ-氧化鋁晶相,由于處理溫度不高,所以膜層以非晶態(tài)氧化鋁和晶態(tài)氧化鋁的形式存在。
1)用Al(NO3)3·9H2O 為前驅體制備 AlOOH 溶膠,采用浸漬提拉法可以在不銹鋼表面制備AlOOH凝膠薄膜。
2)AlOOH凝膠薄膜形成良好氧化鋁薄膜的最佳條件是:溫度為600℃、升溫速率為1.5℃/min。溫度過高和升溫速率過快都不利于穩(wěn)定薄膜的形成。
3)所制得的氧化鋁薄膜由非晶態(tài)氧化鋁和晶態(tài)氧化鋁組成,其中晶體以γ-氧化鋁的形式存在。
1 楊慶峰,顧安忠,丁潔,等.換熱面上碳酸鈣的結垢行為及垢形.化工學報,2002,53(9):924~930
2 劉明言,王紅,王燕.表面工程技術應用于蒸發(fā)器的防垢及沸騰傳熱強化的研究進展.化工進展,2007,26(3):442~447
3 方鐸榮,吳季茂.鍋爐除垢與水處理.北京:宇航出版社,1990
4 洪新華,李寶國.溶膠-凝膠(Sol-Gel)方法的原理與應用.天津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21(1):5~8
5 徐建梅,張德.溶膠-凝膠法的技術進展與應用現狀.地質科技情報,1999,18(4):103~106
6 朱冬生,趙朝暉,吳會軍,等.溶膠-凝膠法制備納米薄膜的研究進展.材料導報,2003,17(S1):53~55
7 何飛,赫曉東,李垚.無機鹽和有機醇鹽制備Al2O3干凝膠.硅酸鹽學報,2006,34(9):1093~1097
8 王黔平,郭琳琳,馬雪剛,等.無機鹽先驅體Al2O3-SiO2-ZrO2復合溶膠制備及穩(wěn)定性研究.全國性建材核心期刊——陶瓷,2006(8):13~15
9 李忠臣,欒智宇,張艷飛,等.一種高濃度氧化鋁凝膠及溶膠的制備方法.遼寧化工,2001,30(12):524~525
10 楊志華,余萍,肖定全,等.利用無機鹽制備γ-Al2O3粉體與薄膜的工藝技術研究.功能材料,2004,35(4):474~476
11 李東風,劉智信,吳慶鳳,等.以溶膠-凝膠法在多孔不銹鋼基體上附載 Al2O3膜.金屬功能材料,2005,12(5):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