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蕓 陳麗珍 江瀅 田永榮
臍帶繞頸是孕期常見現(xiàn)象,有諸多的弊端,是引起胎兒心率異常、胎兒宮內發(fā)育遲緩、胎兒宮內窘迫和羊水混濁等征像的主要原因,產時可造成產程延長、停滯, 常需陰道助產或剖宮產。多數(shù)繞頸1周,少數(shù)繞頸2周,3周以上的很少見。絕大多數(shù)胎兒不表現(xiàn)任何異常,但是臍帶繞頸也是嚴重威脅患兒的重要因素, 如趙桂英等[1]認為,臍帶繞頸是嚴重威脅患兒的重要因素, 因為發(fā)現(xiàn)所調查的智力低下患兒的影響因素中,有的僅有臍帶繞頸唯一一個因素。本研究從實際出發(fā),旨在探討心理及生活方式指導對改善臍帶繞頸的作用及可行性。
1.1 一般資料 2011年7月-2012年1月來在本院行產前檢查的單活胎、胎兒頸部有臍帶繞頸1~2周,孕周23~32周(剔除雙胎及多胎),共120名,年齡20~39歲。其中臍帶繞頸1周112例,占93.3%,臍帶繞頸2周8例,占6.7%。
1.2 研究方法 研究對象首先統(tǒng)一進行心理調查,調查內容主要包括發(fā)生抑郁焦慮及激烈情緒的主要影響因素,隨后隨機分為對照組與干預組,各60例,對照組僅定期產檢,干預組孕婦進行心理輔導教育和生活方式轉變干預。所有參與對象分娩前進行彩超復查。
1.3 判斷標準 臍帶繞頸改善成功標準:臍帶繞頸1周者分娩之前彩超顯示無臍帶繞頸現(xiàn)象,臍帶繞頸2周者分娩前彩超顯示臍帶繞頸1周或者無臍帶繞頸。
1.4 干預方法 首先對于干預組孕婦進行心理教育輔導,有針對性地對其心理問題給予疏導,通過這些措施來緩解其壓力,減少不良心理因素對母兒的影響,每2周進行1次。同時還要求改變生活方式,放慢生活節(jié)奏,矚所有參與對象她們動作緩慢輕柔,改變體位時都花比平時多1倍的時間來完成,特別是睡覺翻身時一定要緩慢翻身,平時進行適量戶外活動,選擇動作柔和的項目,如散步、游泳、準媽媽體操等,也應避免過于喧鬧的運動環(huán)境。適當休息,生活要有規(guī)律,不要熬夜,避免過于勞累。在進行胎教時要選擇曲調優(yōu)美的樂曲,節(jié)奏不宜過強,聲音不要過大,時間不能過長,次數(shù)適當。心理教育及生活方式干預堅持至分娩以前。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年紀較輕、收入較高、與丈夫爭執(zhí)較多情緒波動較大,容易產生焦慮,胎動較為頻繁。同時研究對象中快節(jié)奏生活者有89例,占79.5%,見表1。
表1 影響臍帶繞頸孕婦情緒波動的主要三大因素
2.2 通過心理輔導及生活方式轉變,干預組中臍帶繞頸改善者39例,占65.0%,對照組中臍帶繞頸改善者22例,占36.6%。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字2=9.64,P=0.002),見表2。其中臍帶繞頸2周者轉變?yōu)槔@1周者3例,自然復位者1例。
表2 對照組和干預組測試結果
臍帶的一端連接在胎盤上,位置固定,另一端連接胎兒并可隨胎兒游動, 發(fā)生臍帶繞頸的原因很多,除了臍帶過長的因素外[2], 還有胎動的因素,婦女從妊娠到分娩要經歷一系列巨大的生理變化, 并帶來心理狀態(tài)的改變, 使其失衡,產生情緒波動,當母親情緒不安或者發(fā)生抑郁焦慮情緒時,胎動次數(shù)較平常多幾倍,而胎動過頻會造成胎兒臍帶繞頸[3]。
現(xiàn)代女性承擔著社會及家庭雙重責任,丈夫如果不能夠傾訴和依靠,情緒難免受到影響,心理容易失衡,會影響到胎兒和胎動,與丈夫經常爭執(zhí)的孕婦臍帶繞頸的幾率增加。
年齡偏低的孕婦發(fā)生臍帶繞頸的較多,是由于意外懷孕的比較多,對于孩子的突然出現(xiàn)沒做好各方面的準備,比如心理上、經濟上的準備。生活角色的突然轉變導致情緒的改變比較大。
而收入高的孕婦可能是因為收入高的孕婦工作和社會壓力也比較大,情緒波動大,引起體內一系列的生理改變,易導致胎兒胎動頻繁,以至臍帶繞頸的發(fā)生率也相對較高。
所以對于計劃懷孕或者孕早中期的孕婦重視妊娠期孕婦情緒改變導致的不良影響,緩解心理壓力,提高孕婦身心健康水平,同時建議丈夫多陪伴妻子,給妻子安全感,以最輕松的心境迎接寶寶的誕生。
本研究同時也發(fā)現(xiàn),臍帶繞頸孕婦中,快節(jié)奏生活者占大多數(shù),現(xiàn)代很多能干的女性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中非常麻利,做事情動作很快,有可能是因為動作過快造成臍帶在宮內纏繞而導致臍帶繞頸,要想宮內松解纏繞的臍帶,唯一依靠的就是胎動。學會“慢生活”正是改變這類女性的生活方式,緩慢翻身動作能促使胎兒翻身,同時慢生活也有效避免對胎兒的過度刺激,導致臍帶繞頸的現(xiàn)象得到改善。同時,對生活方式進行干預,也能夠使孕婦急躁和焦慮的情緒得到改善,兩者起到互相促進的作用。但是臍帶繞頸具有多變性[4],它可以自行解脫,也會重復纏繞,尚需要大樣本資料進行深入研究。
臍帶繞頸的現(xiàn)象有逐年上升的趨勢,醫(yī)務人員不僅重視孕婦常規(guī)產前檢查和胎兒生長發(fā)育狀況的檢查,對孕產婦心理健康情況及生活方式的指導也納入孕期保健的主要部分,本研究提出的干預方法簡單、有效、對孕婦沒有侵入性,具有較好的臨床應用價值,能一定程度降低臍帶繞頸的發(fā)生率,提高優(yōu)生率和圍產兒的生存率。
[1] 趙桂英, 程亞穎, 戰(zhàn)曉鳳,等. 兒童智力低下與地域、胎次、生產方式等相關因素分析[J]. 中國婦幼保健, 2008,23(30): 4284-4285.
[2] 朱玲嬌,王愛珍. 臍帶繞頸的原因分析及對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 2011,26(1): 68-69.
[3] 樂杰. 婦產科學[M]. 第7版, 北京: 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08: 93.
[4] 謝玉玨. 彩色多普勒監(jiān)測不同孕周臍帶繞頸自行解脫的可能性[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 2008, 29(3): 299-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