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一 、“點”——樹典型育全面
我們的班級就是一個完整的平面圖形,班里的46名學生就是散落在各個角落的點。一個點一個世界,每個世界都有自己的精彩內容。因此,我在關心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同時,留心發(fā)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采取不同點的教育,從而帶動整個面,教育整個面。
一次,當大家背起書包急切地準備放學回家休息時,一男同學灰頭土臉地走進教室,見此情景,我十分感動,于是靈機一動,當著全班學生的面及時表揚了他,同學們的內心深受感染。從那以后,又臟活累活大家都知道去搶著做了——抓住這個不起眼的點——愛勞動的典型及時恰當地教育,帶動了全班同學的勞動積極性,樹立了他們勤勞光榮的人生觀。
二、“線”——抓群體帶全面
1. 對待優(yōu)生這條“線”,采取“錦上添花”的策略。首先,幫助這些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在教學中打破他們腦海中所謂的教師權威、書本權威,鼓勵他們大膽質疑,讓他們做知識的發(fā)現探索者,久而久之,他們學會了求知的態(tài)度,學會了做學問。
其次,使他們學會合作。這些優(yōu)等生大多存在自私、嫉妒的心理,為了教育他們我費盡了心計。有一次,我故意出了一道難題讓他們做,當他們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我鼓勵他們大家一起商量,結果他們找到了解題的方法,同時也感受到了合作的重要性。
第三,提高他們的耐挫力。這些學習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大多很少嘗到批評的滋味,承受挫折的能力很差。所以,在平時的工作中,我時刻提醒自己注意客觀公正地評價他們的優(yōu)點和不足,甚至有的時候還會適當的“小題大做”,以嚴肅認真的態(tài)度震撼他們的心靈,從而達到磨練他們的心理,培養(yǎng)他們的耐挫力的目的。
2. 對待中間生這條“線”,堅持“不容忽略”原則。首先,要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給他們展示才能的機會。不但使他們增強了自信,也鼓舞了這些中間生的斗志,讓他們體會到自己的價值。
其次,對中間型學生進行學習上進心和競爭心理方面的教育,使他們改掉惰性心理。交給他們不同的學習方法,制定學習計劃,確定短期目標、長期目標。每一個中等生以一位優(yōu)等生為目標,結對子。
第三,對待這些學生我側重于關心集體、關心他人的教育,使一切總是持我所謂態(tài)度的他們認識到集體的作用,增強集體榮譽感,加強自我養(yǎng)成教育,鼓勵他們再上一個新臺階,成為班級骨干,為集體增光添彩。
3. 對待后進生這條“線”,堅持“雪中送炭”原則。首先,以真心換真心。對這些后進生我傾注了更多的關心和愛護,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以情來喚起他們的自尊心和自愛心。
其次,從細微處入手多給他們創(chuàng)造受表揚的機會,提出淺顯易達的要求,及時表揚他們的微小進步,是他們從自卑的心理中解脫出來。
第三,對學習缺乏興趣,學習成績差是導致后進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圍繞這些后進生的學習進行教育,課堂上分層教學,努力做到每一節(jié)課,每個問題,每一句,每一字都讓他們聽懂理解。
三、“面”的藝術——面面相向釀氛圍
“線”旋轉成“面”,這個“面”就是整個班集體。為了做好對整個班級的教育,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創(chuàng)建和諧的班級文化,創(chuàng)設一個優(yōu)美的教室環(huán)境。在教室布置時,我注重了各種顏色的搭配。淡藍色的窗簾,淺綠色的桌布,是教師呈現出一種自然、平靜、整潔的氣氛,顯現一種和諧美。在文化氛圍建設上,堅持班級特有的風格,建立學習園地、創(chuàng)立黑板報、創(chuàng)設悄悄話信箱、畫出留言角一一架起師生心靈的橋梁。
其次,為班集體樹立明確的目標,激發(fā)精神動力。通過大家的討論,我們提出了班級的精神目標:讓身邊的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確定了班歌《怒放的生命》,讓富有激情、生機昂揚,帶著青春色彩的歌曲伴著同學們。當班級取得成績時,當大家伙情緒低落時,我們都要來唱上幾遍,激勵自己,鼓舞士氣。
第三,開展各種有意義的活動,讓孩子的內心深切地受到感染。集體活動能發(fā)揮導向、育人的功能。因此,我積極組織參與學校各項有意義的活動,曾先后去過特殊教育學校、社區(qū)、敬老院等地,在活動中,學生相互關心、尊重理解、相互協(xié)作,受到了真真切切的各種教育——這種教育方式遠比口頭說教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