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鳳英
早期護理干預對腦卒中患者肢體功能恢復的影響
田鳳英
目的探討早期護理干預對腦卒中患者肢體功能恢復的影響。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間,本院診治的80例腦卒中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和觀察組(早期護理干預),每組各40例,通過Fugl-Meyer評分標準和Barthel指數對神經運動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進行評估和比較。結果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護理后Fugl-Meyer評分、Barthel指數明顯升高,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明神經運動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得到了明顯改善。結論對于腦卒中患者,早期有效的護理干預能夠明顯提高臨床療效,改善患者的預后質量,值得臨床推廣。
護理干預;腦卒中;肢體功能恢復;療效
腦卒中是老年患者的常見病、多發(fā)病,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和致死率,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存質量。腦卒中發(fā)病后3個月內,是腦功能恢復的主要階段,早期進行護理干預,最大程度恢復肢體功能,使患者早期回歸工作和社會[1]。本研究中,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間,河南省安陽市中醫(yī)院診治的腦卒中患者,給予有效的早期護理干預,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現(xiàn)將結果匯報如下。
1.1一般資料 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間,本院診治的80例腦卒中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和觀察組(早期護理干預),每組各40例。4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5例,女15例,年齡42.0~67.0歲,平均年齡(57.0±5.0)歲,其中腦梗死23例,腦出血17例,發(fā)病至入院時間為(3.0~7.0) h,平均入院時間(5.0±2.0) h;40例觀察組患者中,男24例,女16例,年齡43.0~68.0歲,平均年齡(57.5±5.5)歲,其中腦梗死22例,腦出血18例,發(fā)病至入院時間為3.5~7.5 h,平均入院時間(5.0±2.0) h。在性別、年齡、病因、入院時間方面,兩組沒有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1.2.1對照組護理方法 采用常規(guī)護理。給予有效的心理疏導,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態(tài),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加強個人衛(wèi)生,勤洗澡、勤換內衣,保持床單整潔、衛(wèi)生。
1.2.2觀察組護理方法 給予護理干預。①腦水腫期護理干預:定時變換體位,每2 h更換一次體位,夜間適當延長,保持良好的功能位。輔以穴位按摩、理療等,通過有效刺激,增強肌肉收縮,1次/d,20 min/次?;颊吲P位時適當抬高頭部,避免患臂受壓,保持前伸位,前臂外旋,掌心朝上,健腿屈曲,端正患腳位置,保持小腿垂直,避免足內翻、足外翻、足下垂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颊哐雠P位時,上臂外展,與腕部伸直,掌心朝上,上肢置于軟枕上,患側臀下放一軟枕,避免下肢外旋、外展,上臂、前臂后旋運動,膝關節(jié)屈曲,足趾屈伸、踝關節(jié)背伸運動,3次/d,30 min/次。②病情穩(wěn)定期:床上主動運動,如坐起、翻身、床上應用坐便器等。③恢復期:指導患者站立、步行、上下樓梯等訓練,根據肢體功能恢復情況,指導其手提、發(fā)放物品等精細動作的訓練。
1.3觀察指標及評定方法 通過Fugl-Meyer評分標準和Barthel指數對神經運動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進行評估和比較。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護理后Fugl-Meyer評分、Barthel指數明顯升高,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明神經運動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得到了明顯改善,詳細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后神經運動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況(均數±標準差)
腦卒中患者的腦組織在發(fā)病后3個月內,具有較強的可塑性,中樞神經系統(tǒng)功能可以在這段時間進行功能重組和功能代償,通過有效的功能訓練,傳感器將傳入性沖動發(fā)送至大腦皮層,促進大腦皮層的可塑性發(fā)展,有利于神經側枝循環(huán)的建立[2]。所以,腦卒中患者越早進行護理干預,肢體功能恢復越好。
早期康復功能訓練主要是被動訓練和主動訓練,防止關節(jié)僵硬、肌肉攣縮、神經減退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肌力,促進肢體功能的快速恢復[3]??祻陀柧毞桨傅闹贫ㄐ枰蛉硕?,制定個性化康復護理方案,逐漸增加難度和強度,告知患者循序漸進,持之以恒,不可操之過急[4]。運動要適中,動作要輕柔,逐漸改善患者對運動的控制能力,逐漸過渡至主動運動,減少輔助運動,最終使患者能夠協(xié)調和隨意完成正常的主動運動。
本研究中,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護理后Fugl-Meyer評分、Barthel指數明顯升高,P<0.05,表明神經運動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得到了明顯改善。總而言之,對于腦卒中患者,早期有效的護理干預能夠明顯提高臨床療效,患者的肢體功能得到了快速恢復,明顯提高了神經運動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了患者的預后質量,值得臨床廣泛推廣。
[1] 李慧.腦卒中患者早期康復護理干預措施的研究進展.中華護理雜志,2010,45(2):187.
[2] 于霞.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卒中患者肢體功能恢復的影響. 按摩與康復醫(yī)學,2012,3(14):143.
[3] 李春明.早期康復治療及護理對腦卒中患者肢體功能恢復的影響.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1,5(19):104-105.
[4] 李潔霞.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卒中偏癱患者肢體功能恢復的影響.內科,2010,5(4):429-431.
455000 河南省安陽市中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