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長青
摘 要:語文是小學教學中最重要的學科之一,它所承載的知識是貫穿我國歷史文明的紐帶,學好語文是學習中最基礎的一件事情。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是語文教學的重要部分。因此,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增強小學語文素養(yǎng)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所以,要加強小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思考探究
一、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過度的講授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自主閱讀。
在語文教材中有很多都應該是學生的自讀科目,只需要老師進行閱讀后的綜合講解就可以,但是大多數(shù)時候老師完全忽略了自主閱讀,只是一味地去傳授。這種對閱讀的教育方式影響了學生的自由發(fā)揮,讓學生的閱讀能力得不到好的培養(yǎng),理解能力得不到提高。所以,要重視語文閱讀教育,它是非常重要的,在語文教學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如何進行語文閱讀教學
1.閱讀教學應該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探究合作學習
小學生的理解能力還有待加強,所以,老師可以讓學生分組進行閱讀學習,讓學生整合集體的力量去自主閱讀,這樣不僅鍛煉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而且鍛煉學生的團體合作能力,加強學生的理解能力。
例如,在對《稱象》進行講解的時候,可以把學生分為五人一組的若干個小組,讓學生在組內(nèi)進行自主閱讀,自由討論在文中學到的知識,如,“這樣稱象是不是正確的?”“還有什么別的辦法沒有?”等等。學生帶著問題自由閱讀討論會讓他們更加開闊思維,鍛煉閱讀能力。
2.閱讀教學要引入情景,激勵思維教學
老師對學生進行的閱讀練習都是來源于書本,對書本上的知識進行閱讀和理解。長時間的進行書本的抽象閱讀對小學生來說是非??菰锏?,老師要利用多媒體等教學方法,讓學生進入閱讀情景,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例如,在對《丑小鴨》進行學習的時候,老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丑小鴨在生活中的一些經(jīng)歷和變成天鵝的過程,這樣可以激發(fā)出學生閱讀的興趣,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把學生引入到情景當中。這樣的教學方式更加有助于學生對文章的理解。
語文閱讀是一個復雜而又漫長的過程,老師要在閱讀中逐漸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理解水平。對于閱讀的研究也會隨著問題的深化而產(chǎn)生變化,所以要時刻把握小學生閱讀的方向,把小學生語文閱讀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參考文獻:
[1]鄒佳化.加強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創(chuàng)新策略方法[J].現(xiàn)代閱讀,2012(23).
[2]陸小平.關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幾點思考[J].中國教學學刊,2011.
(作者單位 新疆石河子148團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