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炳寬
摘 要:初中學生的語文水平對學生初中時代學習的作用以及影響是至關重要的,并且對學生以后的高中、大學學習甚至是工作都有著不可磨滅的影響。因此,初中階段的語文學習的地位與作用是至關重要的。所以,語文老師應該重點打造高效課堂,從而提升整個初中階段語文教學的教學質量以及教學效率,使學生的整體語文水平能有一個質的飛躍。因而對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及提升初中語文教學質量作出探討。
關鍵詞: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質量;探討
一、課前——激發(fā)熱情和興趣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而語文只是一種對中國文化學習和了解的途徑和方式,然而,現(xiàn)代社會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誤解和輕視,已經在無形中影響到了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認知。他們不僅對語文學習沒有興趣,有的甚至認為這是一門多余的學科。所以若想從根本上提升初中語文的教學質量,就要求老師激發(fā)出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愛和興趣。筆者這里所指的課前準備并非專指某節(jié)課前的準備,老師應從長遠的角度出發(fā),將語文學習時刻滲透到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各個方面。只有幫助學生端正了學習態(tài)度,學生對語文的學習力度才會主動增加,在課堂上的效率也會隨之提高。
二、課中——多媒體式娛樂教學
在科技高速發(fā)展的現(xiàn)代社會,舊時照本宣科的枯燥教學方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學生和時代的要求,因此,老師應該“善假于物”,利用各種媒體資料,通過視、聽、說等各種途徑強化學生記憶,優(yōu)化教學質量。比如,在進行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課文《中國石拱橋》《蘇州園林》《故宮博物院》的教學時,因文中都涉及相關專業(yè)的知識,并需要學生在學習時,對文中描寫的建筑物細節(jié)和整體構架進行一定的想象,這時老師就應該利用圖片或視頻資源幫助學生構建形象化的知識認知,還能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
同時,此單元學習與中國傳統(tǒng)建筑文化有莫大關系,老師應該查找有關資料,對知識進行適度地擴充,在完成了書本要求的教學目標之外,引領學生走進中國建筑的神奇世界,做到由淺入深,
再由深回淺,即通過書本擴充視野,再由課外知識加深對本文的
理解。
三、課后——開放式鞏固
對于語文學習來說,教材中的知識固然重要,它是學生進行課外學習的跳板,它決定著學生的基本功是否扎實,但是僅有死知識是不夠的,如何將死知識活用到學習生活的各個方面才是重點。因此,開放式的課后作業(yè)是新時期背景下的必然呼聲。它不僅能將課堂上所學的知識進行溫習鞏固,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開放思維和發(fā)散思維,避免作業(yè)抄襲等情況,理應成為現(xiàn)今教育模式的
首選。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初中語文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也應該與時俱進,不斷根據(jù)學生需求作出調整和改變,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語文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相信在老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下,語文教學會在不久的將來迎來一個嶄新的明天。
參考文獻:
[1]陳小瑞.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初探[J].現(xiàn)代閱讀,2013(2).
[2]蔡先鳳.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探究與探索現(xiàn)代閱讀[J].現(xiàn)代閱讀,2012(21).
(作者單位 陜西省楊凌示范區(qū)楊凌高新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