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彬
廣東省東莞市石龍人民醫(yī)院,廣東 東莞 523320
產后出血屬于臨床產婦分娩結束后一個嚴重的合并癥,具有較高發(fā)病率,其還會導致產婦死亡且病死率非常高,如何減少產后出血量,提高產婦生存率是產科長期研究的課題?,F對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不同方式分娩的產婦11500例產后出血的情況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資料共計11500例,均為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產婦。年齡20~38歲,平均27±3.5歲;產后出血536例,發(fā)生率4.7%。根據分娩方式的不同分為陰道自然分娩組7015例,陰道助產組345例,剖宮產分娩組4140例。全部剖宮產分娩產婦在胎兒娩出后及時給予10U靜脈滴注縮宮素,全部陰道分娩產婦在胎兒娩出后及時給予10U肌注縮宮素。
1.2 方法 陰道分娩產婦:當胎兒娩出且產婦羊水流盡后要及時在產婦臀下放置一塊干凈的專用紙墊,并接入接血器長達2h,以量杯對產后出血量進行計算。壓迫止血敷料以浸透但是不滴血為標準,設定10mL為10cm×10cm進行計算。專用紙墊選擇面積法對出血量進行計算,產后結束后24h的出血量為總出血量。剖宮產分娩產婦:手術過程中刺破胎膜,通過吸引器吸盡羊水同時計算,并于手術結束后再次計算,二者做減法就是出血量,手術過程中的紗布以及布巾都以面積法進行計量,手術結束后24h內對總出血量進行的計算見上述陰道分娩組。
1.3 判斷標準 分娩結束后24小時內如果出血量超過了500ml即為產后出血 (或者是分娩后2小時內出血量超過400ml)。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采用χ2檢驗。差異有顯著性為P<0.05。
與陰道自然分娩組相比,剖宮產分娩組產后出血率較高,二者差異具有顯著性 (P<0.05),但與陰道助產組沒有明顯的區(qū)別,二者差異不具有顯著 (P>0.05)。具體情況見表1:
表1 三組分娩后的出血情況對比 (n)
盡管目前醫(yī)療技術不斷進步,針對產后出血的藥物也各式各樣,可是產后出血仍然是產婦的一大威脅。產后大出血在短時間內會引發(fā)失血性休克,如果不盡早處理,還會使腦垂體缺血壞死并致席漢綜合征,嚴重時甚至會造成死亡。近年來,產婦病死和致殘現象不斷增加,這嚴重影響了很多家庭的正常生活,產后出血使很多孕期婦女和家庭產生產前恐慌,并且在分娩過程中承受著巨大壓力,所以務必要高度重視產后出血問題,積極采取預防措施以防致殘和死亡現象的發(fā)生。
產后出血不僅受到子宮肌纖維具體結構形式的影響,而且受到血液凝固機制的影響。前列腺素以及內源性催產素可以促進子宮收縮,細胞中的游離鈣離子作為一種活化劑可以使肌肉興奮一收縮,而催產素能推動鈣離子朝著肌細胞前進,前列腺素可以作為鈣離子載體,二者可結合為復合體,帶鈣離子到細胞中,促使鈣離子以及肌漿蛋白和肌動蛋白三者快速結合,造成子宮收縮以及縮復,進而對宮壁上血管產生壓迫使血管止血。與此同時因為肌肉縮復的緣故使得血管變得遷回曲折,這樣血流就被阻滯,出現血栓,同時血竇也被關閉。不過如果子宮肌纖維在收縮后可以得到放松或者是產生裂傷的話,則被壓迫血管就會再次開放并不斷出血,造成產后出血[3]。
由本組資料可知,剖宮產分娩組產后出血率比陰道分娩組高。據相關資料顯示,剖宮產分娩的產后出血率還在不斷上升,部分醫(yī)院甚至為70%~80%。究其原因和人們的一些錯誤觀念以及社會因素是分不開的。不少產婦怕痛或者是認為剖宮產相對安全而采用該種方法,可如果是沒有指征的剖宮產,則會嚴重影響到胎兒和產婦。剖宮產后,產婦的子宮平滑肌纖維由于被切斷,使得子宮肌壁遭到損害,不再保持完整,大大削弱了子宮收縮力,造成產后大出血。還有一種情況,即很多產婦在沒有通過試產或者是在沒有臨產癥狀下開展剖宮產手術,這時宮頸管沒有擴張,因此術后宮腔中的大量積血就不能及時流出,使得子宮收縮乏力。最后,術后如果縫合不佳,會阻礙解剖結構的順利恢復,使子宮過屈,積血不能及時流出,降低了子宮收縮力,造成大出血。因此建議產婦應謹慎選擇剖宮產,尤其是那些符合自然分娩條件但是怕痛的產婦,應給予耐性的解釋和相應的指導,使其認識到剖宮產是有風險的,從而放棄選擇剖宮產。
[1]李秀桃,150例產后出血的有關因素病例對照研究[J].按摩與康復醫(yī)學,2012,27(3):90-91.
[2]夏曉玲.產后出血與分娩方式的臨床分析[J].四月性殖衛(wèi)生學院學報,2011,2(5):10-12.
[3]楊小鳳.剖宮產術后子宮動靜脈瘺引發(fā)晚期產后出血的臨床特點[J].中外醫(yī)療,2011,30(22):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