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語文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關于教學方面的思考也在深入,創(chuàng)造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提升教學質量成為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若想提升有效性,必須將學生學習興趣提升,教師也要將教學理念進行轉變,促進教學方法有效性,本研究主要探究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對策,為促進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升提出一點借鑒。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 有效性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7-0055-01
學生以課程為主要學習場所,此場所也為教師知識教授的場所,因此課堂教學的質量對于學生學習語文知識至關重要。課堂教學40分鐘促進教學有效性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關鍵。小學語文課堂是對學生情操、修養(yǎng)及品格培養(yǎng)的場所,也是促進學生發(fā)展的重要場所[1]。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直接關系著學生語文素養(yǎng),也是學生提升綜合素質的關鍵。以下探析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對策。
1.語文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
興趣是學習的基礎,尤其是針對小學生而言,面對很多事物均有強烈的好奇心,也同樣具有明顯的探索精神,因此,作為小學教師需要滿足學生的要求,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探索,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將學生學習興趣加以激發(fā)。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式已然不能符合學生的需求。例如在小學語文課程中有一課為《觀潮》,很多學生由于沒有看過錢塘江的氣魄,因此,想象較為困難,也難以理解,因此,學生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對錢塘江漲潮的視頻進行播放,以此可以實現抽象內容形象化,在此課講授時,首先可給予學生音頻,聽潮水的聲音,并引導學生對漲潮的場面進行想象,之后再對視頻進行播放,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也可以與學生角色互換,讓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講解,上臺領讀等,教師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肯定和表揚,評選出優(yōu)秀的學生,以此作為榜樣,激勵其他學生,此方法為一種良性競爭,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
2.有效應用多媒體
在教學方法中應用現代教學手段提升教學質量已成為教學質量提升的關鍵。將抽象的教學內容轉化為形象的教學內容。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教學,開啟小學生語文之門,對語文有深入的理解,將課堂教學效果提升。
3.課堂提問的精心設計
課堂的生命,不僅僅是教師給予的,學生的參與也很重要,師生之間要形成互動。教師對課堂問題進行設計,學生對問題進行回答,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思想交流,在教學手段中課堂提問是一種重要的形式,不但使學生理解和學習課本內容,而且也會使教師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對課堂提問問題進行有效設計,對學生思維能力提升,以此提升教學質量。因此,教師在課堂問題設計時要有吸引力,達到有的放矢的目的,促進學生注意力集中起來,將學生想象力、好奇心及學習興趣激發(fā)起來,讓學生主動對語文知識進行探索,以下使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升,因此,小學語文課堂提問要實現形式多樣、靈活性,學生為教學的主體,而教師要作為主導,對提問實效性提升,對課堂結構進行優(yōu)化,使課堂教學質量提升,對語文教學藝術進行展示。針對學生的知識水平,優(yōu)等生與差等生提出的問題要有所區(qū)別,針對優(yōu)等生要提出較難的問題,而相對差等生要提出較容易的問題,對小學生思維進行刺激,避免因為壓力導致學生自卑心理產生。因此,教師要對課堂提問問題進行靈活設計,同樣的內容可以有不同的問題,同一問題也要區(qū)別答案的深淺度。[2]
4.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
新課程改革對學生自主學習進行倡導,因此,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課堂教學主題要以學生為主,在課堂教學中要轉變滿堂灌的形式,將充分的學習時間留給學生。因此,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學習形式要以探究、合作、自主為主,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對學生進行鼓勵,發(fā)現生活中問題,對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有效選擇,對自主學習進行開展,對課文內容進行深刻理解,促進學生思維的拓展。在語文教學中促進故事性,通過情景劇的形式,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進行鍛煉,對課文中文學性進行理解,活躍課堂氣氛,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要將教師的教學理念進行轉變,對學生學習興趣、自主能力進行提升,有效設計課堂提問,以此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升語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瓊武.影響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要素解析[J].教學與管理(小學版),2014(8):35-36.
[2]高志勇.淺談小學語文有效性課堂教學[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3(14):172.
作者簡介:
張晶(1971.10.26-),女,吉林省德惠市人,本科學歷,小學高級教師,主要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多年來愛崗敬業(yè),刻苦鉆研。論文曾多次獲獎及發(fā)表,有豐富的工作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