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再波
水飛薊賓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臨床觀察
李再波
目的 觀察水飛薊賓片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7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7例, 治療組采用水飛薊賓治療, 150 mg, 3次/d口服, 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護肝治療。治療8周后評估兩組治療前后癥狀、體征和肝功能。結果 治療組癥狀、體征改善和肝功能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結論 水飛薊賓片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療效可靠,安全性高,值得臨床推廣。
水飛薊賓;慢性乙型肝炎; 治療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是世界性的難題,中國目前約有3000萬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探討慢性乙肝患者的有效治療方法迫在眉睫。作者選擇2012年1月~2012年12月觀察藥物治療的慢性肝炎且資料完整的患者74例, 其中應用水飛薊賓片治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7例,以常規(guī)護肝治療作為對照組37例, 效果良好, 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按照2000年中華醫(yī)學會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分會、肝病學分會聯(lián)合修訂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標準,作者選擇資料完整的7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其中男40例,女34例,年齡17~53歲,病程6個月~15年。按隨機分組原則分為:水飛薊賓治療組37例,對照組37例,均排除藥物性、酒精性、丙型肝炎及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 并排除合并心、腦、肺、腎等重要臟器疾病的患者。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及肝功能、病情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肝治療:肌苷片、護肝片、維生素C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藥物的基礎上加用水飛薊賓片150 mg, 3次/d, 療程8周。所有病例于治療期間均不采用退黃降酶藥物、不服用干擾素或核苷類抗病毒藥物。
1.3 療效評價標準 顯效:臨床癥狀包括惡心、嘔吐、腹瀉、納差等消化道癥狀,乏力、倦怠、低熱等全身癥狀消失或明顯改善,血清酶包括ALT、AST恢復正常;好轉:臨床癥狀改善,血清酶較治療前數(shù)值下降50%以上;無效:臨床癥狀無改善,血清酶下降不足50%或升高者。顯效+好轉=總有效例數(shù)。
2.1 兩組治療效果 治療組顯效11例,好轉18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為78.4%;對照組顯效9例、好轉14例,無效12例,總有效率為67.6%。治療組的療效明顯好于對照組。
2.2 兩組在治療前后肝功指標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病例治療前后肝功指標變化
表1 兩組病例治療前后肝功指標變化
注:a,與治療前比較P<0.01;b,與對照組比較P<0.01
n 治療前治療后ALT(U/L)AST(U/L)ALT(U/L)AST(U/L)治療組37178.4±63.2142.5±58.260.9±35.2ab54.3±28.4ab對照組37174.1±61.9140.4±55.7115.3±41.6a99.8±37.7a
2.3 不良反應 治療組病例于治療期間曾有1例出現(xiàn)輕度惡心, 1例出現(xiàn)上腹部不適。未經處理繼續(xù)服藥適應后癥狀逐漸消失。對照組1例輕微腹瀉, 未予處理自行緩解。血、尿、糞常規(guī)化驗均未見由藥物引起的異常。
當肝臟受到病毒感染、藥物或者酒精、毒物、免疫等各種致病因素的損害,其共同的后果就是造成肝臟炎癥從而引起肝臟形態(tài)結構的破壞、肝功能的代謝異常以及肝臟再生。這種反復炎癥-細胞損害-再生的過程, 常常伴有肝纖維化的發(fā)生, 甚至發(fā)生肝硬化、肝癌。如肝功能中度以上的異常,則需要及時保肝治療,防止肝細胞反復受損, 進一步防止肝硬化、肝癌的發(fā)生[1]。
水飛薊素是從菊科草本植物水飛薊的種子中提取的黃酮木脂素類復合物,具有親脂性, 其成分包括水飛薊賓、異水飛薊賓、水飛薊寧、水飛薊亭等成分,其中以水飛薊賓的生物活性最高。研究表明,水飛薊賓片能夠穩(wěn)定肝細胞膜[2],可以通過阻斷某些結合位點影響肝細胞內轉運系統(tǒng)的作用,從而阻止對多種毒物如蕈類毒素穿透進入細胞內, 保護肝細胞酶系統(tǒng)。
另外水飛薊賓還具有捕獲自由基與清除肝細胞內的氧自由基的功能,提高肝細胞的解毒能力,避免肝細胞在長期接觸毒物的情況下受到損傷[3]。因為水飛薊賓可拮抗乙醇產生的自由基,對酒精性肝病也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血流動力學研究結果顯示,水飛薊賓能夠擴張門靜脈,增加肝臟血流供應,提高肝內血流量和改善微循環(huán)的作用。同時水飛薊賓具有在細胞核內刺激RNA多聚酶的活性能力從而使rRNA合成,核糖體蛋白增加,促進肝臟再生[2]。因此水飛薊賓治療慢性乙肝的機制是多方面的。本研究證實,水飛薊賓治療組的臨床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 雖然兩組治療后肝功能均有改善, 但肝功能恢復以治療組更佳, 總之, 水飛薊賓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且副作用少, 應用安全, 是值得臨床推廣的保肝藥物。
[1] Rambaldi A, Jacobs BP, Iaquinto G, et al.Milk thistle for alcoholic and/or hepatitis B or C liver diseases--a systematic cochrane hepato-biliary group review with meta-analyses of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Am J Gastroenterol, 2005,100(11):2583-2591.
[2] Mayer KE, Myers RP, Lee SS.Silymarin treatment of viral hepatitis: a systematic review.J Viral Hepat, 2005,12(6):559-567.
[3] Wei F, Liu SK, Liu XY,et al.Meta-analysis: silymarin and its combination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Eur J Clin Microbiol Infect Dis, 2013, 32(5):657-669.
277101 山東省棗莊市立醫(yī)院感染肝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