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家庚 程效霞 丁戰(zhàn)
門診處方抗菌藥物用藥情況分析
彭家庚 程效霞 丁戰(zhàn)
目的 了解本院門診抗菌藥物使用情況,促進臨床合理用藥。方法 通過調(diào)查2012年1月~12月份門診處方,分析抗菌藥物用藥合理性,并對不合理用藥處方進行分析。結果 本院抗菌藥物使用率為20.1%,其中單用一種的抗菌藥物處方占76.3%,聯(lián)合用藥以二聯(lián)為主占23.2%,三聯(lián)用藥占0.5%??咕幬锸褂貌缓侠淼奶幏秸妓鶎徍颂幏娇倲?shù)的1.47%。主要反映為配伍禁忌、重復用藥、選藥不當、聯(lián)用過多或聯(lián)用不合理、選藥高檔或不合理、療程過長、用法用量不當?shù)确矫?。結論 本院門診抗菌藥物處方還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用藥現(xiàn)象,需要醫(yī)師和藥師不斷地加強學習,更新知識,減少不合理用藥的發(fā)生。
門診處方;抗菌藥物;用藥合理性;分析
為了深入了解陜西省商洛市鎮(zhèn)安縣醫(yī)院門診抗菌藥物用藥合理性,進一步促進抗菌藥物安全、有效、合理、經(jīng)濟使用,對陜西省商洛市鎮(zhèn)安縣醫(yī)院2012年1~12月份門診處方進行了抽查,并對其中的抗菌藥物處方進行了分類統(tǒng)計,綜合分析,現(xiàn)將結果分析如下。
從本院2012年1~12月門診處方中,每月隨機查4 d處方,共33686張?zhí)幏?。以《處方管理辦法》、《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及《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為評價標準,對不合理用藥處方進行分類統(tǒng)計、綜合分析。
2.1 抗菌藥物使用統(tǒng)計 對處方中抗菌藥物的使用情況進行統(tǒng)計,有6775張?zhí)幏绞褂昧丝咕幬铮咕幬锸褂寐蕿?0.1%,略高于衛(wèi)生部要求(<20%)。其中單用一種抗菌藥物處方5168張,占76.3%,聯(lián)合用藥二聯(lián)處方1569張,占23.2%,三聯(lián)用藥38張,占0.5%。
2.2 抗菌藥物用藥合理性分類統(tǒng)計 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495例存在抗菌藥物應用不合理問題的處方,占所審核處方總數(shù)1.47%,具體情況詳見表1。
表1 抗菌藥物不合理用藥分類統(tǒng)計表
下面分別選取本院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的實例進行討論、分析。
3.1 配伍禁忌
3.1.1 用藥:加替沙星片+磷霉素鈣膠囊 分析:該處方用藥屬配伍禁忌。依據(jù)《抗菌藥物臨床使用指導原則》,“制酸劑、含鈣、鎂、銅等金屬離子的藥物與氟喹諾酮類藥物合用時,將減少氟喹諾酮類藥物的吸收,應避免合用?!逼錂C理為金屬離子與氟喹諾酮類藥物結合形成不溶性絡合物[1]。
3.1.2 用藥:阿奇霉素注射液+克林霉素注射液 分析:阿奇霉素為大環(huán)內(nèi)酯類抗菌藥物,克林霉素為林可霉素類抗菌藥物,同屬速效抑菌劑,均競爭結合細菌核糖蛋白體50 s亞基,因此這兩類抗菌藥物應避免合用,以免產(chǎn)生拮抗作用[2]。
3.2 重復用藥 用藥:奧硝唑片+甲硝唑片 分析:奧硝唑與甲硝唑同屬硝基咪唑類,其作用機理及臨床用途與甲硝唑相同,對厭氧菌的作用比甲硝唑稍強,因此該處方重復用藥。
3.3 選藥不當 處方 臨床診斷:胃潰瘍 用藥:雷尼替丁膠囊+克林霉素膠囊 分析:根除幽門螺桿菌不但可以治愈潰瘍,還可以減少復發(fā)率。殺滅幽門螺桿菌的抗菌藥物有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羅紅霉素、四環(huán)素、呋喃唑酮、氟喹諾酮類及膠體鉍等??肆置顾剡m用于厭氧菌、肺炎鏈球菌、其他鏈球菌屬及敏感金葡菌所致感染,對幽門螺桿菌無效,因此該處方選藥不當。
3.4 聯(lián)用過多或聯(lián)用不合理 處方 臨床診斷:非淋菌性尿道炎 用藥:克拉霉素膠囊+多西環(huán)素片+加替沙星片 分析:抗菌藥物應用的基本原則之一為:盡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據(jù)病原種類及細菌藥物敏感試驗結果選用抗菌藥物,即有針對性地用藥。在病原菌不能確定之前,可經(jīng)驗性地選用針對一兩種最常見病原菌的抗菌藥物。非淋菌性尿道炎主要病原體為沙眼衣原體及解脲支原體。推薦治療方案首選多西環(huán)素,大環(huán)內(nèi)酯類,也可選用氟喹諾酮類抗菌藥物[2]。克拉霉素對肺炎衣原體、沙眼衣原體、肺炎支原體及溶脲脲原體的抗菌活性為紅霉素的數(shù)倍;多西環(huán)素為廣譜抑菌劑,高濃度時具殺菌作用,立克次體屬、支原體屬、衣原體屬、非典型分枝桿菌屬、螺旋體對該藥敏感;加替沙星具有廣譜的抗革蘭氏陰性和陽性微生物的活性,對肺炎衣原體、嗜肺性軍團菌、肺炎支原體亦具抗微生物作用。所以該處只選用多西環(huán)素即可。
3.5 選藥高檔或不合理 處方 臨床診斷:腹瀉待查 用藥:注射用頭孢哌酮/舒巴坦鈉+克林霉素注射液 分析:腹瀉一般由病毒或毒素引起,無須使用抗菌藥物治療[1];若為感染性腹瀉,依據(jù)《實用抗感染治療學》[3],一般不選用頭孢三代(除志賀菌屬引起的細菌性痢疾、沙門菌屬引起的傷寒可選用頭孢三代,但也限于重癥患者對常用藥物耐藥時使用)。因此,該處方選藥過于高檔。另外,克林霉素易引起腹瀉,因此處方選藥錯誤。
3.6 用法用量不當
3.6.1 時間依賴型抗菌藥物(錯誤用法:q.d.) 分析:除頭孢曲松、阿霉素外,大部分時間依賴型抗菌藥物如:青霉素類、β-內(nèi)酰胺類、大環(huán)內(nèi)酯類(紅霉素)、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等抗菌藥物半衰期短,且基本無抗菌藥物后效作用,按藥動學要求,應一日多次給藥;而且時間依賴型抗菌藥物在濃度高于MIC90后,繼續(xù)升高藥物濃度,細菌清除率增加并不明顯,此時細菌清除率與藥物和細菌的接觸時間相關,接觸時間越長,細菌清除率越高。因此,要達到較好的殺菌效果,通常需要將1日藥量分2~4次給予。
3.6.2 頭孢尼西(錯誤用法:b.i.d.) 分析:頭孢尼西具有較長半衷期,給予1 g頭孢尼西能維持24 h,對敏感菌達到治療濃度。成人通常劑量為1 g/24 h。
綜上所述,2012年本院門診抗菌藥物選用、聯(lián)用還存在一定問題,有待進一步提高。隨著藥物品種的不斷增加、更新,醫(yī)師有時難以及時準確地掌握所有藥物的劑型、劑量、理化性質(zhì)、藥理作用等藥物知識,處方存在不合理藥問題在所難免,但只要切實貫徹執(zhí)行新的《處方管理辦法》、《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和《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積極了解藥物相互作用與合理用藥的相關知識,更新信息[4],加強醫(yī)院抗菌藥物管理,增強醫(yī)師、藥師的合作交流,嚴格審方,不合理用藥問題將幅度減少。
[1] 李煥德,周勝華.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手冊.湖南: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145-242.
[2] 汪復,張嬰元.實用抗感染治療學.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262-355.
[3] 汪復,張嬰元.實用抗感染治療學.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459-461.
[4] 任夏洋,趙志剛.常見藥物相互作用與臨床合理用藥初探.藥品評價,2010(6):42-45.
711500陜西省商洛市鎮(zhèn)安縣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