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國強
救子心切,夢鴿更換律師。最新一任律師似乎最符合委托人的心意了,一出場就高調宣布要為李某某做無罪辯護;有關報道似乎表明,李某某一方正在加緊為“無罪辯護”在輿論上布局。李家提出了兩個問題:一、受害女子“是否屬于酒吧的陪酒員?”二、強調被害女性“沒有反抗”或“沒有明顯反抗”。但是,這些足夠作為“無罪辯護”的依據(jù)嗎?
“陪酒女”在公眾認知中是一個在法律和道德層面都有負面色彩的職業(yè),報道結尾還特地指出“陪酒女”可以在其從業(yè)場所的酒水銷售中提成。這就有一種暗示作用:被害女性主動向李某某等人勸酒以牟利,這就有“勾引”嫌疑了。這樣一來,原先的施暴者與被害者的關系就顛倒過來了,“被害者”其實是“勾引者”,李某某則像個迷途羔羊,上了別人的當。施暴者儼然成了受害者;有罪錯的是“陪酒女”,不是李某某。但是,身為律師,不可能不懂:“陪酒女”就可以隨便欺侮嗎?做了“陪酒女”,個人權利就不受法律保護了?即使是一般所稱的賣淫女,對其強行,也是強奸,跟強奸一個“良家女子”沒有什么區(qū)別。
報道中有關“沒有反抗”的文字,讓讀者做起了填空題。先看原文:從酒吧離開時,女孩并沒有反抗,李某某的朋友也就此分道揚鑣。在到達酒店后,受害女孩沒有明顯反抗,且受害女孩“醉酒”狀態(tài)并不明顯。
雖然,“陪酒女”不是一個好職業(yè),但是,當一個“陪酒女”與一群無良青少年放在一起,更何況李某某涉嫌強奸已被公安部門調查認定,人們的同情會傾向哪一邊,是無須多說的。如果“無罪辯護”想踩著“陪酒女”過河,想用污名化的手段挽回局面,估計勝算不大,反而更加暴露了某些人在道德上也完全破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