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領,楊勇毅
(甘肅省血液中心,甘肅 蘭州 730046)
Rh(D)陰性是僅次于ABO血型系統(tǒng)的一個重要血型系統(tǒng),對臨床有著重要的意義。Rh(D)陰性者在漢族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極少,僅占0.2%~0.5%[1]。然而,臨床需要輸注Rh(D)陰性血的患者并不少見,許多血站都會遇到Rh(D)陰性血液不能滿足臨床需求的現(xiàn)象,因找不到相配的供血者而危及患者生命的事件也時有發(fā)生。因此,血站確保合理的Rh(D)陰性血液庫存是非常必要的。筆者對我中心2009—2010年度的Rh(D)陰性血液庫存及臨床供血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現(xiàn)報告如下。
2009—2010 年我中心共接待102073位無償獻血者;共采集血液139199單位(U),其中Rh(D)陰性紅細胞671人份,909單位(U)。
對無償獻血篩查結果為Rh(D)陰性的血液分血型進行標識儲存,并進行出入庫情況的詳細登記。統(tǒng)計蘭州地區(qū)83家醫(yī)院Rh(D)陰性血液臨床需求與供血情況。
圖1 Rh(D)陰性血液應急采、供血流程
表1 2009—2010年Rh(D)陰性血液臨床輸注情況[U(%)]
表2 2009—2011年Rh(D)陰性臨床供血需求及保障情況[U(%)]
表3 2011年1—12月Rh(D)陰性冰凍紅細胞保存及臨床供血情況(U)
蘭州地處我國西北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較多,從篩查和用血比例中可以看出,Rh(D)陰性檢出率為0.65%(見表1),高于正常漢族比例。從統(tǒng)計中可以看出,我中心2009—2010年Rh(D)陰性用血檢出率為92.30%,7.70%的Rh(D)陰性血液未能有效輸注;有20.04%的Rh(D)陰性急診用血,仍需應急招募和外調才能保證;有5.25%的臨床需求未能保證供給。因此,稀有血型庫[1]的建立是保障Rh(D)陰性血液供給的重要措施。作為省級血液中心,必須保證稀有血型血液的充足庫存,才能及時保障臨床Rh(D)陰性血液需求。為此,我中心從以下幾方面努力建立稀有血型庫,確保稀有血型患者的臨床用血。
(1)樹立稀有血型無償獻血者的招募理念,加強對無償獻血的宣傳力度是建立稀有血型無償獻血隊伍的前提[2]。我中心自2003年進行獻血者Rh(D)陰性血型篩查以來,已建立458名Rh(D)陰性獻血者檔案,將已知Rh(D)陰性獻血者的信息(姓名、性別、出生年月、家庭地址、工作單位、聯(lián)系方式)儲存?zhèn)浒?,一旦臨床急需即可及時查詢到血源并就近通知獻血者,為保障患者用血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獻血者檔案中大學生的比例占80%以上,由于大學生的流動性較大,稀有血型庫中90%的獻血者已無法取得聯(lián)系。因此,建立一支固定的Rh(D)陰性應急無償獻血隊伍是解決Rh(D)陰性血液患者臨床用血的必要措施。
(2)保障 2℃~6℃ Rh(D)陰性血液(有效期 35天)正常庫存數(shù)量。盡管血液冷凍庫和Rh(D)陰性固定應急無償獻血隊伍是解決Rh(D)陰性血液供需矛盾的重要保障,然而,對于大出血患者,爭取時間對拯救患者生命至關重要。冷凍血液解凍洗滌時間較長,需4~5個小時,應急獻血檢測時間也需3~4小時,因此,保障2℃~6℃ Rh(D)陰性血液庫存數(shù)量是非常必要的。為保障急診輸血用量,各血型儲存數(shù)量應不少于4單位(需求量大于庫存時,可啟用冰凍紅細胞),庫存少于4單位時可從應急無償獻血隊伍中盡快招募獻血者補充至常規(guī)庫存量[3]。
(3)建立Rh(D)陰性血液冷凍庫。無償獻血采集篩選出的Rh(D)陰性血液在2℃~6℃庫中保存,對6天內未使用的Rh(D)陰性血液進行冰凍(-80℃)保存(有效期10年),并制定最低庫存(A、B、O各型不低于30單位,AB型不低于20單位),不足時從應急隊伍中招募采集補充。截止2011年12月,我中心制備保存的Rh(D)陰性冰凍紅細胞總量達172單位,應用臨床43單位。
總之,通過上述3項措施蘭州地區(qū)Rh(D)陰性臨床用血得到了有效保障。為進一步加強Rh(D)陰性血液應急采集調動,建立固定的Rh(D)陰性應急無償獻血隊伍,筆者建議對城市固定居住人群中適宜獻血者進行Rh(D)陰性血型普查,建立互助獻血檔案。
[1]龐桂芝,張趁利.新鄉(xiāng)地區(qū)R h血型資料庫的建立與管理[J].中國輸血雜志,2009,22(8):689.
[2]蘭炯采,魏亞明,張印則,等.R h陰性患者的科學安全輸血[J].中國輸血雜志,2008,21(2):84-87.
[3]陳菊芬,沈磁石.RhD(-)血液管理新模式的探討[J].中國輸血雜志,2012,25(9):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