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賀海峰
1月4日,貴州出臺規(guī)定,要求省委常委、副省長和省直部門負責同志到鄉(xiāng)(鎮(zhèn))、村調研時一律自帶干糧、方便面,不給基層增加負擔。其中,專門提到“不得接受宴請,不上高檔菜肴,以當?shù)丶页2藶橹鳌薄?/p>
這項“要求很高”的新規(guī)定,在全國引起很大的震動。有評論稱,此舉“品”出了基層的苦澀與無奈,是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的一種回歸。
早在革命時期,歌謠“蘇區(qū)干部好作風,自帶干糧去辦公”,曾經(jīng)唱遍四方。改革開放之初,干部下村駐點自備糧票,一日三餐自掏腰包,可謂司空見慣。然而,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1989年中國公款吃喝開支僅為370億元,1994年達到1000億元,2010年突破一萬億元。有人戲稱,“跑贏了GDP”。
迄今為止,中央禁止公款大吃大喝的文件發(fā)了上百個,各級黨政部門發(fā)布的禁令更是不計其數(shù)。讓人匪夷所思的是,公款吃喝之風卻是愈演愈烈,無人敢破、無人能破。
基層飯局,走過了怎樣的治亂循環(huán)?
1988年央視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牛群、李立山的經(jīng)典相聲《巧立名目》,對公款吃喝現(xiàn)象進行了辛辣嘲諷。
相聲講述了一個科長、三個秘書巧立名目公款吃喝的故事。秘書“牛群”向科長提議:“科長,大伙肚子里頭可沒油水了,咱能不能出去吃頓烤鴨?!笨崎L欣然應允,并向上級打了報告,“為了紀念俄國著名生理學家巴甫洛夫誕辰139周年,舉行隆重紀念活動”。四人吃了10只烤鴨,加上好酒,合計390元。
酒飽飯足,秘書高興地說:“這樣的學習形式生動、活潑、新穎、實惠,看得見,聞得著,有嚼頭,有回味,下次活動還想?yún)⒓??!痹谑艿缴霞壊樘幒?,科長不以為意,反而振振有詞:“現(xiàn)在干部制度改革,大家不投我的票,我就無法當領導?!?/p>
顯然,當時糧食問題基本解決,肉禽蛋奶供應慢慢充裕,公款吃喝更多體現(xiàn)在“干部解饞”、“籠絡人心”的層面。畢竟大家過去經(jīng)常吃不好,甚至吃不飽,如今官員公款吃喝,從國家的角度多少有些“補償過去被虧欠幾十年”的心理,對于這種腐敗現(xiàn)象表現(xiàn)出一定容忍度。
1980年代,柯云路的小說《新星》,對基層飯局有著極為生動的描述。年輕有為、抱負遠大的李向南,到落后的農(nóng)村擔任縣委書記。新官上任,他來到電業(yè)局,發(fā)現(xiàn)小食堂里正在舉行一場宴會。原來,為了接待地區(qū)電力局的一位處長,縣局30多名職工全體出動,陪同客人大吃大喝、嘻嘻鬧鬧。見到縣委書記不期而至,縣供電局書記十分激動,熱情邀請李向南一起喝兩杯:“李書記呀,你可得與民同樂??!”說罷哈哈大笑。孰料,李向南掃視了一下眾人,帶點諷刺地問道:“知道犯了什么黨紀國法了嗎?”
此前,在全縣干部大會上,他曾要求干部不該大吃大喝、鋪張浪費,電業(yè)局顯然違反了命令。李向南于是召集各局干部100多人到食堂開現(xiàn)場會,指著四張杯盤狼藉的圓桌,怒斥道:“一個客人,有兩個陪客足夠了。你們這些科長、干部,平常也是吃喝慣了、拿慣了的。我這樣說你們冤枉嗎?”結果沒人吭氣。除了要求他們自付酒席錢,李向南還責令縣供電局黨委成員、局長,扣發(fā)三個月工資;一般干部,每人扣發(fā)一個月工資。此外,他還宣布將在全縣啟動整黨試點,并把縣供電局作為試點單位之一。
在現(xiàn)實生活中,對公款吃喝保持抗拒的官員,同樣不乏其人。最著名的當屬時任上海市市長朱镕基,正是他倡導了影響深遠的“四菜一湯”工作餐。據(jù)說,有一次他出席一項活動,發(fā)現(xiàn)現(xiàn)場擺了幾十桌的酒席,全場嘉賓都在等他抵場。此時,朱镕基要求秘書在大宴會廳旁放一張小桌,給他上“四菜一湯”。可以想像,當時現(xiàn)場的官員是何等難堪。
盡管如此,“四菜一湯”仍然沒有遏制住吃喝風。那些吃順了嘴的官員還是能“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魚翅、燕窩都算作“菜”,大盤子里邊裝小盤,的確煞費苦心。
1990年代,特別是分稅制改革之后,基層財政愈益捉襟見肘。一些公務人員隨意欠下“吃喝白條”,更是引起公憤。
1987年,中部某鎮(zhèn)的劉杰,在鎮(zhèn)上開了一家“劉杰飯店”。因其出色的手藝,飯店生意異常紅火,當?shù)氐逆?zhèn)政府將其作為定點飯店。政府機關照顧生意當然難得,但令劉杰始料未及的是,鎮(zhèn)政府自1995年開始便出現(xiàn)欠款現(xiàn)象,到1999年后更是一分錢未付,使得欠款總額達到17.7萬元,并直接導致飯店無法經(jīng)營下去而倒閉。
經(jīng)過長期討要,2005年,劉杰終于拿到鎮(zhèn)政府的一份還款計劃:暫定每年還1000元?!罢者@樣的還法,還清17萬需要170年!”劉杰一怒之下,將鎮(zhèn)政府告上法庭。但沒想到的是,鎮(zhèn)政府卻暗地里搜集了一些收條,倒打一耙,揚言劉杰欠鎮(zhèn)政府15.4萬元。
顯然,這在基層遠非孤案。更有甚者,直接魚肉百姓。
1999年,李昌平調任湖北省監(jiān)利縣棋盤鄉(xiāng)黨委書記,他的一位老同學告訴他,自己上一年種了30畝地,倒貼了2000多元。排漬的時候,要把電管員請到村里,殺雞、宰鴨、買魚買肉、好酒好茶款待,否則絕不送電。“老百姓的莊稼被淹,當官的和管電的卻劃拳飲酒,不慌不忙……我真想殺人啊!”
然而,對于“上面”的人,基層政府必須好生招待,而不敢有半點輕慢。盡管在抱怨迎來送往、公款吃喝的麻煩,但所有地方官員都會毫不猶豫把精力投入到這個方面。
并且,權力越大、位置越重,吃喝應酬往往也就越多,并演化出了“轉場”“跑片”等怪現(xiàn)象:在同一中午或晚上,官員轉戰(zhàn)多個酒場。官場所謂的長袖善舞、八面玲瓏、左右逢源乃至滴水不漏等,無一不與這種官場應酬有關。
原因何在?不僅在于其具有公務接待的合理內核,還在于其承載著眾多的官場功能。酒里乾坤大,壺中日月長。公款吃喝,不僅關乎一些官員的工作、利益、晉升以及交流媒介等官場要事,是官場各種環(huán)節(jié)的重要一環(huán),是官場各種鏈條的樞紐所在。
一位局長曾去省城一部門跑項目。經(jīng)過努力,省城領導終于答應批給一個100萬元的項目。當晚,局長在省城一酒店宴請省城領導,以示感謝。酒過數(shù)巡,那位省城領導一連倒了滿滿10杯白酒,硬著舌頭半開玩笑地說:“這次這個項目是100萬元,現(xiàn)在桌上一共10杯酒。喝多少杯給多少錢,少喝一杯就少給10萬元?!本珠L只好一飲而盡。10杯酒下肚,局長一頭栽在地上,頓時不省人事,直接被送進了醫(yī)院。
正如一則民諺所言:“領導干部不喝酒,一個朋友也沒有;中層干部不喝酒,一點信息也沒有;基層干部不喝酒,一點希望也沒有;紀檢干部不喝酒,一點線索也沒有?!?/p>
“現(xiàn)在再叫我去當市委書記,堅決不去,最怕的就是喝酒。有些人當了一任市委書記,基本上就倒了。”山東省政協(xié)副主席張傳林坦言,喝酒場面之慘烈,不亞于三大戰(zhàn)役。
進入21世紀以來,“主攻工業(yè)”成為市縣政府的共同選擇,“招商引資”成為壓倒一切的“一號工程”。各地敞開胸懷擁抱客商,甚至窮盡一切辦法吸引客商、爭奪客商。
2007年,時任江蘇省宿遷市委書記張新實到南京考察一個大項目。在吃飯時,客商突然提出喝酒,并徑自向裝葡萄酒的大杯倒了滿滿一杯白酒,說:“就這樣喝!”張新實硬著頭皮,一仰脖子把一大杯白酒一口干掉。
“喝,不勝酒力;不喝,就是對項目沒有信心。關鍵時刻,只有沖上去,一切為了大項目,為了大項目一切!”張新實回憶說,結果稀里糊涂醉了,第二天上午吐了幾次,難受得翻江倒海。
2008年春節(jié)過后,宿遷市縣區(qū)招商小分隊全部出動,奔赴全國、叩門招商。有時在同一個飯桌上,能碰頭好幾路招商人馬,張新實戲稱:“招商小分隊成了吃飯游擊隊!”上海市委接待辦一位處長驚訝地說,我們見過全國各地那么多招商的人,從來沒有見過檔案局的人也出來招商。一個客商當即表示,一個月之內打1000萬元到宿遷來投資!
不過,“酒精”考驗的公職人員也為此付出了健康的代價。2008年,山東省高唐縣對該縣10個縣直機關960名官員進行體檢,發(fā)現(xiàn)高血脂、脂肪肝等病高發(fā)。
2012年全國“兩會”期間,一位縣直部門官員到北京去招商引資,那段時間,他的神經(jīng)基本上沒有清醒過。粗略估算,他的肚子每天要灌進去5斤酒,包括白酒、紅酒、啤酒。
“此行戰(zhàn)果頗豐,幾個投資項目已經(jīng)達成意向,還結識了一批北京領導?!彼f,“我是一個手里拿著藥,一個手里抓著酒瓶子。還有人更厲害,有心臟病的,懷里揣著救心丸,喝酒的時候一點也不少喝?!?/p>
而武漢某醫(yī)院則收治過一名銀行行長。這位行長1977年分配到縣銀行,歷任股長、副行長、行長,吃喝應酬推脫不掉,經(jīng)常在外飲酒,每次一斤左右。后來,他記憶力逐漸減退,忘記自己在哪,東西找不到,智力下降,有時糊涂,到處跑。47歲那年,因弄丟重要的銀行票據(jù),被迫下崗回家。
“過度飲酒,就是在歡歌笑語中,直接攻擊肝、腎、胃等要害部位?!睆垈髁中蜗蟮乇扔鳌?/p>
最近幾年,不少地方相繼頒行了“禁酒令”。盡管贏來了一片叫好聲,但改革者卻也因此承擔了很大壓力。
2007年,河南省信陽市政府下達了“禁酒令”,要求公務員不允許在工作日中午喝酒。其實,早在2005年,河南省紀委就出臺了《關于嚴禁機關工作人員影響公務和形象飲酒行為的暫行規(guī)定》。
這份文件申明,本規(guī)定的適用對象是全省所有公務人員;如有違反者,情節(jié)較輕的,按管理權限由有關機關和單位進行批評教育,或給予組織處分;情節(jié)嚴重并造成惡劣影響的,給予黨紀、政紀處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但省紀委文件的第二條第一款后面還有個括號:(重大慶典、重大對省外公務接待活動等除外)。河南多個縣市在制訂本地“禁酒令”時,都照搬了這個括號。
一個投資考察團到某省轄市考察,中午市長設宴接待。開席之前,市長發(fā)話:“很抱歉,因為有‘禁酒令’,我不能喝酒,我讓副市長陪大家吧?!笔虚L走后,副市長說:“市長發(fā)了話,下午我就不用上班了?!苯Y果喝得酩酊大醉。
但信陽則沒有例外,即使省委書記來了,中午照樣不給酒喝,另外還雷厲風行處理了164名干部。半年下來,全市招待費中,僅酒類一項就下降30%,節(jié)約費用4300多萬元,相當于一個小縣一年的財政收入。這項改革很快引起全國震動。
有趣的是,隨后,河南省酒業(yè)協(xié)會在安排2008年工作時痛斥:“部分省地市政府規(guī)定‘禁止公務人員在工作日中午飲酒,明知故犯者,就地免職’,經(jīng)咨詢這是明顯的違法行為?!彼麄兿蚴∪舜蟪N瘯üの⑹≌ㄖ妻k提出申請,要求修改甚至撤銷這一規(guī)定。此事最終不了了之。
2012年,信陽市委書記王鐵遷任河南省副省長。人們擔心,信陽“禁酒令”會不會人走政息?在現(xiàn)實語境下,很多新政彈性非常之大,常常會以“一把手”和上級的意志為轉移。目前,絕大多數(shù)“禁酒令”本身道德倡導性內容過多,具體責任追究等細節(jié)性規(guī)定少,缺乏實際可操作性。信陽的殺手锏是派出督察組四處暗訪,最終勢必疲于奔命,恐非長久之計。
而從根本上看,只有當權力被束縛,官員真正接受民眾監(jiān)督、向納稅人負責,才能從根本上止住“舌尖上”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