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鳳寧
(安徽工商職業(yè)學院 國際貿易系,安徽 合肥 231131)
教育部2004年3月頒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提出:“設計大學英語課程時要強調通過大量的自主閱讀來提高詞匯量和增加知識。”同時該要求對教學模式也作了明確說明:“教學模式改革成功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學生個性化學習方法的形成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fā)展。教學模式的改變不僅僅是教學活動或教學手段的轉變,而是教學理念的轉變,是實現從以教師為中心、單純傳授語言知識和技能的教學模式,向以學生為中心、既傳授一般的語言知識與技能,更加注重培養(yǎng)語言運用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模式的轉變?!?/p>
但是目前學生的自主閱讀習慣、自主閱讀的能力尚未形成。表現在由于閱讀量的匱乏及閱讀不得法造成的種種語言問題,如英語角信息交流單調、英文寫作內容空洞、分析問題不夠深入等。這些問題反映出學生的主觀交際愿望跟實際的英語運用能力之間的差距。上述問題有賴于通過大量有效的英文報刊閱讀來解決。通過閱讀,學生可以開闊視野,交流起來更會有所作為,下筆也會有神。閱讀過程中,師生均應轉變觀念,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以最終形成自主學習能力。
自主學習作為一種能力,必須經由教師的指導和培養(yǎng)才能形成。學習者從有意識地完成某項學習任務到完全有能力自主學習必經三階段。第一階段:反復練習階段,該階段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針對某個學習內容進行反復練習,完成指定的任務。第二階段:學習者對所學內容進行反思,但其關注重點仍是學習任務本身。第三階段:學習者將關注重點轉移到學習過程上來,該階段也因此成為學習者自我管理學習的關鍵。Thomas和Augstein指出,多數學習者承認要是靠自身力量達到第三階段是困難重重的。[1]換言之,教師的缺席會增加學習者達到第三階段的難度,沒有教師的指導,學習者很難發(fā)展起自主學習的能力。由此可見,教師在發(fā)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教師首先要使學生樹立自主學習的意識,端正學生學習的動機,讓學生意識到自主學習中自己是主體,必須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主動積極地參與課堂活動。
教師在自主學習理念的引導下,須精心策劃課堂活動,以確立明確的學習任務,使學生有清晰的目標可循。
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必須時時監(jiān)督學生是否有規(guī)律地進行反復練習和自我反思。因為圍繞學習任務的反復練習和自我反思是自主學習的基礎。
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估也是自主學習的一部分。教師須對學習過程中的教學效果、學生學習效果進行評估,以形成教學的良性循環(huán)。
根據上述自主學習的三階段理論,在第一階段,教師可選取報紙的某一版面作為突破口和反復訓練的材料,擬定學習任務。以《21世紀英文報》974期的focus(焦點)版為例,該篇題為:Chinese Tourists 2nd Most Annoying in World。該篇討論了中國游客的種種惡習及該現象后面的深層次原因。教師在指導學生反復閱讀完本篇文章后,要求學生對篇章結構進行分析。整個分析過程中,學生可以分組討論,然后每組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教師對學生分析進行點評。進入第二階段,要求學生對所學習“中國游客全球表現第二差”結構進行反思,思考產生問題的原因。同時教師羅列社會諸多熱點現象,如中國式過馬路、中國式接小孩、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等,要求學生利用所學結構分析方法選其中一個現象進行分析,加深現象描述及原因分析的結構印象。在第三階段,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對整個的閱讀過程進行回顧和復習:(1)確定學習任務:細讀并分析出篇章結構。(2)對學習任務進行反思或者批判性的思考。(3)學生對自己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的表現進行評估。經過這三個階段的訓練,讀報成為學生建立自己自主學習能力的橋梁和紐帶。同時,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建立起個體的自主學習模式。
在讀報過程中,對學生進行閱讀策略、元認知策略的訓練,使學生逐漸習慣使用元認知監(jiān)控對自我學習的過程進行評價,是學生有效管理學習的一部分。
學習動機、情感、努力程度等非智力因素對學習效果的影響不容忽視,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對自己非智力因素的調控意識,以期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課堂上教師積極地創(chuàng)設條件與機會,讓學生對同學及自己的學習方法、目標及策略進行評價與監(jiān)督,逐漸從教師的外部反饋過渡到學生的內省狀態(tài)或者內部反饋,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
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需要師生雙方共同努力。首先需要轉變觀念,重視學習主體的參與,同時教師參與學習的指導和監(jiān)督,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學習主人翁地位,鼓勵和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去并對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效果進行積極的內部反饋。使用《21世紀英文報》作為學生的閱讀材料,在讀報過程中通過閱讀策略、學習策略的反復訓練,讓學生學會確立學習目標,并對該目標進行批判性的思考或反思,然后對整個學習過程中的參與進行評價,不斷完善在閱讀過程中建立起來的學習模式,有利于最終形成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1]Thomas,L.&S.Harr Augstein.On constructinga learningconversation”[C]//In R.Duda&P.Riley(eds.),LearningStyles.Press es Universityde Nancy,1990:207-21.
[2]沈鐘鐘.自主學習:定義,理論及培養(yǎng)[J].東華大學學報,2004(3).
[3]Boud,D.(ed).DevelopingStudent Autonomyin learning[C].NewYork:Kogan Press,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