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B(重慶市中醫(yī)院/重慶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皮膚科,重慶 400011)
紫外線治療皮膚病具有廣泛的適應證,有效的治療能提高療效、縮短療程、延緩復發(fā),但偶有程度不同的紫外線治療致光毒性皮炎的發(fā)生[1]。光毒性皮炎是光敏感的一種,由接觸或吸收某種化合物后,再經(jīng)日光或人工光源照射引起的皮膚反應。皮疹主要分布在光暴露部位,輕者表現(xiàn)為紅斑、瘙癢,重者表現(xiàn)為燒灼、疼痛,甚至出現(xiàn)大小不等的水皰,從而繼發(fā)感染?,F(xiàn)報道2例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紫外線治療致光毒性皮炎,以期引起臨床重視。
1.1 患者1 女性,19歲,因“白癜風”于本院行補骨脂素加長波紫外線(PUVA)光療。查體見頸、肩、胸、背大片色素脫失斑,于皮損處予8-MOP外擦30min后局部予PUVA照射。次日上午10時復診,查體見頸、胸前“V”形區(qū)彌漫性潮紅,其上見大小不等透明水皰數(shù)個,自訴燒灼樣疼痛;即刻予局部水皰行皰液抽取術,保留皰壁,3%硼酸液局部濕敷,強的松30 mg口服,每日1次,連服3d。囑患者保護皮損、避免摩擦,外出防曬。隨訪7d后,水皰全部吸收,局部大量脫皮,紅斑顏色變暗,無明顯不適感。
1.2 患者2 老年男性,因“尋常型銀屑病20多年,全身大小不等紅斑、上覆白色鱗屑”行全身NB-UVB照射。3d后患者復診,訴全身皮膚灼痛、紅腫,并出現(xiàn)大小不等水皰;查體見背部、腰腹、雙大腿彌漫性暗紅斑,伴大量脫皮,雙腋下、雙腘窩糜爛、滲出;即刻局部予濕敷、激光處理,外擦抗生素軟膏,暴露保護皮損,1周后腋下、腘窩糜爛面愈合,全身皮膚色素加深,鱗屑明顯減少,皮損變薄。
2.1 認真分析光毒反應的病因 患者1出現(xiàn)光毒性皮炎的部位為暴露部位,界限分明,衣服遮蓋部位無任何反應,故應排除首次照射劑量過大。然而患者治療當日室外紫外線較強,外出無任何避光處理,也未及時清洗皮膚上殘存的光敏劑,造成局部反復接受光照,光能量累積過大,導致光毒性皮炎的發(fā)生。故患者治療當日應注意防曬,并及時洗去殘存的光敏劑,即使在陰天也應如此?;颊?治療前未詳細詢問既往治療史,綜合考慮患者服用阿維A(具光敏作用)2周,院外紫外線治療機型、紫外線能量值大小等因素及治療后皮損表現(xiàn),起始劑量過大是主要原因。
2.2 加強醫(yī)患溝通,提高患者依從性 醫(yī)務人員應詳細向患者介紹紫外線治療的原理、作用、不良反應、治療期間的注意事項及治療劑量,通過溝通和信息交流與患者建立共識,從而提高患者依從性[2]。
2.2.1 選擇合適的治療劑量 治療前應詢問患者有無光敏史,既往治療后皮膚的反應,首次治療時前應進行最小紅斑量測試,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皮膚色素、照射部位、疾病病種等影響紫外線敏感性的因素)酌情選擇治療劑量,并遵循劑量由小到大、循序漸進、根據(jù)病情適時調整的原則[1]。根據(jù)紫外線治療儀的使用頻率,定期進行紫外線燈管能量測試(本院為3個月測試1次),了解燈管能量衰減情況,從而保證獲得最佳療效。
2.2.2 告知患者可能造成光毒性皮炎的原因 告知患者含光敏劑的食物、藥物及日常用品,治療期間應避免使用,治療當日注意防曬。光敏性食物包括葉綠素豐富的蔬菜(如:灰菜、小白菜、油菜、菠菜、萵苣、木耳、茶葉等),水果包括無花果、柑橘、檸檬、芒果、菠蘿等,海鮮包括螺類、蝦類、蟹類、蚌類等,西藥包括磺胺、降糖劑、利尿藥、安定藥、水楊酸類藥、喹諾酮類、四環(huán)素族、口服避孕藥等,中藥包括荊芥、防風、沙參、獨活、小茴香、白癬皮、白芷、補骨脂等,日用品包括含香料的化妝品、沐浴露等。
2.3 加強工作人員培訓,增強責任心 紫外線治療儀應專人負責,治療室保證適宜的溫濕度和良好的通風,保證設備的良好運轉。完善告知制度,必要時簽訂知情同意書,以書面形式告知患者紫外線治療的相關知識及注意事項,避免給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
[1]趙辨.臨床皮膚病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227-229.
[2]王錦帆.醫(yī)患溝通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