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陽市隆回縣金潭中學 彭艷瓊
初中英語教學主要培養(yǎng)的是英語語言基礎知識,主要有語音、詞匯、語法、功能和話題等部分?!毒拍炅x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指出:“初中學英語教學的目的是:通過聽、說、讀寫的訓練,使學生獲得英語基礎知識和為交際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進一步學習打好初步的基礎,使學生受到思想品德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等方面的教育;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备鶕?jù)這一要求,其教學策略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探討。
初中英語教學是學生接觸英語的基礎階段,由于英語對于同學們來說是一種新的語言,同學們對其的接受在最初普遍存在著不入門的現(xiàn)象,存在著單詞不會讀、不會背,語法不會用,發(fā)音不標準等現(xiàn)象。這些情況的存在會嚴重打擊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會使學生喪失興趣,進而產生厭學英語的現(xiàn)象。
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進行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對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培養(yǎng)。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的課程中運用一些方法來激發(fā)學生們學習英語的興趣。(1)在課堂教授的過程中,老師可以利用一部分時間教學生們唱簡單易懂的英語歌曲,通過將英語單詞與音樂相結合的方式來激發(fā)學生對于英語的興趣。(2)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一些對于英語單詞具有解釋作用的圖片、聲音或動畫,來加深學生對單詞的印象,發(fā)現(xiàn)英語單詞中蘊涵的意義,從而對其產生興趣。(3)由于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語言藝術學科,與我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老師可以將英語單詞或句子,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相聯(lián)系,使學生們了解英語,說英語,發(fā)現(xiàn)生活處處皆英語,以此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新課改要求對學生的英語教學應該“以學生發(fā)展立意”,講求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切實做到以學生為本。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強調老師的主體總用,以老師教授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為主,忽視了學生作為教育主體的重要性。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應明確師生關系,做到學生以自主學習為主,老師以指導幫助為主。老師在初中英語的教學過程中,雖是知識的傳播者與授予者,但學生是接受的主體,應該做到以學生為主體,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發(fā)展空間與時間。(1)變被動接受性學習為主動學習,注重學生的本體價值,只有在學生主動參與的前提下,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2)老師應該對每位同學的英語基礎及學習能力進行一定的了解,并根據(jù)所了解到的情況進行相應的課程安排,做到“以學生為本”,從學生的立場出發(fā),盡量做到因材施教。(3)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適時要求學生進行預習、復習等自主性學習,這樣既有助于學生以更快的速度消化老師所講的內容;又能夠使學生在老師的督促指導下盡快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進一步學習打好初步的基礎。
由于英語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交流工具,在日長的生活中隨處都可以遇見英語、使用英語,如問候、指路、購物、看病、打電話等。且進任何學科教學的目的,都是為了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交流中能夠運用。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英語的實踐性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運用能力,不僅要做到會寫英語、會讀英語,更要做到會說英語。(1)老師可以舉辦一些英語小演講,如進行英語小故事的比賽等,主要目的是為了學生們將英語說出口,說給大家聽;或者建立一個簡單的交際小環(huán)境,如英語角等,設立一個專門的區(qū)域,供學生使用,進行英語的交流。(2)老師在上課教學的過程中應盡量少使用母語,多使用英語進行教學,在課堂教學進行過程中,就某些問題與學生們展開討論,與學生們盡量用英語進行交流,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批評,增強學生們學習英語、說英語的自信心。(3)老師可以給學生分配一些小任務,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來完成。這樣做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之間的英語溝通能力,還可以鍛煉學生之間的小組協(xié)調合作能力,真正做到在學習的過程中全面、綜合發(fā)展。
英語是一門用于國際間交流使用的基礎性語言工具,對其的掌握和使用,當今社會的要求越來越高。作為英語基礎性教育的初中英語教學來說,根據(jù)新課改的要求,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的實踐運用能力,為以后的學習打好基礎,顯得尤為重要。這就要求老師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始終把握新課改的要求,切實做到以學生為本,進行教學策略的研究與創(chuàng)新,做好基礎階段的教學工作。
[1]蒙禮轉.如何搞好新課改下的初中英語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外語學法教法研究,2013(01).
[2]陳芳.關于人教版初中英語教學的反思[J].新課程:教師,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