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軼江
(云南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
近年來,商務英語隨著國際經濟活動的增多,在各種領域使用的愈來愈頻繁。從其類別來看,商務英語隸屬于專門用途英語類,最大的特點是有自身的一套專業(yè)詞匯和固定表達。熟練掌握商務英語常用詞匯及表達是學好商務英語各專業(yè)課程不可或缺的一大環(huán)節(jié)。只有對詞匯、常用表達有了很好的掌握,也才能將商務英語自如地應用到工作中。目前,全國國際商務專業(yè)人員職業(yè)資格考試從業(yè)資格英語考試規(guī)定:考生認知詞匯應達到5000 個以上,掌握運用的詞匯和詞組(包括國際商務詞匯術語)應達到2500 個以上。這是初步在專業(yè)領域內使用英語進行有效溝通需具備的最基本的詞匯量。因此,有效地讓商務英語專業(yè)的學生掌握專業(yè)英語詞匯及相關表達是授課教師在專業(yè)教學中的一項主要任務。
目前國內各院校商務英語專業(yè)主要的專業(yè)課程通常為:商務英語、工商導論、國際貿易實務、商務英語談判、翻譯、商務英語信函、寫作等課。在這些課程的學習中,由于教材全為英文編寫,學生會碰到大量相關的專業(yè)詞匯、術語需要記憶、理解和使用。很多基礎不好的學生在學習時困難很大,一些以前學過的詞在新的環(huán)境中有了新的含義,讓他們常常覺得混淆不清。一些新增的詞匯又太長、太難,總是記不住。除此之外,長而復雜的句子、固定表達頻頻出現。這些都增加了學生對于上下文理解的難度,專業(yè)課程的學習倍感吃力。
通過長期的教學觀察,筆者認為,要解決學生面臨的問題,授課教師首先應該從詞匯及固定表達方面入手,讓學生對商務英語的專業(yè)詞匯、專業(yè)表達有了清晰而深刻的認識,接下來的其他問題才可迎刃而解。
詞匯學家MaCathy(1990)曾說過:“不論(二語)學生的語法學得多好,語音多么漂亮,如果沒有足夠的詞匯來表達他的感情或理解對方的觀點和想法,他就無法用這門語言進行任何有意義的交流?!痹~匯對于任何語言的學習都是舉足輕重的。
多年來詞匯的教學法一直備受人們的關注,詞匯學習策略的研究也得到了新的發(fā)展。Oxford& Chamot 把詞匯學習策略分為三類: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和社會策略。Norbert Schmitt (1997)在此基礎上把學習策略又細分為五組:確定策略、社會策略、認知策略、記憶策略和元認知策略。這些策略包括如通過構詞法、猜測單詞、使用單詞表、閱讀英文報紙等許許多多詞匯學習小方法。
運用詞匯教學策略,授課教師可以讓學生記憶住單詞,但此舉并不能讓學生自如地運用所學語言,因為對真實英語語料進行統計分析的結果表明,自然話語的90% 由形式半固定的預制板塊組成。這說明,語言產出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單詞和語法規(guī)則的運用,語言表達的最基本單位是詞塊。
詞塊這一概念是由Becker(1975)率先提出的,他認為詞塊即是集功能和形式于一體、兼具詞匯和語法特征的語言構塊。Lewis(1993)將這種詞匯組合稱之為“詞匯組塊(lexical chunk)”。
Lewis 在其1993 年出版的The Lexical Approach 一書中提出了詞塊教學法(Lexical Chunk Approach)的理念,進一步指出,“語言是語法化的詞匯而不是詞匯化的語法組成的”。換句話說,在自然語言中大量存在的整體存儲、直接提取、無需語法生成和分析的詞塊是構成語言的基礎,語言應用能力的提高應是通過擴大學習者的詞塊來實現的。
詞塊是真實交際中以高頻率出現的大于單詞的語言現象,它融合了語法、語義和語境的優(yōu)勢,并且形式較為固定。簡單地說,詞塊就是詞與詞的組合,是一個多詞的單位。其結構相對較固定,可以做公式化的反復操練,一般指出現頻率較高,形式和意義較固定的大于單詞的結構。這種話語片斷以一個固定的單位存儲在記憶中,說話、讀、寫作需要時隨時可調用。
以上定義比較全面地概括了詞塊的本質特征,歸納起來主要有四點:(1)詞塊具有整體預制的特點,使用時不需要按規(guī)則臨時生成,而是直接從記憶中拿來就用;(2)詞塊具有詞匯和語法的特征,一方面,詞塊被不同程度地詞化,作為整體被學習、記憶和使用,另一方面,詞塊具有一定的內部結構,可進行語法分析;(3)由于詞塊被不同程度地詞化,固定程度有強有弱,一些詞塊形式完全固定,而另外一些詞塊形式半固定,允許一定的自由組合;(4)多數詞塊具有特定的語用功能。
Pawley 和Syder 認為本族語者之所以能流利地進行言語表達,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掌握了大量的詞匯化句干,交際時只需直接從記憶里提取出來組合成語句。語法的主要作用是對這些預制板塊進行修正。這種以詞塊為基礎的語言處理模式,不需要提前計劃句子的結構,緩解了交際壓力,便于說話者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交際內容和更大的話語單位上,從而保證了語言的流暢性、意義的連貫性和內容的生動性。
學生在掌握一定數量的詞塊后可以最大限度地克服中介語,提高語言表達的地道性。在初學階段,學生由于儲備的詞塊有限,只能借助詞匯和語法規(guī)則把意思“直譯”出來,而以英語為母語的說話者因為儲備了大量的詞塊,充分掌握了它們的形式、功能和意義,需要時信手拈來即可??梢姡Z學習者和本族語者在語言表達的地道性方面存在著差異的根本原因在于兩者使用詞塊的能力不同。
語用語言能力是指在一定的語境中正確使用語言形式實施某一交際功能的能力。學生只要掌握了詞塊,把詞塊和詞塊在一定語境下產生的功能意義對應起來,就能在實施某一特定的言語行為時選用適當的語言形式。并且由于“詞塊常常體現某一語言社團共有的社交知識”,“能使說話者在適當的時候、在適當的地方說適當的話”。因此,詞塊在增強二語學習者的語用意識、提高他們交際的得體性、培養(yǎng)他們的社會語用能力方面具有獨特的作用。
根據詞塊分類方法(Lewis,1993),商務英語專業(yè)課程中的詞塊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四種:
第一種,單詞和多詞詞匯(words and/ or poly -words)。這類詞塊包括由于商務過程本身所涉及到的一些專業(yè)性概念和術語以及縮略詞等,如documentary collection(跟單托收)、non-firm offer (虛盤)、WPA (水漬險)、TT(電匯)等。傳統意義上,這類詞塊被稱之為詞組,通常像單詞一樣,作為整體來理解和運用。
第二種,習慣搭配或短語限制語(phrasal constraints)。
這類詞塊通常指一些不太長的短語。如for your information,for your reference,for our file 等。
第三種,慣用句型或慣用表達方式(conventionalized or institutionalized expressions)。這類詞塊主要包括可以整體儲存的語言構塊,如名言警句和商務套句等。例如,as requested,Enclosed you will find,等等。
第四種,程式化的商務套句。這類詞塊是指那些具有國際通用性、意義精確無歧義、一般不需要放到語境中理解的約定俗成的專業(yè)術語和縮略語。除了專業(yè)術語,商務英語專業(yè)課程中還存在著大量的固定套句。在此,僅以回復詢盤開頭部分的表達謝意為例:
We are pleased to know from your letter of,that you are interested in our,
With reference to your inquiry of,,we shall be glad to offer,at the price of,
Your inquiry dated,has obtained our best and immediate attention.
這些語言結構具有固定性和生成性的特點。在固定的商務語言環(huán)境中,這類詞塊很容易從心理詞庫中提取出來,使商務交際變得流暢、高效。授課教師應將這些詞塊作為商務英語課程教學的重點,把掌握和鞏固語言知識與應用所學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
授課教師在教授專業(yè)課程時,首先應盡早有意識的在教與學中滲透詞塊作用,指導學生尋找和確定語言材料中的詞塊,進一步提供語境,對詞塊進行充分練習。其次在教學中,不要太系統講語法,而是以詞塊為主,對專業(yè)詞匯和詞組予以比較詳細的解釋和舉例,掌握關鍵詞匯的應用。要把詞塊意識運用于方方面面之中,課堂復習、測試、課后練習也以詞塊為主。教師可通過組織一系列課堂活動,提高學生的詞塊意識,鼓勵學習者自主分析語言現象,幫助學生識別和區(qū)分各類詞塊,總結語言使用規(guī)律。還可將句子劃分為不同的語義群加以理解和學習,讓學生在潛意識中把詞塊作為最小的語言單位來學習。同時,教會學生區(qū)分詞塊結構中的固定部分和可變部分,鼓勵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利用詞塊中的可變部分造句。例如,商務英語信函課中,在講解表示感謝的表達方式時,教師首先鼓勵學生對已經掌握的表達方式,根據其記憶庫中已有的語言知識進行整理和提取,創(chuàng)造出許多新的實用的句子,然后,就學生創(chuàng)造的句子中出現的錯誤和不恰當處給予糾正,最后得出正確的表達方式。
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詞塊意識后,教師可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識別并挑出材料中的語塊,并進行整理記憶,擴大詞塊儲備量。授課時,可根據語用功能進行分類訓練,使學生熟練掌握在特定語境下使用頻率較高的詞塊,然后采用語境練習法,為學生創(chuàng)造語境,或讓學生采用互相創(chuàng)設語境的方法,進行綜合應用。例如在國際貿易實務課上講解海運提單時,課前讓每個學生至少搜集一份海運提單,并要求學生找出其中的相關詞塊,再將表達方式進行匯總,這樣,可以擴大學生的相關詞塊輸入量。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對整個單證進行劃分總結,可以歸納得出提單的類型,關于承運人、托運人、收貨人、貨描、運費的支付、運輸方式的規(guī)定。如此一來,學生不僅掌握了基本的詞塊,還掌握了整個語篇的結構。以后再碰到相關的單證,理解起來就不會再感到束手無策。
學生在有了一定的詞塊輸入積累后,經過一個理解消化的過程,就可以進行產出。在此過程中,教師應多給學生提供輸出詞塊的機會,通過鞏固練習、詞塊總結擴展、按情景寫作等手段,讓學生在反復運用中加深對詞塊的理解并靈活應用。教師還可根據不同的話題或功能,讓學生進行分項操練。這些在不同語境下有著特定語用功能的語塊為課堂交際活動的順利進行提供了可能和有利條件。仍以海運提單為例,讓學生參照所學的語塊并靈活綜合運用已掌握的詞塊進行提單的制作。給學生一份空白提單和相關信息,要求學生在短時間內制出一份內容正確的單證,學生在熟悉海運提單常用詞塊后,加上總結學習獲得的專業(yè)知識,就能迅速找到每一個空白處所需的正確信息,很快就能完成該單證的制作。
總之,商務英語專業(yè)各專業(yè)課程由于聯系的緊密性,授課教師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一定不能忽視課程教學中詞塊理論的運用。把詞塊理論同語法語篇的學習以及實際交際活動結合起來,既可使學生不再進行枯燥的語法區(qū)分,又能使學生的語言語用能力得到有效地提高。
[1]全國國際商務專業(yè)人員職業(yè)資格考試大綱編委會.國際商務英語考試用書[M].北京:中國商務出版社,2007,(2):129.
[2]Norbert Schmitt & Michael McCarthy.Vocabular y:Description,Acquisition and Pedagogy[M].Shanghai Foreign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200.
[3]楊玉晨.英語詞匯的“板塊”性及其對英語教學的啟示[J].外語界,1999,(3):24 -27.
[4]Pawley A.& F.HSyder.Two Puzzles for Linguistic Theory:Native like Selection and Native like Fluency[G]∥In J.C.Richards&R.W.Schmidt(eds).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London:Longman,1983.191 -226.
[5]Skehan P.A.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54.
[6]Ellis 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