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納
(鄭州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河南 鄭州 450052)
英語寫作是反映學生英語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是鞏固學生英語基礎知識、提高英語應用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但是,對于高職高專學生,他們大多數(shù)人不能寫出高質(zhì)量的英語文章,主要具體問題表現(xiàn)在以下幾點:1.句子構造錯誤;2.詞匯搭配錯誤;3.慣用語使用不當;4.動詞使用不妥。如何幫助高職學生穿越英語文章低水平的瓶頸,如何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質(zhì)量,這是我們高職英語教師面臨的挑戰(zhàn)。為此,詞塊理論為我們提供了啟示。把詞塊理論應用于高職高專英語寫作教學對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無疑將會產(chǎn)生一定的促進作用。
詞塊是以整體形式存在的語言單位,可以整體使用,也可以稍作改動作為預制的詞塊供使用者提取。A.W rag(2002)認為詞塊是預制的一串連續(xù)的或非連續(xù)的詞或其它有意義的單位。人們在大腦中存儲著這些詞塊,使用時就可以提取,不需要用語法加以生成。詞塊對語法規(guī)則的生成有促成和限定作用。詞塊包括傳統(tǒng)意義上的單詞,但更多是指多詞詞組、固定句式、甚至語篇模式。這從一些語言學家(J.Becker,1975;Nattinger & Decarrico,1992;M.Lewis,1993;Howarth,1998)的詞塊分類中可以看得出來:1.單詞和聚合詞(words and polywords),如:at any rate,by the way;2.慣用語表達(institutional utterances),如:I’ll get it,I’m sure/surprised that…;3.慣用搭配(collocations),如:adhere to,insist on,persist in;4.句子框架和引語(sentence frames and heads),如:on the one hand…and on the other hand,firstly…secondly…thirdly…。
詞匯是語言的基礎,詞塊理論認為,更多情況下,語言是由多詞預制詞塊體現(xiàn)的,這些詞塊是語法化的詞匯。語言不是由詞匯化的語法構成的?!俺晒Φ挠谜Z”是一個比“準確的用語”更為廣泛的概念,語言的中心象征是它的整體性,它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詞塊就像這個有機體的元素。語言教學的重要任務是喚起學習者的詞塊意識,開發(fā)他們的詞塊組合能力。正如M.Lweis(1997)所指出的,語言知識的獲得和語言能力的提高是通過不斷增加詞塊占有量,有效掌握語言結構而實現(xiàn)的。學習詞塊比學習語法更重要(Windowson,1989)。
認知心理學認為,人對事物記憶的強弱是由大腦對信息處理的程度決定的。對單個詞項的重復記憶是淺層處理,而將詞項與其所在的結構和語境結合起來記憶則是深層處理。詞塊是人們在不同語境重復使用中抽象而成的,是信息深層處理的結果。
人工智能研究發(fā)現(xiàn),人們交際時,不是創(chuàng)設嶄新(mint fresh)話語,而是將語言板塊組合起來。在知識表征的雙重模式體系中,以記憶力為基礎的體系(memory-based system)具有公式化的特性。它可以根據(jù)需要加以提取,尤其是在交際時間有限時,它能從記憶中提取,滿足交際的需要,做到準確、流利。由于詞塊在大腦中的存儲,使用交際話題具有可預測性,可以在語言運用中提取適當詞塊,把注意力從單個詞項轉(zhuǎn)移到話語語篇結構上,并在語言規(guī)則的指引下構建流暢的語篇。
由于詞塊可以提供高層(語篇層)信息,可以促進客觀理解進程,因此,Nattinger&Decarrico(1992)把能提供語篇構架的詞塊稱為宏觀組織者。這些詞塊是語篇組織結構的方向性標志,如題目標志、題目總結、題目轉(zhuǎn)換、題目間的關系、舉例、評價等。詞塊可以表明語篇開始,主位推進,語篇結束。因此,對詞塊的系統(tǒng)掌握可以促進對語篇的組織能力,在表達思想時可以提高準確性。對詞塊的整體記憶,培養(yǎng)詞塊意識,有助于按照英語本族人的思維方式構建出邏輯清晰嚴密的語篇。
像建房的原材料經(jīng)建筑師之手可打造成高樓大廈一樣,詞塊是構建語篇的素材。詞塊需要經(jīng)過作者的細心安排,方可構建成流暢性的語篇。
詞塊具有信息功能:可以陳述命題和傳遞信息,如by means of,in the running;評價功能:可以傳達說話人的評價或態(tài)度,如 It’s an ill wind,a pain in the neck;情境功能:可以提供語言環(huán)境和對環(huán)境作出反應;情態(tài)功能:可以傳遞勸告、請求等信息,如 You know what Imean,Ikid you not;組織功能:可以組織文本和點明語篇結構,如by the way,for instance.這些功能主要體現(xiàn)在“社會交往”,“必要的話題”和“話語技巧”三個方面。鑒于此,這為語篇架構提供了理論基礎。
詞塊是構成篇章的素材,詞塊的輸入量是語篇產(chǎn)出的前提。Krashen的輸入理論認為,只有語言習得接觸到“可理解的語言輸入”并且把注意力集中到對意義或信息的理解時才能產(chǎn)生習得。理想的輸入具備以下特點:1.可理解性;2.有趣且相關;3.非語法程序安排;4.要有足夠的輸入量。這說明,大量的可理解的詞塊輸入才可成為有效語言交際的基礎。我們認為,詞塊的分類記憶是成為輸入的有效手段。為此,我們可以按功能對詞塊加以分類。
(1)表示比較與對照的詞塊:A is similar to B.compared with A,B has some strong points.A and B have something in common.A differs from B in that…
(2)表示因果關系的詞塊:The reason fro…is that+clause.As a result/therefore/consequently,the weather changes.For this reason/because of…
(3)表示不同觀點的詞塊;
(4)表示過渡的詞塊;
(5)表示概括的詞塊;
(6)表示必須、緊要、難以做某事的詞塊;
(7)表示上下文轉(zhuǎn)承的詞塊;
(8)用于論證的詞塊;
(9)用于說明的詞塊;
(10)用于文章開頭和結尾的詞塊;
(11)用于描寫人物性格、態(tài)度、外貌的詞塊;
(12)用于敘述故事發(fā)生、發(fā)展、高潮和結尾的詞塊;
(13)用于描述圖標的詞塊;
(14)用于描述方位、環(huán)境、名勝古跡、面積、頻率的詞塊;
(15)常用典故、諺語、名人名言。
研究證明,把記憶作為“可理解性輸入”,可以在需要時提取,變成有效產(chǎn)品。寫作教學中的詞塊意識的培養(yǎng)有利于學生對篇章的整體掌控,有利于提高語言表達的規(guī)范性、流暢性,有利于減少母語的負遷移。教學中加強詞塊訓練和詞塊輸入,讓學生在寫作實踐中加深對詞塊的理解,鞏固對詞塊的掌控和運用。
[1]Lewis.M.The Lexical Approach[M].Hove:Teacher Training Publication,1993.
[2]A.Wray.Formulaic Language and the Lexica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3]丁言仁,戚焱.詞塊運用于英語口語和寫作水平的相關性研究[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5(3):50-54.
[4]鄭友奇,許先文.語言研究的普遍性向領域特殊性的過渡—語塊的認知科學理論及模式探索[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7(2):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