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許多教師都很困惑:英語課堂教學氣氛低迷,學生對英語知識總是處在被動接受的狀態(tài),學習效率低,教學質(zhì)量始終難以提高。教師要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努力打造一個高效、愉悅的英語課堂,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
[關鍵詞]高效;愉悅;課堂教學
一、親其師信其道,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1.尊重、理解和寬容學生。愛因斯坦曾說過:“善于寬容也是教育修養(yǎng)的感情問題。寬容之中蘊涵了了解、信任、等待,表明了教育者對教育對象積累了足夠的信心,也滲透了一種對事業(yè)、對學生的誠摯的熱愛?!弊鳛榻處煟覀儜撘詯坌臑槌霭l(fā)點,理解學生的困難,寬容學生的過錯。
2.拉近師生距離。首先,必須具備師愛。教師對學生需要一種神圣的愛,不要求回報,嚴慈相濟,這種愛是學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礎,因為熱愛一個學生就等于塑造一個學生,而厭棄一個學生無異于毀掉一個學生??梢哉f,有了這種師愛,教師就可以傾注他一生的愛心,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就會拿自己的師德與師才方面與別人相比,從而不斷地揚長避短,取得長足的進步,這就是所謂的“愛的力量”。其次,要拉近師生距離,培養(yǎng)與學生共同的興趣愛好。師生間的距離一拉近了,學生對老師就會多一份親切,少一份陌生,這種“愛生之所好”的教育方法比起單純大道理的說教強過千倍。
二、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
小學生活潑好動,自控能力差,如果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課堂常規(guī),就不可能將學生有序地組織在教學活動中,更談不上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
1.防患于未燃,抓好期初工作。在第一節(jié)導言課上,就要向?qū)W生提出一些行為要求。如專心聽講、不講廢話、善于傾聽同學的發(fā)言等,使他們明確在英語課上什么事該做,什么事不該做。與此同時,還要適時地將一些一般性要求固定下來,形成學生的課堂行為規(guī)范并嚴格監(jiān)督執(zhí)行,這樣不僅可以提高課堂管理的效率,避免秩序混亂,而且一旦學生適應這些規(guī)則后會形成心理上的穩(wěn)定感,增強對課堂教學的認同感。
2.做好課堂教學的獎懲。每個人都期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小學生更是愛受表揚,為此,教師可以制訂一套貫穿于每節(jié)課、關系整個學期的獎懲制度,這獎勵還可關系到個人和集體。
三、讓英語課堂充滿挑戰(zhàn)與活力
1.應用直觀教具。小學生的思維處于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發(fā)展的階段,他們對英語單詞、句子的掌握要依靠直觀形象的幫助,對一些直觀、形象的事物較容易接受,因而小學英語教學中使用直觀教具非常重要。直觀教具主要能使學生對語言知識的記憶更加牢固和準確,生動直觀的形象還能使學生產(chǎn)生良好的興趣和學習熱情。此外,教師也可以利用圖片、掛圖、地圖、圖表等直觀教具讓語法規(guī)則化、形象化、條理化,學生一目了然,便于理解和記憶。
2.用順口溜幫助學生記憶。英語自身富有音樂節(jié)奏,抑揚頓挫的語音語調(diào)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若能把一些枯燥的但具有一定聯(lián)系的知識編成一個個簡單易學的順口溜,再輔以教師自身的素質(zhì)和充滿激情的教學,如豐富的表情、幽默的語言、大方得體的教態(tài)等。這每一舉手投足,使整個課堂就宛如一場醉人的配樂詩朗誦。學生從中體味無窮,不知不覺中,他們的興趣和聽說能力就會有較大的提高。
3.開展各種課外活動。英語課外活動與課堂教學的目的是一致的,是英語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輔助形式。開展課外活動可以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語言實踐機會,增加了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接觸的機會,有利于教師了解學生的實際水平,為因材施教開辟一條更有效的途徑,為每一個學生提供施展自己才能的機會;有利于開發(fā)學生智力,拓寬學生視野,培養(yǎng)合作精神。活動的開展要有計劃,有目的性,活動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如組成英語歌曲演唱組、英語朗誦組、英語戲劇表演組、英語游戲組等。
4.開展英語競賽,提供成功機會。小學生表現(xiàn)欲和榮譽感都比較強,適當?shù)亻_展英語競賽,既能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能對學習的思維、記憶、理解、反應等能力進行訓練,有利于綜合素質(zhì)的培養(yǎng)。英語競賽的形式有書寫比賽、識記單詞比賽、朗誦比賽、查字典比賽、歌詠比賽、英語智力競賽等。各種競賽最好由學生主持,由教師和學生共同組成評委小組,競賽優(yōu)勝者可給予一定的獎勵。
責任編輯 王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