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爽英
(浠水縣清泉鎮(zhèn)衛(wèi)生院,湖北 浠水 438200)
急性闌尾炎術后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袁爽英
(浠水縣清泉鎮(zhèn)衛(wèi)生院,湖北 浠水 438200)
目的研究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對急性闌尾炎術后患者干預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1至2012年間收治的160例行急性闌尾炎切除術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80例,兩組軍接受常規(guī)外科護理,實驗組在此基礎上進行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觀察兩組患者術后恢復情況和情緒精神狀態(tài)。結(jié)果術后48h對照組SAS評分(37.8±7.4),HAMA評分(17.6±5.7),實驗組SAS評分(31.6±4.8),HAMA評分(13.4±4.2),實驗組SAS、HAMA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VAS評分(2.3±0.9)分,顯著低于對照組的(4.2 ±1.6)分(P<0.05)。實驗組排氣、下床、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結(jié)論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能改善患者術后焦慮緊張狀態(tài),促進患者心理和身體的恢復。
急性闌尾炎;心理護理;健康教育
闌尾是盲腸末端的一段盲管,管腔細小,頸部狹窄,食物殘渣及糞石等易落入腸腔,造成嵌頓,引起局部血液循環(huán)障礙,發(fā)生缺血壞死等病理改變[1]。急性闌尾炎是一種常見的急腹癥,其起病急驟,病情變化迅速,易發(fā)生穿孔、腹膜炎、休克等并發(fā)癥,危及患者生命,手術切除是常規(guī)外科處理手段,我院對2011至2012年間收治的160例急性闌尾炎切除術后患者分組進行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以研究其對患者術后身心恢復的干預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間收治的160例急性闌尾炎行急診手術切除的患者,患者就診時多有轉(zhuǎn)移性右下腹痛、腹肌緊張、體溫升高、嘔吐、血象中性粒細胞升高等表現(xiàn),經(jīng)術后確診為急性闌尾炎。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80例,實驗組男49例,女31例,年齡17~66歲,平均(42.6±4.8)歲,受教育程度:小學及以下31例,中學32例,專科及以上17例;對照組男48例,女32例,年齡16~68歲,平均(43,2±5.1)歲,受教育程度:小學及以下30例,中學32例,??萍耙陨?8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受教育程度、麻醉方式、手術方式等臨床資料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常規(guī)外科護理,定時換藥、觀察傷口、按醫(yī)囑給藥、監(jiān)護生命體征等。實驗組在此基礎上接受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急性闌尾炎患者多急診入院,對此突然變故沒有心理準備,在醫(yī)院陌生環(huán)境和手術后活動受限條件下易發(fā)生恐懼、焦慮、煩躁等心理變化[2],護理人員在日常護理工作中應主動與患者交流,觀察其心理波動情況,了解其焦慮、恐懼原因,向其解釋所執(zhí)行護理操作,消除患者疏遠陌生感和恐懼感,建立患者對醫(yī)護人員的信任和安全感,使用多媒體等手段幫助患者放松心情、緩解情緒,分散對術后疼痛等不適感的注意力。布置綠色植物、盆景,注意通風、消毒、光線管理等,換藥、輸液、擦洗、開關門等動作熟練、輕柔,營造良好的病房環(huán)境,幫助患者獲得良好的起居和睡眠。根據(jù)患者文化層次使用合適的語言向其講解闌尾炎的病因、癥狀、手術基本步驟、術后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等,指導患者建立規(guī)律健康的飲食習慣,忌暴飲暴食和不規(guī)律飲食,餐后避免劇烈活動,保持大便暢通等[3]。指導患者術后適量活動和及早下床等,促進胃腸道功能恢復。
1.3 評價方法
于術后48h使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視覺疼痛模擬量尺(VAS)等對患者情緒和疼痛狀態(tài)等進行評價。觀察兩組患者術后肛門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等指標。
1.4 統(tǒng)計學
使用SPSS15.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兩組患者計數(shù)資料間比較使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使用t檢驗,當P<0.05時認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術后焦慮及疼痛情況比較
術后48h對照組SAS評分(37.8±7.4),HAMA評分(17.6± 5.7),實驗組SAS評分(31.6±4.8),HAMA評分(13.4±4.2),實驗組SAS、HAMA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VAS評分(2.3±0.9)分,顯著低于對照組的(4.2±1.6)分(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焦慮及疼痛情況比較
2.2 兩組患者術后肛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等情況比較
對照組排氣時間(14.7±6.9)h,下床時間(8.3±2.2)h,住院時間(3.1±1.2)d,實驗組排氣時間(8.4±3.1)h,下床時間(6.5±1.8 )h,住院時間(2.3±0.9)d。實驗組排氣、下床、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
表2 兩組患者術后肛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等情況比較
隨著醫(yī)療水平的發(fā)展和醫(yī)學模式的改變,新型護理模式要求護理人員不僅對患者提供醫(yī)療技術的專業(yè)護理,更要進行精神心理的支持;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能幫助患者了解病情、建立對醫(yī)療機構信任感和安全感,提高對治療過程的依從性,對疾病的康復和預防復發(fā)有積極作用[4]。
急性闌尾炎是一種常見的急腹癥,起病急、發(fā)展快、腹痛劇烈,患者因疼痛及胃腸道反應等不適感,會產(chǎn)生緊張、焦慮、恐懼等負面情緒,由于缺乏醫(yī)學專業(yè)知識,不能全面準確地了解病情,對病情想象常過于夸大,過分擔心;經(jīng)手術治療后尤其是縱切口手術后,患者咳嗽、翻身等活動常造成腹壓內(nèi)增加,可引起切口疼痛加劇,甚至造成縫線裂開、組織撕裂、切口疝等,影響患者情緒穩(wěn)定及身體恢復[5]。我院對實驗組80例患者進行術后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通過健康教育普及醫(yī)學常識,使患者對自身疾病有理性認識和適度反應,通過及時交流和觀察了解患者情緒波動,對患者不良情緒及時通過心理手段進行干預,使患者輕松愉快地度過住院期,有利于身心的恢復。由表1可見,術后48h的SAS和HAMA焦慮量表對照組均高于實驗組,說明實驗組患者焦慮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VAS得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心理護理能減輕患者痛苦的主觀感受。表2所示實驗組患者在術后排氣時間、下床時間、住院時間等方面均顯著短于對照組,可見良好的心理干預不僅有助于緩解情緒焦慮還可以促進胃腸功能恢復和切口愈合。
所以綜上所述,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能加深患者對疾病認識,避免對病情過度關注,緩解術后焦慮情緒和疼痛感受,促進患者胃腸功能和手術損傷的恢復,是一種適應新型醫(yī)學模式下的整體化護理方案。
[1] 龐燕梅,羅麗芳.小兒闌尾術的術后護理及健康教育[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1,9(29):99.
[2] 謝衛(wèi)仙,田玫.健康教育對提高急性闌尾炎患者接受手術治療的依從性作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3):492-494.
[3] 杜玉芝.急性闌尾炎圍手術期的心理調(diào)護[J].臨床合理用藥,2012, 5(1):62-64.
[4] 譚茜.健康教育路徑在闌尾炎患者圍術期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1,8(31):75-76.
[5] 趙雙.急性闌尾炎患者的臨床外科護理[J].吉林醫(yī)學,2012,33(30): 6691.
R473.6
B
1671-8194(2013)18-035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