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勃
【摘 要】目的 測定清半夏飲片中白礬的殘留量,考察不同飲片企業(yè)生產(chǎn)的清半夏飲片中白礬殘留量差異,為清半夏質量控制提供科學依據(jù)。方法 采用Na2EDTA滴定法測定。結果 不同飲片生產(chǎn)企業(yè)生產(chǎn)的清半夏飲片中白礬殘留量差異顯著,其中最高為10.59%,最低為6.26%。結論 所建立的測定方法操作簡單,重復性好,結果準確可靠,可用于清半夏飲片中白礬的限量控制。
【關鍵詞】清半夏;滴集;含量測定
清半夏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e(Thunb.)Breit經(jīng)過白礬[含水硫酸鋁鉀,KAl(SO4)2·12H2O]溶液浸泡后所得的炮制品。始載于宋·《圣濟總錄》“白礬水浸七日,焙干”。《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05年版將清半夏收載于半夏項下。臨床上清半夏主要用于濕痰咳嗽、痰熱內結、風痰吐逆、痰涎凝聚、咯吐不出。白礬為含鋁化合物,作為炮制輔料在降低半夏毒性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1],但有文獻報道,長期接觸或攝入Al3+可能會導致老年性癡呆,引起小細胞性貧血。清半夏經(jīng)白礬炮制后,炮制品中均有白礬殘留,作為臨床上配伍率極高的一味常用中藥,飲片中白礬殘留量究竟多少,未見報道。我們在白礬相關檢測方法的基礎進行了改進,選用乙二胺四醋酸二鈉(Na2EDTA)絡合滴定法測定清半夏飲片中白礬的殘留量,取得滿意效果。
1.試藥與儀器
KAl(SO4)2·12H2O(廣州光華化學廠有限公司,分析純,純度≥99.5%,批號20070830),Na2EDTA(成都市科龍化學試劑廠,分析純,純度≥99.0%,批號T20090108),硫酸鋅(國藥集團化學試劑公司,分析純,純度≥99.5%,批號T2008042108),其他試劑均為。
分析純。鋅滴定液(0.05mol/L)、Na2EDTA滴定液(0.05mol/L):配制參照2005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滴定液(附錄XVF)。醋酸-醋酸銨緩沖液(pH6.0):配制參照2005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緩沖液(附錄XVD)。二甲酚橙指示劑:取二甲酚橙0.2g,加適量的水使溶解成100mL,搖勻,即得。BP211D電子天平(德國Sartorius公司)、箱式電爐(上海錦屏儀器儀表有限公司)、恒溫水浴鍋(上海申勝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電子萬用爐(天津泰斯特儀器有限公司)等。
2.含量測定
2.1樣品處理條件的選擇
白礬在高溫下不穩(wěn)定,故對試驗中樣品的灰化條件進行了考察。將樣品5g置于馬弗爐中進行灰化,選擇灰化溫度300、400、500、600、700℃,灰化時間4、5、6、7h。綜合考察500℃灰化6h的效果最好。可用于清半夏中白礬的殘留量測定研究。
2.2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清半夏粉末(過4號篩)約5g(同時另取本品粉末測定水分),精密稱定,置坩堝中,緩緩熾熱,至完全炭化時,移入馬弗爐中500℃灰化6h。取出,放涼。在坩堝中小心加入稀鹽酸約10mL,用表面皿覆蓋坩堝,置水浴上加熱10min,表面皿用熱水5mL沖洗,洗液并入坩堝中,濾過,坩堝及殘渣用水100mL分次洗滌,合并濾液,濾液加0.025%甲基紅的乙醇溶液1滴,滴加氨試液至溶液顯微黃色。加醋酸-醋酸銨緩沖液(pH6.0)20mL,精密加Na2EDTA滴定液(0.05mol/L)25mL,煮沸3~5min,放冷,加二甲酚橙指示液1mL,即得。
2.3測定方法
用鋅滴定液(0.05mol/L)滴定至溶液自黃色轉變?yōu)槌燃t色,并將滴定的結果用空白試驗校正。每1mL的Na2EDTA滴定液(0.05mol/L)相當于23.72mg的KAl(SO4)2·12H2O。
2.4精密度考察
精密稱取白礬對照品(080714)0.3g,置于坩堝中,按“2.2”項下“在坩堝中加入稀鹽酸約10mL”起操作,平行5份,按上述方法測得白礬含量,計算RSD=0.184%,表明本法精密度良好。
2.5重復性考察
取清半夏粉末(批號080714)約5g,精密稱定,平行5份,按“2.2”項下方法分別制成供試品,進行測定。結果樣品中白礬平均殘留量為7.08%,RSD=0.441%,表明該方法重復性良好。
2.6穩(wěn)定性考察
按“2.2”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每隔2h測定1次,共測6次,結果表明白礬在10h內穩(wěn)定,RSD為0.394%,符合要求。
2.7加樣回收率試驗
取已知白礬含量的清半夏粉末(批號080714)約2.5g,精密稱定,平行9份,分別加入一定量的KAl(SO4)2·12H2O對照品。按“2.2”項下方法制成供試液。結果加樣回收率為99.29%, RSD=0.625%,表明該方法的加樣回收率符合要求。
2.8樣品測定
取不同廠家10個批次的清半夏藥材粉末約5g,精密稱定重量,按“2.2”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測定清半夏飲品中白礬的殘留量。結果表明,不同飲片生產(chǎn)企業(yè)生產(chǎn)的清半夏飲片中白礬的殘留量差異較大,最高為10.59%,即在100g清半夏中白礬占1/10,最低為6.26%,高低殘留量之間相差40%。
3.討論
目前白礬的主要檢測方法有原子吸收光譜法、鉻天青S比色法、Na2EDTA滴定法、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fā)射光譜儀測定法等。儀器分析方法測定白礬,靈敏度高,選擇性好,對微量鋁測定更有優(yōu)勢,但這些方法都需要借助分析儀器,不適合我國大部分中藥飲片生產(chǎn)廠家的日常檢測。本試驗首次采用Na2EDTA滴定法測定中藥飲片中輔料白礬的殘留量,干擾因素少,測定范圍寬,但由于Al3+與EDTA反應較慢,不宜直接用Na2EDTA滴定,因此采用返滴法。
目前樣品的提取方法有高氯酸-硝酸消解、鹽酸超聲提取、馬弗爐灰化法等,經(jīng)過提取方法考察,發(fā)現(xiàn)采用高氯酸-硝酸消解,樣品消化不完全,提取液顏色過深,對試驗結果有明顯的干擾;鹽酸超聲提取方法簡單,但是提取不完全,測定結果較馬弗爐灰化法含量下降了18%。本試驗采用馬弗爐灰化法,結果可靠,重復性好,平均加樣回收率達到99.29%。
鋁很難由腎臟排出,鋁的蓄積與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損害、骨損害和造血系統(tǒng)損害有關,尤其與阿爾茨海默氏病關系密切。長期攝入白礬會引起人體某些功能的衰退。目前,過量使用白礬所引起的安全問題受到社會的極大關注,現(xiàn)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未對飲片中白礬的限量做出規(guī)定。本試驗測定清半夏飲片中白礬殘留量,為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中清半夏飲片白礬限量提供了依據(jù)。
【參考文獻】
[1]熊玥,吳皓,劉福燕.清半夏飲片中白礬的殘留量測定.論文網(wǎng),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