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穎
(肇慶邊防檢查站,廣東 肇慶 526040)
探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內科護理的效果
王 穎
(肇慶邊防檢查站,廣東 肇慶 526040)
目的 通過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臨床觀察和病因分析,探討采用內科護理的效果和具體對策。方法 選取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到我市二院(本人在市二院消化內科進修培訓期間)就診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0例,并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采用內科綜合護理方法,包括采用緊急處理、心理護理、飲食護理等,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療法。結果 采用內科綜合護理措施后,觀察組60例患者顯效45例,有效10例,無效5例,總體有效55例,而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措施顯效35例,有效5例,無效20例,總體有效40例,兩組患者有效率對比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兩組患者總體滿意度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內科綜合護理措施后,患者的搶救成功率得到明顯提升,出血癥狀得到了控制,有效地避免了各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同時,患者的滿意度也得到了明顯提升。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內科護理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臨床上一種較為常見的疾病,其發(fā)病急,會引發(fā)各種并發(fā)癥,在臨床上多表現(xiàn)為嘔血、便血、發(fā)熱等,如果不能夠在第一時間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積極有效的處理措施,很有可能延誤患者的治療時機,造成患者死亡。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因是極為復雜的,包括患者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長期肝氣郁結或勞累過度等,都有可能成為其誘因[1-3]。而其中造成上消化道出血的最主要病因就是消化性潰瘍。我市二院在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間共收治了120例急性上消化出血患者,對其中60例患者采用內科綜合護理后,效果明顯?,F(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到我市二院就診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0例,男68例,女52例,年齡在20~68歲,并以隨機方式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有家人陪同。120例患者均通過胃鏡檢查,并且確診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通過對出血原因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因食管靜脈曲張15例,因胃潰瘍30例,因急性糜爛出血性胃炎32例,十二指腸球部潰瘍43例。首先,我們對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進行比較,通過觀察我們得出,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法,顯效患者顯效35例,有效5例,無效20例,采用內科綜合護理方法顯效45例,有效10例,無效5例。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內科綜合護理措施
1.2.1 做好密切的臨床觀察
密切的臨床觀察是做好內科護理的前提,也是患者生命安全的保證。首先,護理人員要密切觀察患者的臨床生命特征。包括觀察患者的血壓情況、脈搏跳動情況、呼吸是否通暢、體溫是否升高等,一旦患者的這些生命指數由變化,要及時地采取應急措施。比如患者體溫持續(xù)偏低,很有可能是失血性休克,患者體溫在38℃以上則有可能是出血后誘發(fā)了感染。其次,要觀察并詳細記錄患者的出血量,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一個突出的臨床表現(xiàn)就是嘔血、吐血,如果不對患者的出血量進行密切觀察,很有可能造成嚴重后果。因此,護理人員必須認真觀察患者的嘔血情況,患者的便血,查看其便血是否有腥臭,并以此來判斷患者的出血部位。一般來說,如果患者嘔吐咖啡色液體或鮮血,那么可以判定患者的出血部位在幽門以上,如果患者大便呈黑色且有便血,那么可判定患者的出血部位在幽門以下。如果患者反復嘔血,且黑便次數增多,護理人員要勤加觀察,這有可能是患者消化道繼續(xù)出血的征兆。
1.2.2 做好臨床緊急護理
要想加快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恢復速度,保證患者的安全,必須要做好臨床緊急護理處理。首先,護理人員加強對患者臨床不適癥狀的觀察,如果患者出現(xiàn)嘔吐,護理人員要及時叮囑或幫助患者進行調整,比如可以讓患者將頭部偏向一側,避免嘔吐時患者呼吸不暢,或吸入血液發(fā)生窒息。其次,對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來說,保證臥床休息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很多患者在休息時會出現(xiàn)姿勢不對的情況,護理人員要及時地引導患者進行調整,要讓患者保持平臥位休息,以保證充足的腦部供血,同時,要讓患者稍微抬高下肢。再次,護理人員要對患者進行及時的止血護理和補充血容量護理。一般采用三腔二囊管壓迫止血護理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在對患者進行插管之前,要認真檢查囊管是否存在漏氣問題,要認真觀察患者是否存在神志不清狀況,避免患者出現(xiàn)意外癥狀。在插管之后要保證胃氣囊壓力和食管氣囊壓力維持在標準值之內。當然,在插管完成之后,護理人員還要持續(xù)觀察患者的情況,觀察患者引流液的數量與顏色是否有異常。
1.2.3 做好患者飲食、不適癥狀的基礎護理
除了做好臨床緊急護理之外,還要做好患者的基礎護理工作?;A護理注意事項繁多,需要護理人員認真仔細。比如要做好患者的飲食護理,當患者出現(xiàn)嘔血癥狀時,一定要禁止患者飲食,并持續(xù)觀察患者在隨后的24h內有沒有繼續(xù)嘔血,只有在患者停止嘔血時,才可以讓其飲食少量流質食物。很多患者在病情穩(wěn)定之后就開始大吃大喝,這對于恢復是極為不利的,護理人員要叮囑患者進行定量飲食,讓患者保持少食多餐,避免暴飲暴食。同時,要嚴謹患者食用一些刺激性的食物,要讓患者忌煙酒。除了飲食護理之外,還要對患者進行口腔衛(wèi)生護理和清潔護理,患者嘔血后口腔中會充斥著血腥味,要及時地對患者進行口腔護理,避免患者因為血腥味太濃出現(xiàn)嘔吐情況。
1.3 效果判定
對兩組患者的滿意度和護理效果進行對比,采用自擬的滿意度調查表對患者的滿意度進行調查,其中共包括滿意、一般及不滿三個選項;護理效果包括顯效、有效、無效等。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分析,采用χ2對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進行檢驗,患者滿意度對比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為統(tǒng)計學意義標準。
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進行比較,其中觀察組患者的合作率為92.0%,對照組患者的合作率為67%,統(tǒng)計分析χ2為5.347,兩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兩組患者的滿意度進行比較,其中觀察患者的總滿意率為97.0%,對照組總滿意率為760%,兩組對比差異較大(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表2。
表1 兩組患者有效率比較(n.%)
表2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n/%)
通過臨床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誘發(fā)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因素較多,且上消化道出血呈現(xiàn)出發(fā)病較急的特點,患者在臨床上容易出現(xiàn)嘔血、吐血、便血,上腹疼痛癥狀,患者在出血的同時還有可能誘發(fā)其他并發(fā)癥。這就要求護理人員要仔細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對患者進行全方位的細致觀察,并認真記錄患者的臨床反應,為患者的臨床治療提供依據。護理人員還要提高自身護理水平,做好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緊急護理工作,讓患者在第一時間得到急救護理。同時,護理人員還要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工作。很多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因對自己的病情認識不清,他們認為出血就意味著病情加重,認為自己已經患了不治之癥,因此,往往會出現(xiàn)焦慮、精神不佳癥狀,會產生嚴重的心理負擔,這種心理負擔會影響患者的康復,甚至會讓患者的病情加重。這就要求護理人員要及時地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要讓患者正確認識自己的病情,認識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一些臨床癥狀和恢復中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讓患者有充分的心理準備。發(fā)現(xiàn)有嚴重心理負擔的患者要及時地進行引導,讓他們積極地配合治療,早日康復。同時,還要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讓患者掌握一些有利于自身康復的常識,爭取早日康復。總的來說,內科護理對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效果明顯,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譚仕秀,呂艷.上消化道出血的內科護理[J].健康必讀(中旬刊), 2012,11(3):225-226.
[2] 位志卿.100例上消化道出血的內科護理[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1, 18(13):107-108.
[3] 朱麗君.126例上消化道出血的內科護理[J].健康必讀(中旬刊), 2012,11(8):415-416.
R473.5
B
1671-8194(2013)21-036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