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琴
(江西省撫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骨一科,江西 撫州 344000)
預防VSD術后引流管堵塞的臨床護理分析
李淑琴
(江西省撫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骨一科,江西 撫州 344000)
目的 對應用綜合護理模式對接受VSD治療的患者實施護理的臨床效果進行研究。方法 抽取72例接受VSD治療的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平均每組36例。采用常規(guī)橡膠管或塑料管及相應護理措施對對照組患者在術后實施護理;采用現代VSD管及相應護理措施對觀察組患者在術后實施護理。結果 觀察組患者引流管堵塞現象的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病情控制時間和住院治療總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護理服務患者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結論 應用綜合護理模式對接受VSD治療的患者實施護理的臨床效果非常明顯。
綜合護理,VSD,引流管堵塞,護理
VSD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是一種設計非常獨特的新型引流治療技術,該項技術目前已經成為臨床對骨科和多種外科創(chuàng)面進行處理的一個標準模式,但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引流管堵塞現象的發(fā)生率較高,對治療效果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使敷料更換次數明顯增加,患者經濟負擔加重[1]。本次研究對接受VSD治療的患者在術后應用綜合模式實施護理的臨床效果進行研究?,F對整個研究過程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
在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抽取72例接受VSD治療的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患者中男21例,女15例;患者年齡23~64歲,平均年齡(41.6±1.3)歲;體質量43~81kg,平均體質量(59.2± 2.7)kg;觀察組患者中男22例,女14例;患者年齡25~63歲,平均年齡(41.4±1.2)歲;體質量44~82kg,平均體質量(59.4±2.8)kg。抽樣研究對象在年齡、性別、體質量等幾項自然資料方面比較均無顯著組間差異(P>0.05),可進一步進行科學比較研究。
1.2 方法
①對照組護理方式:采用常規(guī)橡膠管或塑料管及相應的常規(guī)護理措施在術后實施護理。②觀察組護理方式:采用現代VSD管及相應護理措施在術后實施護理,主要護理措施包括:a.嚴密觀察病情變化;b.保證持續(xù)負壓引流;c.及時處理引流管堵塞;d.實施積極有效的疼痛護理;e.為患者安排合理健康的飲食;f.進行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干預[2]。
1.3 觀察指標
將兩組研究對象的引流管堵塞現象發(fā)生率、病情控制時間、住院治療總時間、護理服務患者滿意度等情況作為觀察指標進行對比。
1.4 數據處理
本次研究所得數據資料均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8.0進行處理,以均數加減標準差形式(χ—±s)表示計量資料,對計數資料和組間對比分別進行t檢驗和χ2檢驗,當P<0.05時,認為差異有顯著性,有明顯的統計學意義。
2.1 引流管堵塞發(fā)生率和護理滿意度
有14例對照組患者在治療期間出現引流管堵塞現象,引流管堵塞發(fā)生率為38.9%;有2例觀察組患者在治療期間出現引流管堵塞現象,引流管堵塞發(fā)生率為5.6%。兩組引流管堵塞現象發(fā)生率組間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0.05)。有29例對照組患者對護理服務感到滿意,護理服務患者滿意度為72.2%;有35例觀察組患者對護理服務感到滿意,護理服務患者滿意度為97.2%。兩組患者護理服務滿意度組間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引流管堵塞發(fā)生率和護理滿意度情況比較[n/(%)]
2.2 病情控制時間和住院治療總時間
對照組患者經(9.61±1.72)d治療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觀察組患者經(6.82±1.36)d治療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兩組患者病情控制時間組間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共計住院接受治療(13.25±2.02)d,觀察組患者共計住院接受治療(9.33 ±1.48)d,兩組患者住院治療時間組間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病情控制時間和住院治療總時間比較(d)
負壓封閉引流技術目前在臨床上已經被廣泛的應用于對下肢大面積撕脫傷的軟組織缺損的創(chuàng)面進行治療的過程中,使創(chuàng)面能夠得到更加有效地覆蓋和保護,使感染癥狀的發(fā)生率降低[3,4];還能及時將已經壞死的組織清除,使局部微循環(huán)得到顯著改善,對肉芽的生長起到有效的刺激作用,并使植皮區(qū)的生長速度明顯加快;對消滅死腔具有幫助作用,可以使創(chuàng)面明顯縮小,進一步縮短治療時間,減少頻繁換藥而帶來的痛苦;同時采用透明薄膜,有利于對創(chuàng)面進行動態(tài)觀察[5,6]。所以應用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對下肢大面積撕脫傷的軟組織缺損創(chuàng)面進行治療,可以及時將已經壞死的組織清除,對感染現象進行有效地控制,同時使創(chuàng)面愈合的時間縮短,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1] 韋永鮮,陸曉生.VSD負壓封閉引流術結合肌皮瓣轉位患者的臨床護理[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12):2387-2389.
[2] 袁松清,幸玉芝.VSD負壓封閉引流在骨科的應用及護理[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3,8(01):204-205.
[3] 蘇開新.VSD負壓封閉引流術在整形外科的應用[J].中國中醫(yī)藥咨訊,2010,2(11):73.
[4] 陳艷.Vsd(負壓封閉引流術)在創(chuàng)傷骨科臨床應用的觀察和護理體會[J].心理醫(yī)生(下半月版),2012(10):520-521.
[5] 容寶菊.應用VSD負壓封閉引流術治療慢性骨髓炎的圍手術期護理[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31):357-358.
[6] 周怡東,劉靜.VSD負壓封閉引流術臨床應用的護理體會[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29):369-370.
R473.6
B
1671-8194(2013)21-03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