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惠群 陳恒燕 陳亮明 李鳳英 劉麗芳 曹惠玲
(東莞市太平人民醫(yī)院,廣東 東莞 523099)
臨床護理路徑在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護理中的應用
蔡惠群 陳恒燕 陳亮明 李鳳英 劉麗芳 曹惠玲
(東莞市太平人民醫(yī)院,廣東 東莞 523099)
目的探討臨床護理路徑在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對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124例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入院單雙日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各62例,觀察組施行臨床護理路徑,對照組給予傳統(tǒng)護理模式,比較兩組患者的應用效果。結果實行臨床護理路徑的觀察組患者在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健康教育達標率、患者滿意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將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護理中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降低并發(fā)癥,提高患者血液透析知識健康教育的達標率及護理服務質量。
臨床護理路徑;維持性血液透析;護理;應用效果
維持性血液透析是治療尿毒癥期患者的有效方法之一,其治療需長期維持,需要從院內一直延續(xù)到院外甚至終生[1]。因而,對患者及其家庭成員進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指導其對疾病進行自我管理,對避免或減輕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及發(fā)展、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重要價值。臨床護理路徑(clinical nursing pathways,CNP)是根據某種疾病、診斷或手術而制定的一種治療護理模式,目的是減少患者康復的延遲和資源的浪費,使患者獲得最佳的護理服務,更好地滿足患者的需求[2]。我院對2011年3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施行了臨床護理路徑,現將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124例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將其按入院單雙日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各62例。對照組男37例,女25例,年齡在51~79歲,平均年齡為(60.19±3.56)歲;原發(fā)疾?。郝阅I炎28例,高血壓腎病12例,糖尿病腎病11例,紫癜性腎炎4例,乙肝相關性腎炎3例,狼瘡性腎炎3例,多囊腎1例。觀察組男35例,女27例,年齡在51~80歲,平均年齡(61.26±3.03)歲;原發(fā)疾?。郝阅I炎30例,高血壓腎病11例,糖尿病腎病10例,狼瘡性腎炎4例,紫癜性腎炎3例,乙肝相關性腎炎3例,多囊腎1例。所有患者均經臨床確診,血液透析治療2個月,每周2~3次。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文化程度、手術方式面等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可以進行比較分析。
1.2 方法
1.2.1 制定臨床護理路徑
設立由護士長、主管醫(yī)生及責任護士以及助理護士組成臨床護理路徑小組,根據患者的情況、患者應該的相關知識、并結合相應臨床經驗制定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臨床護理路徑[3]。結果見表1。
1.2.2 實施方法
兩組患者均以責任制整體護理為基礎v ,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的護理模式。觀察組從入院即進入臨床路徑護理。
表1 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臨床護理路徑
1.3 評價標準
1.3.1 透析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觀察患者透析失衡綜合征、皮膚感染、血栓、出血、動脈瘤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情況。
1.3.2 兩組血液透析知識健康教育達標率
健康教育問卷內容共10項內容,每項10分,滿分100分,得分達80分以上者為健康教育達標[4]。
1.3.3 患者滿意度調查
采用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對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評價。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16.0分析軟件,計量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透析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分析
觀察組患者發(fā)生并發(fā)癥9例,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4.52%,對照組發(fā)生并發(fā)癥25例,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40.32%,經統(tǒng)計學分析,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差異顯著(P<0.05),結果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分析(%)
2.2 兩組患者血液透析知識健康教育達標率比較分析
觀察組患者健康教育達標59例,達標率為95.16%,對照組患者健康教育達標47例,達標率為75.81%,兩組患者健康教育達標率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對護理人員工作滿意56人,滿意度為90.32%,對照組患者對護理人員工作滿意42人,滿意度為67.74%,兩組患者對護理人員工作滿意度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血液透析知識健康教育達標率比較分析
慢性腎衰患者病史較長,病情重,需長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療,給患者身體造成很大的痛苦,尤其是剛開始做血液透析的患者,在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困惑,在較短的時間內接受大量的血液透析相關知識較為困難[4]。而實行臨床護理路徑對患者進行有計劃性、針對性、時限性和可視性的護理措施,解決了患者在短時間無法掌握血液透析相關知識的問題,減少了患者對治療的恐懼情緒,提高了患者治療的依從性[5],促進了患者早日康復,縮短了住院時間。
本研究結果顯示,實行臨床護理路徑的觀察組患者在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健康教育達標率、患者滿意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臨床護理路徑可以有效提高血液透析效果,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患者血液透析知識健康教育的達標率及護理服務質量。
[1] 張新麗.臨床護理路徑在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09,24(7):70-71.
[2] 秦玉霞,安穎,蔡國梅.臨床護理路徑在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護理中的應用與效果[J].護理管理雜志,2012,12(1):54-55.
[3] 黃早,吳秋香.臨床護理路徑在困內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護理管理雜志,2010,10(5):343-344.
[4] 孫曙青.臨床護理路徑在血液透析患者護理教育中的應用[J].中華臨床醫(yī)學研究雜志,2007,13(19):2798-2799.
[5] 張紅生,秦玉霞,趙新蓮,等.搖臨床護理路徑在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0,7(18):84-85.
[6] 張小青.臨床護理路徑在維持性血液透析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9,25(9):13-14.
R473.5
B
1671-8194(2013)11-035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