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玉娟
(溆浦縣人民醫(yī)院泌尿外科,湖南 懷化 419300)
泌尿外科患者給予全程無縫隙護理的效果觀察
向玉娟
(溆浦縣人民醫(yī)院泌尿外科,湖南 懷化 419300)
目的觀察全程無縫隙護理對泌尿外科患者的影響,以供臨床參考。方法以2010年5月至2012年4月我院泌尿外科患者206例作為研究對象,進行隨機分組。圍手術期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給予全程無縫隙護理。觀察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并比較其對護理質量滿意度的差異。結果與對照組相比較,觀察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低,對護理質量滿意率較高,有顯著的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結論在泌尿外科圍手術期實施全程無縫隙護理可減少并發(fā)癥、促進患者康復,并有效減少醫(yī)療糾紛的發(fā)生,值得在今后的臨床工作中予以推廣。
全程無縫隙護理;泌尿外科;并發(fā)癥;護理質量滿意度
全程無縫隙護理是一種新型的現(xiàn)代護理管理模式,強調以人為本,以患者為中心,不斷拓展和延伸護理工作的領域,使患者在術前、術中、術后接受一個緊密銜接、連續(xù)性、一體化的無縫隙護理服務[1]。我院于2010年5月至2012年4月對泌尿外科患者實施全程無縫隙護理,取得了較好的干預效果,現(xiàn)將護理體會分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以2010年5月至2012年4月我院泌尿外科患者206例作為研究對象,同時排除合并嚴重心、肝、肺、腎功能障礙、高血壓危象、無法控制的糖尿病、出凝血機能障礙、惡性腫瘤、精神病史、交流障礙、未成年人及其他原因不能配合完成本研究者。
將所有患者進行隨機分組,對照組103例,男性76例、女性27例;年齡22~68歲,平均年齡為(45.75±10.25)歲;體質量48~80kg,平均體質量為(62.57±6.86)kg;手術原因包括前列腺增生52例、泌尿系結石33例、腎臟囊腫18例;教育程度包括大專以上10例、高中45例、初中及以下48例;其中合并高血壓28例、冠心病12例、糖尿病4例。觀察組103例,男性75例、女性28例;年齡20~71歲,平均年齡為(46.24±10.64)歲;體質量50~78kg,平均體質量為(63.07±6.42)kg;手術原因包括前列腺增生54例、泌尿系結石32例、腎臟囊腫17例;教育程度包括大專以上9例、高中47例、初中及以下47例;其中合并高血壓30例、冠心病11例、糖尿病5例。
對比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其在性別、年齡、體質量、手術原因、教育程度、合并癥等方面均無顯著的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干預方法
圍手術期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給予全程無縫隙護理,具體干預方法如下:
1.2.1 術前護理
患者入院后責任護士進行全程陪同,第一時間與之進行溝通和交流,告知其有任何問題可與自己聯(lián)系。向其介紹醫(yī)院環(huán)境、規(guī)章制度、主治醫(yī)師、責任護士等情況。告知患者血液檢驗、尿液檢查、糞便檢查、心電圖、B超、胸部X線片等等各項術前檢查的必要性以及檢查前的注意事項,并協(xié)助患者完成。在此過程中評估患者的教育程度、性格特征、家庭情況、心理狀態(tài)等一般情況[2]。
針對患者對于手術存在的恐懼、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狀態(tài),在術前訪視中予以心理疏導。告知患者及時手術對于改善預后的積極作用,介紹麻醉、手術等操作過程和配合要點,指導手術中體位變換的配合,降低手術應激程度。囑患者放松心情,使其在最佳的心理狀態(tài)下接受手術治療。幫助患者備皮,并囑其做好禁食禁飲的準備工作。指導患者進行有效咳嗽、床上排尿等訓練[3]。
術晨提前1h準備好手術器械、急救藥品,保證各種手術和監(jiān)護儀器處于良好的備用狀態(tài),以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
1.2.2 術中護理
患者入室后認真核對姓名、年齡、床位號、手術名稱、手術部位等信息,巡回護士協(xié)助患者過床、擺放正確體位;建立有效的靜脈通道并保持通暢。在此過程中隨時與患者交談,詢問患者的感受,以緩解其緊張情緒、增加安全感。術中嚴密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觀察血壓、心率、脈搏、呼吸頻率的變化,隨時與麻醉師、手術醫(yī)師溝通,如有異常情況及時解決[4]。
術中變換體位時保證安全、舒適,不影響呼吸循環(huán)功能,不可過度牽拉,防止體位并發(fā)癥。取截石位時于ā窩處墊一柔軟棉墊,雙下肢外展以<90度為宜,避免引起腓總神經(jīng)損傷;取俯臥位時于胸部墊一軟枕,頭部墊一軟頭圈,男性患者恥骨聯(lián)合處墊一墊圈,避免會陰部受壓[5]。
1.2.3 術后護理
術畢巡回護士與麻醉師護送患者返回病房,與病房護士進行交接。保證靜脈通道、引流管等標識明顯,并保持通暢。告知患者如有胸悶胸痛、呼吸困難、出血、疼痛等不適癥狀及時報告醫(yī)護人員。術后給予聽音樂、看電視等方式幫助患者放松心情、轉移注意力[6]。
責任護士做好術后基礎性護理,保證引流管通暢。及時更換敷料,保持切口處清潔、干燥。鼓勵患者下床活動,以防止發(fā)生腸梗阻、腸粘連等并發(fā)癥。評估術后恢復情況,指導患者多攝入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多飲水,防止發(fā)生便秘。出院時向患者提供飲食宜忌、活動注意事項、手術切口護理等指導,并與患者約定復診時間,發(fā)放寫有主治醫(yī)師、責任護士姓名和聯(lián)系電話的卡片[7]。同時向患者了解對護理工作質量的滿意程度。
1.3 評價標準
護患滿意度分為優(yōu)、良、中、差四個等級,其中對護理質量評價為優(yōu)、良者認為對護理服務滿意。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將所有數(shù)據(jù)均錄入到SPSS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檢驗進行組間比較,當P<0.05表示有顯著的統(tǒng)計學差異。
2.1 術后并發(fā)癥比較
對所有患者進行術后觀察,對照組發(fā)生感染3例、尿潴留6例、便秘8例;觀察組發(fā)生感染1例、尿潴留3例、便秘2例。與對照組相比較,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低,有顯著的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體數(shù)據(jù)詳見表1。
表1 兩組術后并發(fā)癥比較[例數(shù)(%)]
2.2 護理質量滿意率比較
所有患者出院時均進行護理工作質量滿意度調查,對照組對護理工作質量評價為優(yōu)48例、良40例、中12例、差3例;觀察組對護理工作質量評價為優(yōu)55例、良47例、中1例、差0例。與對照組相比較,觀察組患者對護理質量滿意率較高,有顯著的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體數(shù)據(jù)詳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質量滿意率比較[例數(shù)(%)]
泌尿外科無縫隙護理服務模式通過全程服務使患者可以較快地熟悉醫(yī)院環(huán)鏡,消除其陌生感和緊張感。護理人員按照臨床護理路徑的流程提供服務,其服務的專業(yè)性、科學性、準確性和嚴謹性均得到極大地提升。由責任護士專人負責,避免了患者術前檢查、會診、治療等需要去往多個科室時不便,有效彌補了護理服務的縫隙,同時也促進了護患交流和溝通,贏得了患者的信任和好評。
本研究發(fā)現(xiàn):在泌尿外科圍手術期實施全程無縫隙護理可減少并發(fā)癥、促進患者康復,并有效減少醫(yī)療糾紛的發(fā)生,值得在今后的臨床工作中予以推廣。
[1] 盧玲靜.無縫隙護理在老年患者行經(jīng)皮腎鏡氣壓彈道碎石術中的應用[J].微創(chuàng)醫(yī)學,2010,5(2):191-192.
[2] 劉丹,王聰敏.無縫隙護理在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1,40(7):735.
[3] 陳世清.泌尿外科病房全程無縫隙護理服務模式探討[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6(20):90-92.
[4] 汪桂琴.手術患者2369例的全程無縫隙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8,8(26):6470-6471.
[5] 孫芹,黃春艷,孟凡美,等.手術室開展計劃巡回無縫隙護理的臨床應用的研究[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1,5(4):228-229.
[6] Klatsch JA,Liang Y,Tjosvold L,et a1.Music for pain and anxiety in children undergoing medical procedtlre:a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 domized controlledials[J].Ambul Pediatr,2008,8(2):117.
[7] 張文萍,姚建英.淺析并列一互補的新型醫(yī)護關系[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0,1(14):69-70.
R473.6
B
1671-8194(2013)11-035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