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文紅
(廣東省東莞市人民醫(yī)院,廣東 東莞 523059)
用生理鹽水沖管隔開有配伍禁忌藥物靜脈輸液的安全性研究
鄧文紅
(廣東省東莞市人民醫(yī)院,廣東 東莞 523059)
目的 通過觀察生理鹽水沖管對有配伍禁忌的藥物在輸液過程中起的作用,研究其在臨床應用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從在我院輸液的患者中選擇 100 例,隨機分成兩組,觀察組(n=50)和對照組(n=50)。觀察組在接換藥液過程中用生理鹽水沖洗輸液管,對照組按照一般輸液方法接換藥液。觀察兩組輸液患者換藥時莫菲氏滴管內藥與生理鹽水相遇或兩配伍藥物相遇時產生的變化,同時記錄下外觀,顏色,渾濁度,副反應,患者對治療的滿意程度,以及治療天數(shù)和臨床療效等信息。結果 觀察組兩種藥在莫菲氏滴管中與生理鹽水相遇時無外觀變化,對照組中兩種藥物相遇時外觀率為 33%,并且觀察組的藥物反應發(fā)生情況明顯比對照組少,差異有著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觀察組患者的滿意程度也較對照組高。結論 有配伍禁忌的藥物在生理鹽水沖管隔開時能極大降低在換接藥液時產生的藥物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在臨床應用上有很大優(yōu)勢,值得推廣應用。
配伍禁忌藥物;生理鹽水;沖管;安全性;靜脈輸液
靜脈輸液是臨床常用的給藥手段之一,在我國的使用率高達70%,比國外高出20%~30%。藥物的聯(lián)合應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療效,但一些藥物之間存在著配伍禁忌。醫(yī)師,護士以及藥劑人員能夠基本重視幾種藥物混合在同一瓶靜脈輸液液體里的配伍禁忌,卻會忽略兩瓶藥物接換時的配伍禁忌[1]。另外,隨著藥物的不斷更新,有些新藥之間的配伍禁忌在《靜脈藥物配伍禁忌表》中是沒有記錄的。而一些長期住院并且體質衰弱的病人,因其血管脆弱,并且體內產生的耐藥性,醫(yī)師在輸液治療時大多會選擇藥物的聯(lián)合應用。這將不可避免的發(fā)生藥物的配伍禁忌,工作中我們注意到,配伍禁忌的藥物相遇主要會產生變色,沉淀,渾濁,凝固等現(xiàn)象,從而使藥物失去藥效,嚴重情況下甚至產生有毒物質,對人體造成危害。這是極其危險的。如果兩種有配伍禁忌的藥物在輸液管內發(fā)生反應,造成嚴重后果時,因處理不當會引發(fā)醫(yī)療糾紛,患者及家屬會產生緊張情緒[2],不利于疾病治療。臨床實踐中,為了避免這些有配伍禁忌的藥物在輸液管內發(fā)生反應的情況發(fā)生,許多醫(yī)護人員主張在兩種有配伍禁忌的藥物之間用生理鹽水沖洗輸液管道,這樣可以避免反應發(fā)生,從而確?;颊甙踩?。
利用生理鹽水隔開兩種有配伍禁忌藥物雖然是一種好辦法,但是兩種藥物在輸入血管后,在體內是否會產生有毒物質,是否會產生沉淀從而影響藥效,這仍然是一個需要繼續(xù)值得研究和探討的問題,目前國內外尚未見到有關研究。所以本文將針對兩種有配伍禁忌的藥物通過生理鹽水沖洗輸液管道之后再輸注患者體內這一課題進行研究,對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作出評價。
1.1 資料來源
2012年3月至2012年6月在本院門診注射室接受靜脈輸液治療的患者100例。資料篩查條件:病情相對穩(wěn)定,所觀察到的副反應患者能表示理解并在醫(yī)護人員的幫助下服從處理。對于有伴發(fā)高血壓心臟病,呼吸衰竭,嚴重肝臟腎臟疾病或者嚴格控制水鈉的患者,不計組內。觀察組的50例患者有男性28例,女性22例,其中年齡范圍18~57歲,平均年齡(35.4±12.5)歲,此50例患者中滴注左氧沙星與多索茶堿的患者有23例,滴注0.9%氯化鈉+泮托拉唑鈉與0.9%氯化鈉+屈他維林的患者有18例,滴注0.9%氯化鈉+氨茶堿與0.9%氯化鈉+硫酸鎂的患者有9例。實驗組的50例患者有男性26例,女性24例,其中年齡范圍19~53歲,平均年齡(34.8±10.9)歲,此50例患者中滴注左氧沙星與多索茶堿的患者有20例,滴注0.9%氯化鈉+泮托拉唑鈉與0.9%氯化鈉+屈他維林的患者有19例,滴注0.9%氯化鈉+氨茶堿與0.9%氯化鈉+硫酸鎂的患者有11例。
1.2 方法
觀察組:在進行藥物的接換輸注之間用生理鹽水沖管,直到所有藥液輸注完畢,使留在莫菲氏滴管中的藥物全部輸注到體內充分發(fā)揮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每次換藥時要嚴格按照無菌操作規(guī)范進行。對照組:按照一般輸注藥液的方法給藥,在接換藥物時無需用生理鹽水沖洗管道,直到藥物輸注完畢,同樣要注意無菌操作。
1.3 觀察指標
觀察莫菲氏滴管中藥物與生理鹽水,或者兩種藥物相遇時的外觀變化。記錄沉淀發(fā)生率,外觀改變率,臨床療效,有無副反應等。統(tǒng)計患者滿意程度,根據(jù)患者對用藥,輸液過程,穿刺技術,求助處置等方面進行評價。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所有數(shù)據(jù)應用SPSSl6.0軟件進行處理,應用χ2檢驗。
2.1 兩組換接藥液時情況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換接藥液時情況比較
在接換藥物時,觀察組中藥物與生理鹽水相遇時發(fā)生外觀變化的概率為0,沒有出現(xiàn)沉淀,混濁,變色等變化。對照組兩種不同藥物相遇時,發(fā)生藥物變化的概率是33%。其中,外觀發(fā)生變化的藥物有:左氧沙星與多索茶堿相遇發(fā)生沉淀有4例,0.9%氯化鈉針+泮托拉唑鈉針與0.9%氯化鈉針+屈他維林針相遇發(fā)生混濁有5例,0.9%氯化鈉針+氨茶堿針與0.9%氯化鈉針+硫酸鎂針發(fā)生變色有6例。
2.2 兩組患者產生的副反應均較輕,在可忍受范圍內。觀察組的患者在輸液過程中出現(xiàn)了頭暈惡心及注射疼痛的反應有6例,占總數(shù)的12%。對照組出現(xiàn)惡心,皮疹,注射部位炎癥,頭痛等癥狀的患者一共15例,發(fā)生率達33%??梢姡^察組的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χ2=4.747,P<0.05)。
2.3 對比兩組患者的滿意程度,觀察組在配藥和輸液過程中的不良反應和求助次數(shù)明顯少于對照組,50例患者中有47例比較滿意,滿意度為94%。對照組50患者中有37例較為滿意,滿意度為74%。觀察組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χ2=4.28,P<0.05)。
通常臨床醫(yī)師在治療多種疾病并存時會采用聯(lián)合用藥的方式,或者先后使用不同藥物,大多數(shù)情況醫(yī)師能意識到藥物的配伍禁忌,以及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但很多新藥的不斷出現(xiàn)和投入到臨床使用使得常用藥物配伍禁忌表已不能滿足臨床需求,加之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比較復雜,而且還會受到氣溫等方面的影響,所以醫(yī)護人員要采取相應措施加以避免。藥物之間發(fā)生的物理化學性的相互作用,大多數(shù)發(fā)生在液體狀態(tài)的制劑進入人體之前,比如在莫菲氏滴管內,輸液瓶里,注射器內等。為了防止藥物在體內產生不良反應,需要對輸液配伍和輸液安全加以注意,在換藥間隔使用生理鹽水,更好的保證病人的用藥安全。本文則針對在為患者進行以上三組換藥過程中利用生理鹽水沖洗莫菲氏滴管,觀察生理鹽水沖管對輸液時產生不良藥物反應的預防作用[3]。本文將患者隨機分成兩組,對照組在換藥時不用生理鹽水沖管,直接輸注另外一組藥,觀察組則利用生理鹽水沖洗管道,再輸注另一組藥。保證兩組的一般資料大致相同,兩組對比可以得出結論,觀察組在換藥進程中,生理鹽水與藥物發(fā)生外觀變化的概率為0,而對照組兩種藥物在莫菲氏管內相遇發(fā)生藥物相互反應的概率為30%,可以看到管內發(fā)生了沉淀,變色,混濁等變化,所以,在輸液換藥時,生理鹽水間隔沖管的方法可以有效的解決不同藥物之間的相互反應,減少藥物之間不良反應帶給患者的痛苦。觀察組的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可表明生理鹽水沖管的方法對血管的刺激較小,患者可以接受。在調查患者滿意程度時,觀察組的滿意程度也高達90%以上,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生理鹽水間隔沖管的方法也得到了患者和其家屬的認可??偨Y生理鹽水間隔沖管方法的優(yōu)點有,能有效的防范藥物之間的不良相互作用,能提高療效,減少副反應發(fā)生概率,能提高藥物的有效利用率,防止藥物浪費;不足的是在操作方面會增加工作量,因為操作步驟的增多,也增加污染的機會。所以,工作中更要有耐心和細心防范此現(xiàn)象的發(fā)生,靈活運用此方法。
[1]吳海堡.255例左氧氟沙壁不良反應報告分析[J].藥物流行病學雜志,2009,18(1):26-28.
[2]匡靜,天琴.注 射用甲磺 酸帕 珠 沙星氯化鈉 與頭 孢匹 胺 鈉 存 在 配伍禁忌[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9,25(9):41-42.
[3]朱建英,張 玲 玲,韓文軍,等.靜脈 輸 液 安 令 管 理的 方 法 及 效 果[J].中華護理雜志,2008,43(2):5l-52.
R9
:B
:1671-8194(2013)10-018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