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
摘 要:《大雷雨》是奧斯特洛夫斯基作于1859年的戲劇作品。劇中的女主人公卡捷琳娜鮮明的個性正是俄羅斯民族性格的體現(xiàn)。俄國革命民主主義評論家杜勃羅留波夫高度評價卡捷琳娜這一形象的思想藝術(shù)形象,稱她是“黑暗王國里的一線光明”。本文將主要從虔誠的宗教性、歷史的局限性、命運的悲劇性三個方面分析卡捷琳娜的形象,通過對劇中女主人公形象的細致分析,探討卡捷琳娜這一女性形象具有的歷史和現(xiàn)實意義。
關(guān)鍵詞:《大雷雨》 卡捷琳娜 黑暗王國
卡捷琳娜的形象預(yù)示著黑暗王國的一線光明,照出它的腐朽和貪婪,罪惡和黑暗,它劃破封建社會的沉沉帷幕。她的死亡象征了舊的生活無法繼續(xù)下去,新的生活必須建立。杜勃羅留夫指出她的性格“不僅在奧斯特洛夫斯基戲劇創(chuàng)作中,而且在整個我們文學(xué)中都向前跨進了一步”。
(一)虔誠的宗教性
宗教是卡捷琳娜常常用來“拯救”自己靈魂的有害麻醉劑。
“強大的俄羅斯性格,盡管遇到了各種障礙,也能經(jīng)得起考驗;一旦她自身力量不夠的時候,則寧可走向死亡,也不使自己變節(jié)?!边@是杜勃留洛夫?qū)ń萘漳鹊脑u價??ń萘漳扔赂?、真誠、善良,她勇敢地追求愛情。但是,生活在“黑暗王國”中,愛情對于卡捷琳娜來說是一種奢望,她受到宗教的束縛,即使得到了愛情,那也是短暫的,因為她潛在宗教思想會不可阻攔的狂熱爆發(fā)出來,她存在著犯罪感。因此在封建專制面前,在宗教的束縛下,卡捷琳娜是不可能得到愛情的自由的。
奧斯特洛夫斯基巧妙的安排了雷雨情節(jié),預(yù)示著即將發(fā)生的一切,卡捷琳娜向丈夫懺悔,丈夫季洪聽后毫不在意,無所謂的態(tài)度,而小姑子瓦爾瓦拉聽后同情嫂子并極力阻止。但卡捷琳娜內(nèi)心深處的宗教思想使她飽受煎熬,極其恐懼??ń萘漳鹊膼矍槭嵌虝旱?,不顧一切的投入愛人的懷抱,但是她身受宗教思想的麻痹太久太深了,注定了卡捷琳娜的悲劇命運。奧斯特洛夫斯基塑造卡捷琳娜這一溫柔、純潔、善良的女性形象,通過她的悲劇性的命運揭露了宗教迷信思想對人民的毒害,使人民認(rèn)清宗教的本質(zhì),激起對宗教的仇恨。這在當(dāng)時無疑是有著積極的進步意義的。
(二)歷史的局限性
卡捷琳娜的形象具有一定的歷史局限性。這一點一方面體現(xiàn)在作家本身。因為塑造這個形象的作家畢竟是處于十九世紀(jì)的民主主義作家,他的世界觀難免帶有局限性。這種局限性主要反映在作家還沒有突破個性解放的圈子;另一方面體現(xiàn)在作家筆下的主人公身上。卡捷琳娜不僅在經(jīng)濟上不獨立、政治上沒地位,而且在反動的法律下,成為丈夫手中的財產(chǎn),僅僅以個人微薄的力量在貴族上流社會的圈子里去爭取婚姻自由??ń萘漳鹊牟坏秸煞虻膼?,她已經(jīng)心灰意冷了,是鮑里斯的出現(xiàn)點燃了她心中潛在的快熄滅的愛情火焰。她渴望有人愛,她認(rèn)為,鮑里斯是能夠幫她擺脫“黑暗王國”可怕處境的救星,并且不顧一切地勇敢地愛上了他。對愛情的渴望和對專制統(tǒng)治的叛逆終于在卡捷琳娜的心中占了上風(fēng),然而卡捷琳娜對宗教的虔誠迫使她從內(nèi)心深處深感愛上鮑里斯是大逆不道之舉。
卡捷琳娜從小受家庭的影響,生活幸福。她是個個性直率的人,同時也有點叛逆。她熱愛生活,向往自由與幸福。但卡捷琳娜的丈夫?qū)λ涞?,毫無溫情。即使這樣,她也感覺生活是和諧、滿足、幸福的。她為自己建立了一個沒有苦難、沒有匱乏、沒有憂愁的理想世界,充滿著善和幸福的世界,一直到最后這種情緒都沒有離開過她。鮑里斯的出現(xiàn),給卡捷琳娜的生活帶來了一絲希望,她感受到了愛,卡捷琳娜用自己全部的生命,包含了她所有充滿生氣的愿望和她的天性的所有力量,去愛鮑里斯。然而,現(xiàn)實是殘酷的,這樣的愛情在卡巴諾娃的“黑暗王國”里是無法實現(xiàn)的,無法帶著假裝和欺騙在卡巴諾娃家里生存的?,F(xiàn)實是貧乏的,卡捷琳娜感覺到享受的生活是一種奢望。卡捷琳娜所處生活的環(huán)境要求她說謊和欺騙,但她的個性和所受的教育又決定了她不會說謊和欺騙,她的性格是“不管發(fā)生什么事遇到什么樣的困難,她都能堅持下來;如果力量枯竭了,即使毀滅,也決不改變自己”,卡捷琳娜不想妥協(xié),不想享受別人為了換取她的活躍的靈魂而賞賜的可憐的茍安。最終,她向丈夫坦白了一切并懺悔了一切,死亡也沒能使他改變自己的天性。
可見,卡捷琳娜追求自由的思想受到所處環(huán)境和自身性格的局限,因而她始終沒有獲得真正意義上的自由,這正是時代所帶給她的局限性。
(三)命運的悲劇性
“人物的悲劇往往是和其周圍環(huán)境相關(guān)聯(lián)的?!倍砹_斯社會上層統(tǒng)治腐敗,大肆搜刮民脂民膏。
卡巴諾娃是《大雷雨》中黑暗王的代表人物,她自私貪婪無恥,而且她習(xí)慣這種生活并且是這種生活的保衛(wèi)者。這也是卡捷琳娜悲劇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我們從卡捷琳娜的獨白中,可以清楚地知道,卡捷琳娜的悲劇卡巴諾娃有這不可推卸的責(zé)任。與此同時,卡捷琳娜的丈夫季洪以及她所愛的人鮑里斯雖然也是黑暗王國的犧牲品,但他們同樣在卡捷琳娜悲劇的發(fā)生和發(fā)展上起了巨大作用,也是造成她悲劇的重要因素。
在《大雷雨》中,卡捷琳娜悲劇的發(fā)生、發(fā)展有著多方面的原因,但是也與其本人的性格因素相關(guān)??ㄌ亓漳入m有鮮明的追求幸福、向往自由、敢于抗?fàn)幍囊幻?,但在她性格同時深受可怕而又愚昧的宗教和宗法制偏見的影響。她同鮑里斯的愛情,從一開始就沒能走出宗教和傳統(tǒng)的圈子。她深深地陷入矛盾和苦痛的掙扎中不能自拔。
參考文獻:
[1]華炎卿.論《大雷雨》[J].廣西師院學(xué)報,1993,(2).
[2]辛未艾譯.亞·奧斯特洛夫斯基契訶夫戲劇選[M].北京: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98.
[3]楊藝.“黑暗王國”的叛逆者[J].重慶大學(xué)學(xué)報,2001,(3).
[4]范會芝.《大雷雨》中的卡捷琳娜形象之分析[J].西安外國語大學(xué)學(xué)報,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