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韓兩國文學交流歷史悠久。在貿(mào)易通商、使者往來、以及學者訪學等各種交流活動的促成下,我國的大量優(yōu)秀文學作品被介紹到韓國,并廣為傳播。同時,在中國文學、文字的影響下,韓國的小說創(chuàng)作也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縱觀韓國古典小說,很多都有中國文學的影子。本文將以《金鰲新話》為中心從故事背景、情節(jié)、中心思想等方面探索韓國小說中的中國元素。
關鍵詞:《金鰲新話》 《剪燈新話》 金時習
韓國文化自古以來就受到中國的影響,有著極深的淵源關系。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傳入韓國的途徑,大致有以下幾種:其一是學者被派遣到中國學習帶回了中國的書籍并以口頭或書面的形式傳播了在中國的見聞;其二是古代中國勢力強大,受到周邊諸國的朝拜,韓國的使臣在中國一方面接受皇帝賜予的書籍,另一方面也在民間購買不少時興的小說;其三,隨著通商貿(mào)易的發(fā)展,兩國間的貿(mào)易往來日益增多,韓國商人在港口交易時也會順便帶回不少在中國膾炙人口的文學書籍。明代畫家陳繼儒在《太平清話》中記錄道:“朝鮮人愛書,凡使臣入貢限五十人,或舊典新書、稗官小說,在彼所缺,日出市中,各寫書目,逢人便問,不惜重金購回,故彼國反有異書藏本?!保ā吨袊诺湫≌f在韓國之傳播》)
流傳到韓國的書籍在民眾間也引起了不小的反響。最受韓國百姓歡迎的作品,除了四大經(jīng)典名著之外,還有《太平廣記》、《搜神記》、《世說新語》、《酋陽俎記》等。第一手接觸到中國古典小說的文人士大夫們對文言文創(chuàng)作的中國小說通過諺解、翻案、再創(chuàng)作以及融入民間故事等方式推廣至民間,使這些作品有了更充實的閱讀群體。
朝鮮時期的文學家金時習[1]所創(chuàng)作的《金鰲新話》是韓國文學史上影響最深最廣的作品。它由多部短篇小說組成,流傳至今的僅剩五部,即《萬福寺樗浦記》、《李生窺墻傳》、《醉游浮碧亭記》、《龍宮赴宴錄》和《南炎浮洲志》?!督瘀椥略挕返恼Q生開創(chuàng)了韓國紀傳體小說的先河。這部在韓國文學史上光芒萬丈的小說,其創(chuàng)作受到了中國《剪燈新話》的諸多影響。而值得注意的是,《剪燈新話》這部作品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影響卻微乎其微,作者是明代初期文人瞿佑。這部小說也是由多篇文言短篇組成,盡管它的光芒在眾多古典小說中多少顯得些許黯然失色,卻意外成為中外文學交流史中的主力。這一方面反映了古代中國文學對韓國影響之深之廣,另一方面也體現(xiàn)出韓國的文人學者對中國文學作品有著廣泛而深入的閱讀與理解。
《金鰲新話》由于受到《剪燈新話》的影響,在故事情節(jié)、人物形象塑造、主題思想等方面均體現(xiàn)出了中國文化的元素。它們的共同點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闡述。
1,以中國為背景
《金鰲新話》中流傳至今的五部短篇小說皆是借鑒中國社會為背景而展開的。首先,五部作品中皆有《剪燈新話》中故事情節(jié)的影子。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五部作品的末尾,分別以 “記”、“傳”、“錄”、“志”為結(jié)尾??梢娮髡咴谧髌访Q上也頗費功夫,精雕細琢,深受中國傳奇小說的影響。但需要指出的是,《李生窺墻傳》的“傳”字顯然是錯誤的。《李生窺墻傳》講述了風流才子李生與大宅閨秀崔娘之間生死不渝的愛情故事,而“傳”顯然是用于人物生平傳記,故用在此不妥,是這部作品的遺憾之處。
2.人鬼情未了
在故事情節(jié)上,兩部作品最為相通之處莫過于描寫了眾多人鬼相戀相依的凄美愛情故事。
金時習的《李生窺墻傳》中結(jié)為夫妻的李生與崔娘,遭遇了戰(zhàn)亂之痛,崔娘在戰(zhàn)亂中慘遭蹂躪,含恨而終。為仕途之路而離家參加科舉的李生回到舊宅后,看到了家破人亡的悲涼,此時,化為鬼的崔娘來到李生身邊,將戰(zhàn)爭的疾苦家庭的破碎向他一一訴說,之后魂歸幽靈。李生也從此郁郁而終。
瞿佑的《愛卿傳》中也有類似人鬼愛情的傳說。嘉興城名妓羅愛愛,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詩詞歌賦無所不能,被稱為“愛卿”。同郡有人名趙子,父親早亡,與母親相依為命。家中資產(chǎn)豐厚。趙羅相見后,情投意合,遂結(jié)為夫婦?;楹?,趙子得到先父朋友的幫助,去外地做官,留下愛愛照料婆婆。不料遭遇戰(zhàn)亂,婆婆病重,撒手人寰。趙氏家園被惡霸劉萬戶占領,劉垂涎于羅愛愛的美色,欲強占之,被逼無奈之下羅愛愛自縊而亡。回到嘉興的趙子來到故居,而此時對趙子念念不忘的羅愛愛也化作鬼來到人間,與趙子訴衷腸。離開前,羅愛愛告訴趙子,將投胎于無錫宋氏人家,趙子奔赴無錫,見到宋家新誕一子,將詳情向宋家人闡述,自此與宋家友好往來。
兩段充滿悲壯之美的愛情故事,催人淚下。情節(jié)上如此相似,不僅僅是由于金時習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受到瞿佑的深遠影響,這同作者的生活背景也密切相關。生活在元明易代之際,經(jīng)歷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戰(zhàn)亂年代的金時習,其一生可謂一部活的傳奇。從小被贊為神童的他,深得文宗喜愛,并與端宗結(jié)為摯友。然而事實難料,端宗被廢并慘遭迫害,使得金時習充滿了絕望之情。他曾經(jīng)剔發(fā)為僧,想要遠離喧囂。
3.追求真愛、勸善懲惡
勸善懲惡這種思想,是儒家思想的的一個典型體現(xiàn)。深受中國儒家文化影響的韓國,也在小說作品中體現(xiàn)、宣揚了這種思想。兩部作品在主題思想上均延續(xù)了“勸善懲惡”這一中韓兩國傳統(tǒng)的文學思想。同時他們大力提倡追求自由的愛情,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戀愛觀的解放。
瞿佑的《越娘記》也是一段凄慘的愛情悲歌。主人公楊舜俞夜宿鳳樓坡,遇到了含冤而死后化為鬼魂的越娘,相談甚歡后,越娘懇請楊舜俞為其遷墓,并承諾以身相許。楊為越娘遷墓后,越娘果然應諾赴約,對其悉心照料。但是善良的越娘擔心自己是陰間幽靈,對楊舜俞不好,因此決心在其病愈之后就不再與其來往。而淫欲發(fā)作的楊舜俞不但不了解越娘的一片苦心,反而對不來照看自己的越娘氣憤至極,竟然掘其墳墓,并請法師作法鞭笞越娘。遭到了眾人的譴責與憤慨。而在金時習的《南炎浮洲志》中,剛正不阿的儒生令狐在佛前祈愿貧賤平等福禍公平,卻遭到了陰間地獄之王的嚴刑懲治。令狐不畏地獄的險惡,義正言辭地申訴,證明自己的無辜。最終在令狐的堅持下,洗脫了自己的罪名,被釋放回家。
無論是《金鰲新話》還是《剪燈新話》,愛情故事都是主角。古往今來,愛情是人類繁衍生息的支柱力量,也是人類生命存在的思想源泉。古代傳統(tǒng)的包辦婚姻,門當戶對等在小說中也有體現(xiàn)。對深愛的人至死忠誠,為深愛的人捍衛(wèi)貞節(jié),她們的形象也許超出了現(xiàn)實,但是她們敢于追求愛,敢于為愛犧牲為愛奉獻,這種氣節(jié)和精神,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出現(xiàn)的,她們的形象是經(jīng)典的,值得贊頌的。
結(jié)語:
在《金鰲新話》與《剪燈新話》中,二者的關系通過故事情節(jié)、人物刻畫、主題思想等表現(xiàn)出來。作為中韓兩國文學傳播與影響的代表作品,《金》與《剪》是兩國文學交流的一個重大里程碑,也是朝鮮時期文化交流的巔峰之作。
對于兩國文學作品的研究,在背景、結(jié)構、情節(jié)等方面都可以找到豐富的比較資源。對于發(fā)展中韓文學交流進程,探索中韓文學發(fā)展史等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以兩部作品為起點,兩國在悠久歷史長河中流傳、誕生的無數(shù)優(yōu)秀文學作品等待著我們?nèi)ケ容^去挖掘。
注釋:
[1]金時習(1453-1493),朝鮮前期學者。本館江陵,號梅月堂,法號雪涔,謚號清簡,主要代表著作為《金鰲新話》
參考文獻:
[1]孫敏強.論<剪燈新話>和<金鰲新話>的情感特征和詩入傳奇之得失.韓國: 國際學術大會論文,中韓人文科學研究會.1999(4).
[2]焦衡.論<剪燈余話>對<金鰲新話>的影響.韓國: 國際學術大會論文,中韓人文科學研究會.1999(4).
[3]金琇成.<李生窺墻傳>與<剪燈新話>的比較研究.韓國: 首爾產(chǎn)業(yè)大學校論文集.1972(1).
[4]金琇成.<醉游浮碧亭記>與<剪燈新話>的比較研究.韓國: 首爾產(chǎn)業(yè)大學校論文集.1976(9).
[5]金琇成.<南炎浮洲志>與<剪燈新話>的比較研究.韓國: 首爾產(chǎn)業(yè)大學校論文集.1981(1).
[6]金琇成.<龍宮赴宴錄>與<剪燈新話>的比較研究.韓國: 首爾產(chǎn)業(yè)大學校論文集.1982(1).
作者簡介:張霄凡(1984.09-),女,漢族,山東泰安人,現(xiàn)工作于山東外貿(mào)職業(yè)學院商務外語系,碩士研究生,專業(yè):亞非語言文學(韓國文學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