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偉
夏至是反映季節(jié)變化的節(jié)令。古書《二十四節(jié)氣解》說:“陽極之至,陰氣始生。日北至,日長之至,影短至,故曰夏至?!毕闹?,作為一年之中日照最長的節(jié)氣,此時陽氣增長到極致,陰氣初生,是中醫(yī)養(yǎng)生論中非常重要的節(jié)氣。夏至養(yǎng)生要注重心境平靜,靜養(yǎng)以順應自然界陰陽氣交接的變化,避免烈日下暴曬,多靜少動,尤其應避免劇烈運動,以免耗氣傷陰。
從中醫(yī)理論上來說,夏至是陽氣最旺的時節(jié),養(yǎng)生要順應夏日陽盛于外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著眼于一個“長”字,《養(yǎng)生論》對炎炎夏日有獨到之見,認為夏季炎熱,“更宜調息靜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于吾心少減,不可以熱為熱,更生熱矣?!奔础靶撵o自然涼”,這里所說是夏季養(yǎng)生法中的精神調養(yǎng)。此時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鹽味以補心。不可過食熱性食物,以免助熱;不可過食冷食瓜果,以免損傷脾胃,厚味肥膩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熱生風,及激發(fā)疔瘡之疾。
夏至標志著真正的炎熱到來,出汗量遠遠大如其他節(jié)氣。中醫(yī)認為汗液為津液所化,血液唾液同出一源,所以有“血汗同源”之說,而血液為心所主,故又有“汗為心之液”之言。夏至與心氣相通,夏季多汗則易使心氣渙散而不收,因而中醫(yī)有“春養(yǎng)肝、夏調心,秋養(yǎng)肺,冬養(yǎng)腎”四季養(yǎng)生學說?!端貑枴ち?jié)藏象論》具體說到:“心者,生之本……為陽中之陽,逢于夏氣?!彼^“心通于夏氣”,是說人的心臟與夏相應心的生理功能在夏季比較旺盛,具體表現(xiàn)在心主血脈,氣血旺盛,運行暢達;汗液排泄增加:陽氣充,浮于外,功能活動亦加強,精力充沛,因此為更好地在整個炎熱的夏日應用飲食養(yǎng)生,必須把握時令與臟腑的關系,有目的地補充心臟所消耗的能量,以保護心氣。
飲食調養(yǎng)方面應益肝補腎,調理胃氣,保養(yǎng)精氣,多吃淡味食物,保養(yǎng)腎臟。不妨多飲綠豆湯,多食新鮮蔬菜、瓜果等,如芥菜、莧菜、西紅柿、節(jié)瓜、冬瓜、絲瓜、水瓜、荔枝、桂圓、西瓜、薏苡仁、芡實、淮山、百合,太子參、西洋參等。
益氣保津,飲五味洋參茶
癥狀人群:膚色蒼白,頭小,面長,兩肩廣闊,背部挺直,身體小弱,手足靈活。
宜以益肝補腎,健脾和胃為主要原則,可多食新鮮蔬菜,瓜果等,如芥菜、莧菜、西紅柿、西瓜、冬瓜、絲瓜、荔枝、桂圓、淮山、太子參、百合、西洋參、五味子等。
藥膳可選擇“五味龍眼洋參茶”:五味子5克,西洋參5克,龍眼肉5克,冰糖20克。將五味子洗凈,去雜質;西洋參浸透切片;龍眼肉洗凈,去雜質;冰糖打碎成屑。將五味子、西洋參、龍眼肉、冰糖屑同放燉杯內,加入清水250ml,將燉杯置武火上澆沸,再用文火燉煮25分鐘即成。有益氣生津,養(yǎng)心安神,補益肝腎的功效。
清熱養(yǎng)陰,多吃莧菜冬瓜
癥狀人群:皮膚赤色,脊背肌肉寬厚,臉形瘦尖,頭小,肩背髀腹勻稱,手足小,步履穩(wěn)重,性情急。
宜多食清熱養(yǎng)陰消暑食物,可多飲綠豆湯,多食莧菜、西紅柿、節(jié)瓜、冬瓜、西瓜、西洋參、薏苡仁、五花茶等。
藥膳可選擇“馬齒莧瘦肉湯”:馬齒莧50克,芡實30克,豬瘦肉200克,精鹽、味精各適量。將馬齒莧擇去雜物,洗凈,切成段。豬瘦肉、芡實洗凈,馬齒莧、豬瘦肉、芡實一同放入鍋內,加入清水,用大火煮沸后轉小火煮2小時左右。加精鹽、味精調味,再煮沸即成。有清熱解毒利濕的功效。
健脾祛濕,首選行氣消脹粥
癥狀人群:皮膚黃色,面圓,頭大、肩背豐厚,腹大,大腿到跳脛部都生得壯實,手足不大,肌肉豐滿。
可吃具有健脾祛濕,清熱消暑功效的食物,如多飲綠豆湯,多食芥菜、西紅柿、冬瓜、絲瓜、水瓜、荔枝、桂圓、西瓜、茅根、竹蔗、荸薺、西洋參等。
藥膳可選擇“行氣消脹粥”:陳皮15克,大腹皮10克,白蘿卜150克,生山楂15克,枳殼9克,粳米200克。先將陳皮、大腹皮、枳殼同煎取汁,加入白蘿卜、粳米煮成粥,加入生山楂再煮片刻,放少許白糖即可,有疏肝利膽,行氣消脹的功效。
消暑生津,荸薺海蜇煎湯
癥狀人群:體形比較瘦小,但肩背較寬,方形臉,鼻直口闊,四肢清瘦,動作敏捷,膚色較白。
宜益氣生津,養(yǎng)陰消暑,宜多食淡味食物,如茅根竹蔗飲,西紅柿、冬瓜、荔枝、桂圓、西瓜、水蜜桃、苡仁、百合、沙參、桂圓肉等。
藥膳可選擇“雪羹湯”:荸薺30克,海蜇50克。將荸薺洗凈,拍碎:海蜇洗凈,切絲:同放入砂鍋中,加水適量,煎湯飲用。有清熱、化痰、消積的功效。
健脾開胃,妙用陳皮茯苓
癥狀人群:體形比較胖,偏矮,頭較大,腮部較寬,腹部較大,膚色偏黑,腰臀稍大,手指短,發(fā)密而黑,怕寒喜暖。
以健脾祛濕,益肝補腎為原則,多食西紅柿、荔枝、桂圓、西瓜、太子參、薏苡仁、茯苓、白術、杜仲、牛膝等。
藥膳可選擇“麥芽參苓牛肚湯”:牛肚500克,麥芽30克,太子參50克,淮山50克,茯苓50克,陳皮6克,大茴香6克,生姜、大棗各適量。將牛肚浸透,洗凈,切塊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小火煲半小時,再放入其他精選用料,煲2小時,調味服食。有健脾、開胃、利膽的功效。